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大意求珠(1 / 3)

大意求珠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給眾比丘講了一個很久以前發生的故事。

過去,有一個名叫歡樂無優的國家,國王名叫廣慈長。他心懷仁慈,廣行仁政,故深受全國百姓的愛戴。

當時,歡樂無憂國中有一個居士,名叫摩訶植。其妻名叫旃陀,為他生了一個兒子,長得端正美麗,世間少有。

那孩子一生下來,便站起身來,開口說道:“我今發願,願我能布施救濟天下眾生。若有孤獨貧苦之人,我願救度他們,使他們得到安樂和幫助!”

父母均吃了一驚,便給他起名叫大意。但是,其父母因見他一生下來就與眾不同,十分擔心他是天龍鬼神轉生,便打算去找相師占卜吉凶。

大意知道後,便對父母說道:“請父母大人放心,我確實是人,並非天龍鬼神之類。隻是係念天下眾生之苦厄,想救度他們而已。”

大意說完之後,從此便不再開口說話了。隨著日月的流逝,大意已經十七歲了。一天,他恭敬地來到父母麵前,突然開口說道:“我早已發願,現在時機已到了。我欲對貧苦之人廣行布施,使他們都能得到滿足!”

“孩子啊,這話你剛出生時就說過了。”父母對大意說道:“我們家有無數財富,隨你拿去布施,我們絕不千涉。”

大意說道:“感謝父母大人的慈悲,但咱家財物雖多,仍不夠我布施之用。所以,我打算出海尋寶,以施濟天下眾生。”父母心痛兒子,搖頭不肯答應。後來,經不住大意苦苦哀求,隻得含淚同意了。

大意在出海尋寶的途中,經過一個國家。該國有一個婆羅門,家中十分富有。他一見大意相貌非凡、端正英俊,心裏很是喜歡,便對大意說道:“年輕人,我很喜歡你。現在,我家中有個女兒,美麗賢惠,我打算將她許配於你,並將萬貫家財交付於你。年輕人,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大意聞言,回答道:“尊敬的長者,非常感謝您對我的器重,但我已發願,要去海中尋寶,以濟眾生,故而暫且不能答應您。等我回來再說吧。”

於是,他便啟程向大海進發。經過無數艱難險阻,他終於尋到大量七寶,並派人將這些寶物先送回家中。

之後,大意又沿著海邊,向更遠的地方走去,想再尋找其它的奇珍異寶。忽然,他遠遠看見一棵非常高大的樹,便走到樹下,爬上樹端,向四麵眺望。他發現遠處有一座銀城,宮殿房舍都是白銀建成,似乎還有天女在城中歌舞娛樂。然而,他再一細看,不由吃了一驚。隻見銀城外有無數毒蛇,竟將城圍了三周。

大意決心進城尋寶,便下樹走向銀城。那無數毒蛇一見大意,都挺起身子,張口吐芯,作勢欲撲。

大意見狀,並未驚慌,心想:“世人之所以被毒蛇等侵害,都是無始以來的不善和貪、嗔、癡作怪呀!”他便端坐地上,靜心思惟人生之理。

奇怪的是,那些毒蛇好像被他的氣勢所震懾,都耷拉下腦袋,伏在地上睡著了。

大意順利地進了銀城。守門侍衛忙進宮稟告國王,道:“有個賢善之人想見大王。”

國王大喜,忙親自迎出宮門,對大意說道:“賢者,歡迎您!希望您能在此住下,接受我們三個月的供養。”

大意說道:“感謝大王美意,但我還要去尋寶,不能在此久留啊!”

國王再三挽留,道:“無論如何,您都要在我們這裏暫住一段時間,千萬不要讓我們失望啊!”

大意無奈,隻得留了下來。

國王每天都用精美飲食招待,並親自陪著大意娛樂。過了九十天,大意實在呆不住了,便向國王辭行。

國王見他去意已堅,不可挽留,便命人取出許多七寶送給他。

大意謝絕道:“我已有眾多七寶,不想再收。如果大王執意要送,我聽說您有一顆明月珠,不知能否賜於我?”

國王聞言,沉吟道:“我們銀城中均是樂善好施之人,既然賢者相求,我自不會吝惜。隻怕您今後道路艱險,這寶珠未必保得住啊!”

大意說道:“請大王放心,我當以生命來衛護它!”國王便命人取出寶珠,遞與大意,又說道:“您有這顆明月珠在手,方圓二十裏內的珍寶都會隨您心願而來,望賢者妥善用之。”

大意接珠後,辭謝而去。

他走著走著,又發現有座金城矗立在麵前。城內的宮殿房舍均由黃金建成,地中遍布七寶樹,還有無數天女歌舞其中。但是,城外也有無數毒蛇,繞城六周。

那些毒蛇見大意走來,都向他撲來。大意心中毫無恐懼之感,端坐於地,深入禪定。毒蛇為他的定力所折服,都蜷伏而臥。大意遂進金城。

那金城國王聞訊,忙迎出宮門,並再三挽留大意,大意便留下接受了金城國王六十天的供養。

臨行時,大意又向國王求贈明月珠。國王遂滿足他的心願,並說道:“您有這顆寶珠,則方圓四十裏內的珍寶,都將隨您所求。希望您以後得道解脫後,一定要收我為弟子!”大意一口答應,接珠辭謝而去。

隨後,大意又先後到了水晶城和琉璃城,經曆與到銀城、金城一樣。臨別時,他從兩個國王各求得一顆明月珠。那兩個國王也要求大意得道後,收他們為弟子。

從琉璃城出來,大意心想:“我原本就是出來尋寶的,現已達到目的,應當回去實現我救濟眾生的心願了。”於是便從原路返回家鄉。

當他經過海邊的時候,海中的眾龍神商議道:“我等龍宮內雖有無數珍寶,但遠遠比不上這些明月珠,這種礦世珍寶,怎能讓世間之人拿去呢?”

龍神們便命令一個龍王去奪寶珠。那龍王得命,便變化成人來見大意,問道:“我聽說您得到了四顆明月珠,能否讓我看看,也開開眼界。”

大意心懷坦蕩,不疑有他,便從懷中取出寶珠給他看。龍王故意碰他的手,使四顆寶珠同時落入大海之中。

大意猛吃一驚,才知麵前這人心懷不善,便厲聲說道:“我為度眾生貧苦,不畏千難萬險才得到這四顆寶珠,你卻來搶奪,是何道理”

龍王現出原形,得意地笑道:“汝等凡夫俗子,怎配有此寶珠?乖乖地送給我們吧!”

大意聞言大怒,說道:“你如不將寶珠送還,我便將海水舀幹!”

龍王奇道:“你在說夢話吧?大海無邊無際,海水無數無量,你怎麼能使大海枯竭呢?”接著龍王又嘲笑道:“年輕人,太陽不會落地,大風不受拘束,你就算能讓太陽落地,大風受拘,也不可能將大海之水目幹啊!”

大意冷笑一聲,道:“真的嗎?想我無始以來轉生受死無數,那枯骨堆積起來,可高過須彌山;那血液積聚起來,四大海水亦無法相比!我欲斷這生死之根本,欲成無上妙道,這一點點海水豈能擋住我的意向。

說完,大意便用一瓦器專心自海水,他的誠心感動了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便帶領眾天神,趕來幫助大意。眾神共施神通,隻見那海水頓時下去一截,很快便將海水圉出一小半。海中眾龍神見狀,皆大驚失色,慌恐異常,連忙商議道:“如果不還此人寶珠,海水必被圉幹,我等宮殿亦將被毀啊!”於是又命那個龍王送還四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