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這年六月的蘇杭,別於往昔,天陰沉沉的,稀疏的下起了小雨!
太湖深處,涼亭。
一個身穿孝服的少年已經在這裏坐了整整一天了,亭外站立著四個同樣身披白服的青年一直靜靜地候待著。
亭外天陰沉的厲害,斜風細雨吹著打著灑落進亭裏,打濕了衣衫,少年似乎從無有所察覺,好半會才站了起來,神態舉止卻透出一股說不出的滄桑悲涼。
四個青年人見機圍了上來。
其中一人說道:“公子,還請節哀。老爺剛走,公子您便這般神傷,累了身體!老爺要是知道……”
這個孩子名叫慕容複,十三歲。那四個青年是慕容家的家將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四人。
此時慕容複的父母在兩個月裏相繼逝世,慕容複傷心之下走火入魔,吐血昏迷了整整一天一夜,大悲大恐之下,傷了神氣累了身體,因而蘇醒時已是功力盡失,幸好年齡不大,內力尚不是太精深,沒造成更大傷害;再者畢竟練過內功,經脈已經拓寬,身上那點並不深厚的內力要練回來也隻需要兩三年而已。
幾位家將慶幸這此走火入魔沒有對慕容複的身體帶來大的傷害。畢竟武林中因為走火入魔而永不能練武或者全身癱瘓甚至直接一命嗚呼的大有人在。
此時卻沒人知道,醒來的慕容複已是與原先的慕容複大不相同了。原本的慕容複,自六歲後學的家傳武學後,更是一心隻是癡迷於武學,然而即使這般夏練三伏,冬練寒九,七年來更是不曾停下一日,但是內力積蓄自十歲後卻從來不曾精進分毫,急壞了慕容博。
醒來時,腦中零散的記憶告訴了自己一個事實,他已經不是原先的他了,或者說此時的他已不是過的他了,更不可能是金庸小說裏寫的以後的他了。如果非要形容,倒是挺符合道家說的轉世,此前頑固癡傻百事不通那是因為胎中密未破,心智受到壓抑。
這些年之所以內力無所寸進,就是因為要恢複記憶,靈魂本能地吸收能身體內的元氣,用來壯大自身,而造成的。
幸好,潛意識知道不能全把元氣吸收了,偶爾還反哺一口精純過的元氣,才能一直維持在十歲之前的水準,否則說不定被抽的元氣幹涸,百病叢生,這轉世也太危險了,就像卒子過河,一步走錯,萬事成空。
這一世的父母對自己實在很好。慕容複的父母在兩個月裏相繼逝世,連番痛失雙親的打擊使得慕容複大恐大悲,不過一切的不快都過去了,現在靈魂解了脫胎中之謎,精神一片空明,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也不為過。
即使知道父親慕容博不過是巧施計謀金蟬脫殼,暗中布手,行那慕容家自龍城先祖而後的複國遺願去了,即使解了胎中密曉得了前世今生,即使有神書《天龍八部》相助,也解不了心中悲愁。母親的離世,父親的出走,使得蘇杭的細雨一片悲酥。
不過也隻是如此便罷了,他不會因為沒有攜帶筆記本電腦而鬱悶,更不會因轉世的命薄而怨憎。
慕容複又怎了?天龍八部世界裏最慘的大反派又怎了?命運如此,能夠轉世已是偷得一生了,豈複再多計較!況且一切的不快都過去了,現在解脫胎中之謎,脫胎換骨,以後就是蛟龍出淺灘、海闊天空任我行。
至於如何在這世界生存下去在如今慕容複看來不難,不管怎樣多了解些這個世界,把握住現在,這才是立身之本。以前的慕容複和其他小孩一樣對這些事不太感興趣,甚至可以說從來未有關注過,搜盡腦袋裏也隻知道,太湖燕子塢,其他的就一無所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