結果可想而知,當周品正從劉師傅那裏聽說楊小貝來吃過飯,好像是來縣城讀書了,他的心情……
好吧!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這下他飯也顧不上吃了,急急忙忙地出去打聽消息去了。還好縣城就這麼大一點,又是三月才開學,很容易就打聽到是衛校裏開的培訓班。在縣裏著也是一個新聞,一下子多出了一個衛校不說,還可以給大齡青年培訓去當醫生,也是大家熱議的重點。周品正問清楚衛校的地址,也沒有回家就直接奔過去了。
因為是剛修建的,不像其他學校就在街上,衛校的位置還比較偏遠。走路過去要半個鍾頭,好不容易到了那邊,發現已經是屬於郊區了,周圍都是農戶,還有片的菜地。一條土路通向新的學校,占地麵積倒蠻大的,裏麵還有一個池塘,一棟教學樓,一棟宿舍樓和教工樓。房子倒還修建的不錯,綠化就一點都沒有了,到處都是光禿禿的,畢竟跟那些修建多年的學校不好比。
不知道楊小貝她們在哪個教室,周品正隻好在門衛等——門衛必須讓班主任或許學生確認、簽字後才放行,現在才下午第一節課,早著呢!
閑著沒事,周品正一邊給門衛老大爺裝上煙,一邊打聽這個什麼培訓班的消息。等搞清楚這個培訓班的實際情況,他又搞不懂了,這明顯是個野路子嘛,沒有文憑,出來也不包分配——如果去村衛生所做事算的話。楊小貝看起來那樣的新知識女性的樣子,怎麼會想起來去參加這個培訓呢?莫非……她又什麼不得已的苦衷?
楊小貝可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嗎?可惜她的苦衷不足為外人道也。就比如現在,開學已經快一個月了,居然還全部都是文化課,語文、代數、拉丁語等等,而關於醫療的書籍,隻有一人一本《赤腳醫生手冊》!楊小貝深深地覺得自己上了一個假的培訓班。
這本厚厚的、深紫色塑料皮封麵的手冊,裏麵的東西倒是十分詳盡,圖文並茂,簡直就是一個“全科醫療醫藥”寶典,從常見的咳嗽、嘔吐到複雜的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從滅蚊、滅蠅的防病知識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護;從針灸、草藥到常用西藥,無所不有。《赤腳醫生手冊》不僅是農村醫生的讀物,那時候,城市居民幾乎家家都有這樣一本書,很方便。當時孩子小,經常犯些小毛病,習慣從手冊裏找對策,像積食了怎樣捏脊;出水痘了怎麼辦;得了口瘡用什麼藥,都是從手冊裏學的。
以前楊小貝家裏也有一本,和大紅色封麵的《毛澤東選集》放在一起,從小就是楊小貝的課外讀物。因為毛選全是文字,而且枯燥無味。而手冊上麵則有很多插畫,還有舉例,十分有趣。老爸的其他醫學書籍,都是4A紙張大小厚厚的一本,小時候的楊小貝形容拿那些書就是搬磚——實在太重了。而且諸如解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外科、婦科等都是理論知識,關鍵上麵的插圖一點都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