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翻了翻,發現這個問題果然也記錄在案,張雪婉可真是絞盡了腦汁來寫這些問答,竟然連這樣的問題都想到了。
對於這個問題,她還特意的分了幾個類型,根據提問者的語氣和態度來選擇不同的回答。
如果攻擊性很強,就選擇回擊力度強的。如果是開玩笑的那種,就也開玩笑的回答。
但顯然這個記者是充滿攻擊性的,張琦選擇了也同樣具有攻擊性的回答。
“哦,真是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因為你提的這個問題,我的發言稿上一樣有回答。”
張琦的話,引起了在場記者的一陣小聲的哄笑。
笑的人並不多,是那些沒有什麼敵意的純粹中立的記者,或對張琦比較友善的記者,才能從這句回答裏察覺笑點。
張雪婉在這個回答這裏還特別備注了,要他注意觀察在場記者普遍的態度,這對接下來很重要。
笑聲比較小,說明對他有敵意,或者說是比較討厭他的更多。
張雪婉的備注讓他注意留意那些笑了的記者,盡量選擇讓他們提問,然後盡量選擇開玩笑的回答,將發布會的氣氛改變。
當大部分人都經常因為他開玩笑的回答而大笑的時候,基本上就能夠完全掌控發布會了。
“哦?那你的回答是什麼呢?”那記者一臉不爽的問道。
張琦接著念完:“我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也不打沒有準備的仗。準備發言稿,在我看來,是準備充分,是態度端正,是做事認真的表現。難道你在來這裏之前,都沒有打好腹稿要提什麼問題嗎?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我認為你需要加強學習,學習什麼是職業態度。一場發布會,會被提到的問題可能遍及天南地北,中外古今,我都認真的做好準備,讓你們能夠看到一個狀態完美的我,而不是語無倫次,邏輯混亂的我。讓你們能夠得到最完善的回答,得到最多的信息。又或者說,你更希望看到我出糗,這就是你的目的嗎?”
那記者麵紅耳赤的說道:“對著發言稿念,和背腹稿是兩個概念!”
“你說的沒有錯。”張琦笑著說道,揚起手中那一疊幾十張厚厚的稿紙,“你來背一個我看看?”
那記者頓時啞口無言。
“哈哈哈!”
這次笑聲更多了,也更大了。
很多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但心裏也同樣很震撼。
竟然為這麼一次簡單的發布會,就準備了這麼厚一疊發言稿。
他們做記者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有人的發言稿是這麼厚的。就算是那些大領導,有著專人寫發言稿,可也沒有這麼厚。
這個人認真的程度,簡直恐怖!
難怪他能夠考滿分!
不少人對張琦的印象發生了改觀。
可有的人不信邪,一些江南市的記者,對張琦的印象很不好,他們很想看到他出醜。
既然他準備了發言稿,那麼問普通的問題,已經沒有作用了。就算再尖銳,他也能夠圓滑無比的輕輕抹過去。一定要問刁鑽的問題!難倒他!讓他的認真準備變成笑話!
“就在今年,在湖東省的某縣,發生了一起大規模的舞弊,著名教育專家陶艾楊教授認為這是高考體製下的一種難以避免的現象,並呼籲要進行高考改革。你也曾經被人說是舞弊的,請問你對此事怎麼看?”
張琦聽著感覺有些莫名其妙,張雪婉的稿子上,好像沒有這事啊。
難道她給漏了?
他飛快的翻動著,竟然被他給找著了。
但是問題卻不是同一個問題。
他看完張雪婉寫的,才知道這個記者用心多麼險惡。因為這事的確有,但細節卻完全不一樣。這記者把幾個完全不同的事件的要素,湊到了一塊,看起來煞有介事,實際上是半真半假。如果不明就裏就這麼回答了他的問題,肯定會被人當成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