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於孝軍
中國是一個文學的泱泱大國,西安的文學又有著得天獨厚的漫長的曆史傳統。作為中國曾經的十三個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她集天地之大成,彙五湖四海之文化思想於一爐,鑄造出了輝煌燦爛數千年的文學精品,成為中西方文學家和思想家膜拜的聖地。
西安文學,源遠流長,不論是風、雅、頌,還是漢賦、唐詩,無不在曆史的年輪上鐫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流傳下無數優美動聽的傳說,一次次登上時代的潮頭浪尖,樹立起大時代的精神標杆。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建國後,中國當代文學發展迅猛,各種思潮蓬勃湧現,而以柳青、杜鵬程、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為代表的著名作家,以西安為中心,創作了大量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優秀文學作品,在全國乃至世界文壇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衝擊和湧動,引起了極大的注目和讚譽。
今年是2011年,新中國己過一個甲子,文學伴隨著文明的進步成長成熟,迎來一個全新的信息化、網絡化時代,但也麵對著更加複雜多變的思想維度和社會切麵,如何把握當下,引導社會思潮的健康發展和整合融合,成為新一代作家擔負的責任和義務。
為了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精神,落實市委“出人才、出精品”的指示,切實改變西安文學隊伍後繼乏人、精品力作不多的創作現狀,在西安市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市文聯、西安市作協首屆簽約16名中青年作家。以期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嗬護蓓蕾幼芽的成長,激勵、引導和支持中青年作家積極創作,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並資助其出版,為他們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鋪路搭橋。
播種是艱辛的,收獲是喜悅的。春華秋實,一年的時間過去,我們收獲了第一批的五部作品,它們是趙豐的《孤獨無疆》、國穩社的《彼岸的蘆葦》、劉牧之的《拓跋樹娥》、曹軍華的《朱雀門下》、蔣書萍的《河流傳說》。
作品出版後,我們還將舉辦作品研討及宣傳推介會,邀請知名作家、評論家參加,通過相互的交流探討,不斷提高作家們創作的藝術水平。與此同時,我們將聯合相關刊物和媒體進行報道,以期擴大作者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影響力。
在此,給予本次結集出版的作家以及作品以美好的祝願,並希望後繼者努力前行,再創西安文學創作新高潮。
是以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