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3 / 3)

一見這場景,大棚裏的人和大棚外的人都亂了套。已經在大棚裏的幾十個村民拚命往外跑,邊跑邊喊:“完了,完了。西瓜上當啦!西瓜上當啦!”大棚外也圍著許多人,等著出鑒定結果,想進還擠不進來,不知道大棚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裏邊往外衝,外麵也想往裏進,裏外人這麼一鬧騰,就把高長發家的塑料大棚弄壞了許多。門口出人少,出得慢,人們幹脆就破棚而出,破棚而入。高長發有病的老婆也在外麵等著消息,見村民們擠破了他家的大棚,氣得大叫:“我家棚子壞了,你們賠呀!你們賠呀!”棚子裏的幾十個村民跑出了大棚,飛快地往自家跑,都要親自看看自家大棚裏種的西瓜是不是也是假的,是不是也吃虧上當了。一時間高堡村亂作一團。

這種局麵,是李芒和鄭京生等人完全沒有考慮到的。剛才還被高長發氣得要命的董研究員,見高長發一下子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他竟被嚇得兩腿發抖,他用求救的目光看著李芒:“李市長,這,這可怎麼好?會、會出人命的呀!”

李芒和鄭京生趕緊伏下身,李芒用手摸摸高長發的鼻孔,又摸摸脈膊,他讓秦秘書長趕緊找些水來。然後用毛巾沾些冷水,放在他的額頭,足足有十多分鍾,才見高長發長出了一大口氣。然後,慢慢地睜開雙眼,呆呆地看著李芒、鄭京生、董研究員等人。看了好一陣子,竟然認不出一個人來。李芒和秦秘書長小心地把他從地上扶起來,想把他扶進屋裏。可高長發站起身,使勁地掙脫了李芒和秦秘書長的手,他目光直勾勾地盯著所有的人,大聲地叫道:“無籽西瓜,我的無籽西瓜,我的無籽西瓜呀!”他衝出大棚,旁若無人地朝村子外跑去,一邊跑還一邊大叫:“無籽西瓜,我的無籽西瓜呀!……”

他就這樣突然地瘋了。

李芒和鄭京生等人走出高長發家已經被弄得破爛不堪的大棚子時,被從四麵八方湧來的幾百名村民團團圍住。幾個上了年歲的老人,手裏抱著剛剛摘下來的西瓜,嗚嗚地失聲大哭。而且是老淚縱橫。他們一見李芒和鄭京生,“口[KG-*3]撲通”一聲,齊刷刷地跪在了他們的麵前。

“李市長啊,我們活不了啦!”

“我們過不去年了!”

“我們全完啦!”

幾位老人一哭,婦女和兒童也都跟著大哭起來。整個高堡村是哭聲一片。這哭聲伴著呼呼的北風,顯得更加的淒慘。

李芒和鄭京生、秦秘書長趕緊上前把跪在地上的老人扶了起來。他們三人的眼裏,也都流出了熱淚。

看到這一切,董研究員不知如何是好,連連地掏出手絹擦眼淚。

十幾個年輕人手裏拿著木棒和菜刀衝到李芒等人的麵前大叫:“出了這麼大的事兒,你們管不管?你們不管,我們就找那個狗日的高升,讓他包賠。要是不賠,我們就殺了他。”

麵對突出其來的這種複雜場麵,李芒和鄭京生表現出異常的冷靜。他們兩個人用目光對視了一下兒,這種無聲的語言交流,也許隻有他們兩個人才能夠知道。

李芒站在一塊石頭上,大聲地說話了:“大家靜一靜,靜一靜。我叫李芒,是清田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出現今天這種情況,是我們沒有想到的,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大家傷心,我們也很難過。出了這麼大的事,你們損失很大,我們清田市政府是有責任的。我在這裏代表政府向大家道歉,承認錯誤。”

李芒的話剛說到這裏,就被下麵的叫罵聲所淹沒。

“認錯有屁用,下一步怎麼辦呀?”

“我們怎麼過這年呀!”

“把高升那狗東西找來,我們跟他算帳。”……

一見這場麵,鄭京生也大步地跳到了大石頭上,和李芒肩並肩地站著,他大聲地說:“同誌們,你們都靜一靜。”他這一開口,一個“同誌們”一叫,大家還真的一下子靜了下來。村民們認識高升,認識李芒,他們總在清田市的電視新聞中見麵。而這個新麵孔的,又一開口“同誌們”的叫著,看他那種氣質,知道一定是上邊來的大幹部。人們的目光又一齊投到了鄭京生的臉上。

“出了這麼大的事,農民們受了這麼大的損失,黨和政府是決不會不管的。我們會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把損失補回來,讓大家都能過上一個好年。”

“光說空話有什麼用,到底給我們怎麼補償呀!”一個村民在下麵大聲說。

李芒在一旁馬上把話接了過來:“具體怎麼辦,我們還要研究,你們要給我們一點時間,現在情況還沒有全部搞清楚,能怎麼答複你們呢?”

