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文
說說心裏話
文淦
母親去世五年了,但說過的話記憶猶新。據說生我時,她在朦朧中見日月相合,於是大地震動,世界放出奇異之光。接著,我便呱呱落地了,而此時正是旭日東升。由於母親是佛教徒,認為這樣氤氳之兆,給我起名佛寶。那天來了很多居士,都說我有福。因為在我出生前,世界混沌一片,而我降生,卻是難得的晴天。
不料,我是一個經曆坎坷的人。也許這是我的宿命,我來世間就是尋找自己的前定。不過,我又是一個幸運的人。盡管我經曆坎坷,有時在絕望中想到輕生。可每到這時,常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些無法逾越的坎子,挺幾天就“萬裏無雲萬裏天。”我感到,命運之神也考驗耐性。久而久之,我習慣了順應福氣,適應災難。我把每天都看成生命的終結,我懂得每過一天,其實已向死亡邁近。一切無常,根本沒有永恒的自我。要想求得真正的幸福,隻有從心下手。心做主人時,世間的一切無不美好;要是金錢做主人時,煩惱會紛至遝來。
人不能富到隻剩金錢,但也不能窮到隻剩精神。沒有金錢,人會出賣靈魂,變成行屍走肉。沒有精神,活著沒什麼價值。一個人要想活得有價值,就必須社會創造價值。佛教說:人生最大的自私是無私,最大的索取是奉獻。確實,從“舍得”的排序中,就能看出智慧。一塊沃野,不先舍“一粒粟”,又怎會得“萬顆籽”?深入此道者,一定人生得意。佛教教人無私,其實教徒在自度度人上有私。佛教教人奉獻,其實教徒了生脫死,得到的是正等正覺。正象大愛無邊,一個擁有愛心的人,能得到廣泛的人緣!
坎坷教會了我做人、做事的準則。我珍惜緣分,也極惜福。從這意義上說,我是一個幸福的人。我信奉一句銘言:路徑窄處,留一步讓人走;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食。心中無私天地寬,有人想當第一,這是好事!要不進取,就是倒退!實際上,這個世間人人優秀,在此領域你是專家,在彼領域他是冠軍,人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假如相互尊重,彼此退讓,還有什麼過不去的?不是要構建和諧嗎?先從這方麵著手。若是口裏道德,心裏邪惡,那是令人不齒的!
我感謝生活!那數不清的磨難雖讓我身體受苦,但卻豐富了人生閱曆,增長了見識,磨練了人格。盡管我做不到“如如不動”,達不到“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的境界。但我清楚,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不少人已迷失了方向。有些人怨天尤人,豈不知幸福就在身邊。很多東西失去了,才認識到它的價值。隻要不把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一切隨緣,有什麼不幸福?要是貪得無厭,永遠找不到幸福。
也許是我災難過多,後來造化讓我擁有美妻驕子。我們一家相敬如賓、其樂融融。近二十年歲月,我們還沒出現紅臉的事。偶有不快,雙方退讓。從南方回來,我在銀川工作,無法照料久違的家人。葉落歸根,我又回到家鄉,目的是在照顧親人。多少年前,我就對沙坡頭充滿了興趣。本來,《曠世奇緣》構思15年,於5年寫成,已耗費了我多少心血、精力。不曾想到沙坡頭後,使我激情再起,便決定寫一部關於沙坡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