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婆是在睡夢當中走的,並沒有受多大的痛苦。當李家兒子來跟楊小貝說的時候,甚至也沒有多少悲傷,對大家來說,七十對歲已經是喜喪,再說她走了對大家來講都是一種解脫。
杜冷丁最後還剩下兩盒沒有用完。放在楊小貝手裏簡直是個燙手山芋。不可能給病人家屬,他們不懂法,萬一亂用就完蛋了。也不可能送回醫院,沒有那麼一說。最後思來想去,她還是選擇挖個深坑埋了。膽子小的人傷不起啊!
忙忙碌碌間,春天不知不覺都已經過去了。又到了楊梅季節,陰雨連綿,潮濕的很。老是下雨,也沒有什麼病人過來,楊小貝和老媽無聊了半天,突發奇想道,“我們上山撿菌子去吧!”
難得有閑暇,正好又是采蘑菇的時節。楊小貝興致來了,和老媽穿上雨鞋拿上籃子,出發去後山采菌子。桃花村多山,植被豐富,加上現在溫暖潮濕,山上的蘑菇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她從小就最愛吃這種野生的蘑菇,鮮得不得了,根本不像人工培育的一股子土腥味兒。
去年的時候她們在縣城,沒趕上出菌子的時候。這山上的菌子也是要看時間的,天冷了沒有,黃梅天是第一批,一般叫雜菌,什麼樣子的都要,再熱了也不長了。要等9、10月份才會有第二批,那個時候的菌子有暗窩菌、雁來菌等還要好吃,不過楊小貝不嫌棄品種,隻要是山上的菌子她都愛吃。
山上悶熱潮濕,樹木有茂盛,有的時候得彎著腰才能走過去。而且蘑菇長的地方要求很高,向陽的不長,太陰了也不長,要是楊小貝一個人,在山上轉一天也不一定找到幾個。跟著老媽就不一樣了,她們從小在山上撿菌子,哪片山上的菌子多,哪裏長著什麼品種,那都是門清。
“這個時候的菌子有什麼好吃的,全都是雜菌,再說你要吃,說一聲就好了,讓二妹她們撿了送過來不就行了嗎?”全副武裝地在山上爬,不一會就一身汗。老媽現在還沒有發福,可是她從小就怕熱,不免要抱怨幾句。
“你懂什麼!要是就是這個過程!別人拿來的哪有自己親手撿的好吃?”楊小貝也熱,主要的悶。樹上蚊蟲多,長袖長褲的,還要防備蛇蟲叮咬,一邊走一邊拿著竹竿敲打,“打草驚蛇”,以免草叢下麵的蛇看不見一腳踩上去。但是她就是喜歡突然發現一堆蘑菇的感覺,太驚喜了有木有?
“快看,這裏有好大一個!”這不,剛說著就有了發現。那邊草叢下麵冒出來一大個白色的蘑菇,潔白無瑕,亭亭玉立的。楊小貝興高采烈地摘下來拿去給老媽看,“能吃嗎?”
說來慚愧,她愛吃,也愛采,可就是眼盲不認識菌子的品種。鄉下對山上的菌子有幾十種叫法,她哪裏記得那麼多?每次都是看到就裝進籃子裏,然後回到家讓大人檢查,有一半都是不能吃扔掉了。
有毒的蘑菇會吃死人,這是從小大人們耳提麵命的。這邊山多,上山撿菌子吃是再平常不過的,但是每幾年總會發生孩子們饞了自己上山,采到毒菌子吃的事故。網絡上說的什麼辨別方法完全都是狗屁,比如現在楊小貝手裏拿著的這個,雪白幹淨,菌傘也厚實,但是老媽看了一眼就說,“不能吃,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