村民們也覺得李芒的話有道理,有幾個人在下麵點頭。李芒繼續說:“這樣吧,現在是大冷的天,大家都先回去,我們這幾個人今天也不走了,我們就住在村委會。具體研究解決的辦法,大家有什麼意見,有什麼要求,可以到村委會來反映。我們派專人來接待。同時,我們還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幫助咱們高堡村的百姓度過難關,這樣辦大家看好不好?”

“好。”一部分村民答應著,另一部分村民卻不答話。他們跟在李芒、鄭京生等人的身後,來到了村委會。村主任高得發今個去了東都市辦事,剛剛回來,見來了這麼多領導,又來了這麼多的村民,一打聽才知道是無籽西瓜出了事。李芒見了他的麵就說:“高主任,你哥哥高長發神經受了強烈刺激,剛剛從家裏跑出去,你要親自領人把他找回來,護送到家裏。等一會兒我忙完了再去看望他。這事你一定要辦好,不能出錯。”

村主任一聽自己的哥哥出了事兒,罵道:“都是這個高升搞的,將來一定找他算賬。”罵後趕忙找個幫手出去找人。

李芒等人在屋裏坐定,看著外麵仍然圍著的近百名群眾,心裏也是非常的焦急。李芒說:“我們幾個先開個小會,碰碰情況,看看怎麼辦吧。”

鄭京生也說:“這事的處理應當是宜早不宜遲。越快越好。”

李芒點點頭:“我先說幾點意見,你們看行不行。第一,立即成立一個高堡村事件處理領導小組,由我來做組長。請高升,秦秘書長做副組長。政府辦、民政局、財政局、農業局、高堡鄉的主要領導為成員。請秦秘書長立即通知這些人馬上趕到高堡村,辦公地點也就設在高堡村的村委會。還有,必須立即找到高升同誌,讓他馬上趕到這裏。事兒是他給辦的,他不能扔下不管。第二,立即將這裏發生的情況向市委主要領導做詳細的彙報。最好能請市委領導過問此事。第三,立即把突然患病的高長發送到東都市第四人民醫院。那是治療神經係統疾病的醫院,這種病越早治越好,無論如何也要把他的病治好。治病所需經費,先由市衛生局墊付一下,等病治好了再說。同時,由村裏組織人力和物資,把高長發家被弄壞的大棚盡快修好,對他妻子的病也要進行治療。第四,立即研究無籽西瓜的後果處理問題。今天多虧了董研究員來,才把這個真相弄得天下大白,要不然等過上春節,再出大問題,那後果就更慘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董研究員還要多幫忙,您是水果方麵的專家呀!我們聽您的。”

李芒說完這一席話,用詢問的目光看著鄭京生、秦偉俊和董研究員,大家都讚同地點頭。對李芒處理問題的決策水平表示敬佩。

鄭京生說:“現在的關鍵是要讓種西瓜受損失的農民能得到一定的補償,並能高高興興地過上年。至於教訓,也是相當的深刻,今後要認真汲取。不光是高堡鄉、清田市汲取,就是東都市,就是全省,都有認真汲取教訓的必要。要力爭使壞事變成好事,使今後各級領導的決策能更加科學,能更加排出個人私利對決策的誤導和影響。”

秦秘書長說:“我同意李市長的意見。具體這些事務性工作,先就由我來辦吧。”說著掏出手機,到外麵的屋子裏開始下有關的通知。

回想著剛才發生的這一切,董研究員如同做了一場大夢。特別是高長發大叫一聲,口吐白沫以及醒來變瘋的情景,都像是刀子一樣刻在他的腦海裏。他有些自責地說:“李市長,剛才在大棚裏,我對那個高長發說話是不是太過份,我要是不那樣說他,他也可能不會發這種病……”

李芒搖搖頭:“這怎麼能怪您呢,您知道這個高長發家裏有多困難嗎?孩子等著這筆錢交大學的學費,老婆等這筆錢去治病,他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這一棚無籽西瓜上。您看他在每個西瓜的下麵都做了小牌,就可見他的苦心呀。現在一切希望都破滅了,他怎麼能受得了呢?您是一位學者,古今中外的書籍一定看過不少,《儒林外史》中的範進就是因為一次中舉,突然變瘋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是太多了。還有的經受不住突如其來的打擊,自尋短見的也不少。我們千萬不可大意呀!”

鄭京生說:“李芒啊,這麼多的村民受損失,又是你們那個高升副市長搞的這個項目,政府準備怎麼解決呢?能不能賠償呢?”

