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千陽懷著幾絲憐憫,幾絲對亡女的思念,收養了傻丫頭,因為是在傍晚撿來的,便取名童暮。童夫人對童暮甚是疼惜,將自己對亡女的愛全部轉移到童暮身上,閑來無事,童夫人便教童暮讀書,童夫人出身大戶人家,未出閨時上過一年私塾,認得幾個字,也算半個才女,沒教多久,便發現,童暮不僅不傻,還出奇地機靈,許多詩詞,她沒教過,童暮也背得出來,有一次,童暮看到一句“千年茯苓帶龍鱗,太華峰頭得最珍”,興奮地一邊用手指著“茯苓”二字,一邊嘟囔著什麼,童夫人自然是沒聽懂,大膽地猜了一下,這孩子,以前家裏不會是賣茯苓的吧!頓時,靈感天降,拉著童千陽說道,“你去京城的藥材鋪都轉一轉,看看他們有沒有小姐或丫鬟走丟。”說罷,便將不久前發生的事講了一通,童千陽一聽,深以為然,當天便拉著童暮去藥材鋪逛。
童夫人的聰明用錯了地方,尋親自然是失敗的,童夫人歎了口氣,找不到就找不到吧,這麼一個貼心的小女孩,留在身邊也挺好。
一晃,八年過去了,童暮出落得愈發水靈,經童夫人調教,除了記不得過去,與正常女子沒有讓任何區別,說出的話也逐漸清晰起來,那句“冷月姐姐,織錦死了”也不再提,童家夫婦喜出望外,一顆心全撲到童暮身上。
這樣出色的女子,求親的自然不會少,其中不少是京城闊少,童夫人愛女心切,卻也知道不能耽誤孩子,認真地打量求親者,總覺得都配不上童暮,久而久之,童暮變成了一個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童夫人那個悔呀,早知今日,當初也不至於那般挑剔,是而日日眼巴巴地盼著求親者上門。
這天一大早,便有一位翩翩佳公子登門,身後跟著的小廝抱著高高一摞禮品,童夫人很是欣慰,功夫不負有心人,千盼萬盼總算盼來了。
這位公子甚是怪異,先是問了童暮被撿來的年份日期,又談起那句童暮早已不說的“冷月姐姐,織錦死了”,後來便要親眼看一看童暮,童夫人怕他唐突了童暮,堅持不肯,那人便拿出一幅畫像,“這畫上的可是令愛?”
童夫人定睛一看,正是童暮!童夫人大驚失色,站了起來,帶倒了身後的凳子,“你到底是什麼人?”
那人歎氣道,“鄙人是當今定北王爺的侍從,奉命尋找令愛六年有餘,如果沒出錯的話,令愛正是先王妃的貼身侍女茯苓。”
童夫人拉住那人,“鬥膽請問先王妃名諱。”
那人頓了一頓,答道,“王妃的名諱,本不該是鄙人該提及的,隻是今日情況特殊,告訴你也無妨。上官冷月。”
童夫人像是遭了雷擊,“那王妃身邊是不是還有一個叫做織錦的。”
那人依舊點頭,“當日城破,令愛便是與織錦一同失蹤,隻不過令愛幸運得救,織錦卻沒有。”
怪不得,童暮總是嘮叨著那句奇奇怪怪的話。
怪不得,她看到茯苓二字會如此興奮,她家不是賣藥材的,原來那是她的名字。
怪不得,她寫得一手好字,學讀書也靈光,當年她的冷月姐姐一定教過吧。
童夫人腦海裏飛快閃過這些想法,對方說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隻是下意識地點著頭,剛剛回過神來,隻聽對方說道,“所以,我要將令愛帶回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