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韓信用兵 238(1 / 3)

第十七章 韓信用兵

彭城之役,讓人們再次領略了項羽的威風。各路諸侯見狀紛紛倒戈,背漢附楚,就連齊王田廣也放下武器,表示不再與西楚為敵,甘願稱臣。出乎大夥意料的是,劉邦西逃後,竟能在短時間內恢複元氣,並在榮陽附近的京、索間把楚軍打敗,致使項羽不能西進。

對眾諸侯的背叛,劉邦十分生氣,稍微緩和過來一點勁,馬上分出一部分兵力教訓他們,而且讓最能打仗的韓信去做這件事。

謀士哪食其聽說劉邦在自身艱難情況下,還要分出重兵去收拾幾個渾蛋,認為不妥,說:“讓我以三寸不爛之舌,去勸說那些無知鼠輩仍來歸順大王,不要因為他們影響大事。”

劉邦說:“如此甚好。隻怕這些熊包沒有見識,不聽你的。”

情況果如劉邦所料,哪食其的第一站就讓魏豹給頂了回來,說:“自古諸侯以霸者為尊。我們不是不尊漢王,而是他鴨子上架,難能可為。老兄別費勁了,說得再好,我也不會跟著他跑,還是依附項王更可靠些。”

哪食其的到來,恰給魏豹送來一個信號,漢軍可能要來討伐他。以致韓信兵到後,魏豹早做好了防禦準備,把重兵集結在蒲板,嚴密守住黃河渡口臨晉。韓信站在渡口西岸觀望了一陣子,半天沒有一個船隻來往。再看看對麵,卻見塵土煙霧升騰,懷疑已有重兵把守,因此不敢貿然渡河。

韓信讓灌嬰帶領一千人在臨晉多生煙火,多擺船隻,做出大兵要在臨晉渡河的樣子,自己卻和曹參等將帶領五萬兵馬開到黃河的上遊陽夏渡口,乘坐木嬰缸渡河、

為防漢軍突襲,魏豹親自坐鎮蒲板指揮,遠遠望見漢軍每天在對岸生沃做飯,河上的船隻也越積越多,他要求部隊枕戈待旦,絕不讓漢軍有渡過黃河的機會。守將舉千說:“大王盡可放心,以黃河這等天險,我們放一千個兵在此渡口,足以看得死死的,何況有您坐鎮。重兵把守,他們就是長了翅膀,從夫上飛,我也會把他們勒回來,”魏豹說:“不可大意,你們可知漢軍帶兵的房韓信,此人打仗有些本事。”半千笑笑說:“胯下之夫,巧了而已。遇到真鮮天子,就不顯他的本事了。”魏豹聽後暗喜,不置可否。

韓信大兵快速襲擊了魏國的都城安邑,守將吳甲倉皇出逃。魏豹聞報大驚,不解地問:“我這兒日日讓人守著黃河,雖有船隻不時過來騷擾,但並沒有人上得岸來,如何會有漢軍從背後襲來?”吳甲說:“不知。”魏豹說:“渾蛋,連敵人怎麼過來都不知道,我要你何用,拉出去斬了。”眾人不取替吳甲說情,都覺他該死,輕易就把一座都城丟了。隨後跟隨魏王一同出師,迎擊韓信。

魏軍怒衝衝直撲安邑,離城不遠處,便看見漢軍擺開陣勢,截住去路。魏軍衝在前麵的是將軍莫遼,於陣前喊話道:“前麵攔我大軍的可是漢軍?聰明的趕快滾蛋,不然叫你們有來無回。”漢軍這邊沒有人搭話,前麵幾名大將卻各自揮舞著拿手的武器,帶著後麵大隊的士兵,直接衝過來,眨眼間與魏軍混戰到一起。刀槍聲,喊叫聲,叱罵聲,響成一片,攪得腳下的塵土飛起一丈多高。魏軍將領本以為兩軍相遇,漢軍首領會和他們有一番對話,哪知對方根本不講規矩,上來就打,搞得魏軍有些措手不及。好在魏軍是在自己的地盤上戰鬥,有些底氣,很快進人狀態。雙方戰了一個半時辰,仍不見高低。正在膠著狀態,突然間有一股力量出現在魏軍背後,同樣是不搭話,靠上來就打。魏王豹此時正在軍後督戰,聽到喊殺聲,回頭一望,也是漢軍的旗幟。還沒弄清怎麼回事,漢軍已殺

韓信大兵乘坐木嬰缸渡過黃河。到跟前。衛尉慌忙護住魏王撤到一邊,漢軍緊追不放,魏豹隻好丟下車子,騎馬逃竄。但漢軍仿佛有人認得魏王,十幾個人始終尾隨其後,且越跟越近。一會兒的工夫,就有兩匹馬跑到他的前麵,截住了去路。魏王被圍在該心,下馬求饒:“請不要殺我,我原是漢王手下一兵,本不想背叛漢王,都是項羽逼迫,才不得已自立。”漢將知是魏王,不敢擅殺,喝道:“可以不殺你,但讓魏軍馬上住手,不得再抵抗。”

燕、趙、魏、代諸國都處黃河以北,韓信滅魏之後,劉邦迅速作出北伐燕趙,東擊西魯,南絕楚之糧道,西會楚軍於榮陽的重大部署,並拜張耳為副將,輔佐韓信攻打趙國。為防漢軍侵襲,趙相陳餘在進人趙國的必經之地井隆口集中大軍二十萬人,修築堡壘,嚴陣以待。謀臣李左車獻計說:“韓信北渡黃河,先已滅魏,又有張耳相助,銳不可當。但人所共知,千裏運糧,士兵往往吃不飽。他們遠道而來,利在速戰。井經口作為險阻,漢軍要從此經過,戰車不能並行,騎士不能並列,糧草隻能跟在後麵。請給我三萬兵馬,抄小路斷其糧道。您隻要深溝高壘,堅守不戰,他前不得鬥,後不得還,我以奇兵斷其後。他們在荒山野嶺,沒有東西可搶,靠什麼吃飯?不出十日,二將的人頭,就可交到您手上。否則,雖有險阻,不足為恃,恐怕將軍還要被韓信所擒。”

陳餘沒有聽取李左車的意見,反而訓斥道:“你一個家臣,懂得什麼打仗,兵書上講,‘兵力有敵人的十倍就包圍起來打,兩倍就直接打’,今我兵力恰是敵人的兩倍,為什麼不大大方方地打,而要用那些擺不上台麵的鬼謀? 自古有‘義軍不用詐謀奇計’的講究,我趙國再怎麼說過去也是七雄之一,凡在趙國做官的,都該把‘仁義’二字看得比什麼都重。今漢軍千裏來襲,人疲馬乏,糧草不足,麵對這樣的弱兵都不敢直接麵對,今後再遇到更強大的敵人,又如何應付?我不能讓其他諸侯說我膽怯,更不能讓人家說我不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