李芒想了想搖搖頭道:“賠償是不可能的。一是沒有這個財力基礎。清田市的財政狀況你這個省委政研室的專家也一定十分清楚,現在我們是一分錢不敢花,為了年前能給機關幹部和教師補發兩個月的工資,讓機關幹部和教師們能過上個好年。我們從哪裏能弄到錢來賠呢?二是這也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原則。雖然高升是政府的副市長,為了多方麵的利益搞了這個點,可種子不是他的,要追究也要追究賣假種子的罪責。當然,如果在推銷種子的過程中高升有什麼其它經濟問題,那是要另外處理。該負什麼責任就負什麼責任。要賠,就要找那個出售假種子的女人或者是經營單位來賠。我們可以組織農民用法律的手段來獲得賠償。這樣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原則。”

“那農民們眼下的困難怎麼辦?這年總是要過吧?!”鄭京生擔心地問。

“那是一定的。我想通過三個辦法來解決。第一,人民政府籌集部分資金,解決全村最困難的戶,像高長發這樣的;第二,我們清田市已經開了動員會,年前要搞一次對口幫困。高堡村可以算個重點,找幾個好單位來扶持。具體任務要落實到戶、到人;第三,我有這麼個想法,一直沒好意思和董研究員說,您是位農業科學家,您能不能從科學的角度,幫助我們想想辦法,解決村民的眼下困難。我走了幾家的大棚,條件都非常的好。能不能馬上把這些假西瓜拔掉,快速地種點什麼別的品種,在年前和年中上市。讓農民利用這個大棚再掙回些錢。在哪兒摔倒了,就在哪兒再爬起來,這意義可就大了。”

一聽這話,鄭京生高興得連連點頭:“李市長,你這個想法好。真好。”說完把目光投向董研究員,“董老,您可是我省德高望重的農業科學家,今天發生這一切您親眼看見了,您一定要替我們想想辦法呀!”

董研究員看著李芒和鄭京生希望的目光,想了想開口了:“本來我是不想說的,可看到你們兩個人這種工作熱情,這種為人民敢於負責的精神,我為我們黨有一批像你們這樣的幹部感到高興,感到自豪。所以你們兩就是不說,今個兒這話我也要說了。這幾年,我領著幾個碩士、博士研究生一直在搞一個新品種,就是大棚內速生山野菜。現在城裏人生活得好了,大魚大肉也都吃膩了,很多人願意吃綠色食品,特別是那種山野菜,營養價值很高。但山野菜生產期有限,除了當時食用,再就做了罐頭。我們設想在大棚裏生產一種春節時吃火鍋的一種又小又嫩的山野菜,品名叫火鍋鮮。經過兩年的培育,這個研究成功了,現正在申報國家專利。我想把這個品種拿出一些來,讓高堡村的百姓抓緊種上,再進行一下速生的特殊處理,現在離過年還有個十多天,弄好了春節前可以上市,估計會賣上個好價錢。”

“太好了。太好了。董研究員,您真是高堡村的救命恩人啊!”李芒聽完高興地叫道。

“這些種子,需要多少錢?”鄭京生問道。

“啥錢不錢的,就算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的一點意思吧!看到村民受到了這麼大的損失,看到那些跪在你們兩麵前的老百姓,我這心裏就像刀子割的一樣。無論是你們當幹部的,還是我們當科學家的,我們的宗旨不都是一個嘛,都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讓老百姓不斷地過上好日子。”董研究員滿懷深情地說。

“不。這不行。你們科學研究也是要有費用的。不能這麼無償地占有。我們清田市盡管還很窮,但多少也要拿一些。這樣吧,我從市裏的科研經費中撥出兩萬元,作為對科技人員的一點補償。錢不在多,就在這一點意思,請董研究員一定收下。”李芒說。

董研究員高興地點了點頭:“既然李市長要拿出兩萬元,我也沒意見。幾年來研究出一個新品種,也實在是不容易呀!我馬上回去把我的幾個研究生和助手們領來,帶著種了,帶著技術,一家一戶地幫助施種。年前,一定要讓高堡村的農民見到希望。這兩萬元錢,就算是給科研人員出差補助吧。李市長還是很了解情況的,其實,現在我們搞基礎科學研究的,也有很多的困難。我的兩個助手,半年的出差費都沒錢報哩。”

“那好,就這樣定了。那您就快回省城,坐我的車回去,把人,把東西準備好。明天一定要趕回來。我們這麵抓緊動員各家各戶把大棚裏的西瓜秧都清走。做好重新種植的一切準備。明天你們來了就可以動手。”鄭京生說。

“行。我這就走。不過,明天我們來了,這住的地方你們要給安排一下。我的學生中還有三個是女的。”董研究員邊站起身邊說。

“沒問題。我會安排好的。”李芒爽快地答應。然後看了看表:“董研究員,快十二點了,吃了午飯再走吧。”

“不了。一上午鬧騰得也不餓,心裏著急也吃不下去飯。早點趕回去也好早點安排。明天也好早些回來。”董研究員說著,出了門。李芒和鄭京生送他上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