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1 / 3)

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羈旅

孤猿叫落中岩月;

野客吟殘半夜燈。

注:此聯摘自《吉水縣人物誌》,經查證,亦為其詩作

《宿江城》之殘句。

蕭定基(約宋真宗時在世)

蕭定基,字守一,北宋廬陵(今江西吉水黃橋)人,天禧(1017-1021)進士,累官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

贈吉水八都毛氏

有坊踢世科及第一門多進士;

匾額題濟美禦書三字耀華堂。

注:此聯摘自《吉水八都毛氏龍城九派通書》。

歐陽修(1007-1072)

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吉水沙溪人(其故裏沙溪在歐陽修47歲那年,因分吉水縣水東五鄉置永豐縣而劃入永豐縣),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自勉

書有未曾經我讀;

事無不可對人言。

注:沈陽張氏帥府懸掛著張作霖自書歐翁的這副對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與友人行酒令聯

酒沾衫袖重;

花壓帽簷低。

注:此聯見於宋朝邢居實的《扮掌錄》。

詠樹

夫接黃全果:

先開白玉花。

注:此聯見於《七天學會格律詩詞一運章法(下)》,也見於《無知與自欺》等文章。

詠鵝

白翼分清水;

紅掌踏綠波。

注:此聯亦見於《七天學會格律詩詞一運章法(下)》,也見於《無知與自欺》等文章。

題嶽陽樓聯

我每一醉嶽陽,見眼底風波,無時不作;

人皆欲吞雲夢,問胸中塊壘,何日能消?

注:此聯懸掛於嶽陽樓。

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楊邦又(1085-1129)

楊邦又,字希稷,江西吉水黃橋楊家莊(今名吉水黃橋雲莊村)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以舍選登進士第,先後任歇州婺源縣尉、薪州學政教授,授宣教郎、建康府漂陽縣知縣。追贈為朝奉大夫,溢忠襄,被譽為“廬陵五忠一節”。

血書明誌

寧作趙氏鬼;

不為他邦臣

注:楊邦又在金軍攻破漂陽城後被俘,麵對金兀術,他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鮮血在衣袍上寫下這十個大字。此聯見於宋朝曾敏行《獨醒雜誌》。周必大(1124-1206)

周必大,字子充,號平園老史,江西吉水同水鄉(今盤穀鎮)人,南宋名相。

床額聯

思想慈悲忘惡念;

逍遙達道遠迷途。

注:周必大之孫九齡公,時官蕭山教諭,辭官隱居文成,遷祖父母梓棺於份川,即今溫州市文成縣龍川鄉中堡,“宋丞相益國公周必大之墓”位於該處。此床額收於文成,原主人應該是周氏後人。橫額162厘米,兩邊長138厘米。現藏於江蘇宜興南嶽寺大悲閣。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楊萬裏(1127-1206)

楊萬裏,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水黃橋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南宋著名田園詩人,受張浚“正心誠意”之勉,遂自名書室為“誠齋”,世稱誠齋先生。開一代清新詩風,被譽為“誠齋體”。

題南溪

高柳下來垂處綠;

小桃上去末梢紅。

注:集自楊巴金《廬陵史事考述·楊萬裏趣聞軼事》。

詠夏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注:此聯出自楊萬裏詩作《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題南宋後殿

祖堯父舜真千載;

禹子湯孫共一家。

注:此聯搜集於網絡浙江名聯,楊萬裏題聯遺址在杭州鳳凰山。

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羅大經(約1196-1252年在世)

羅大經,字景綸,號儒林,又號鶴林,江西吉水盤穀人,南宋寶慶二年(1226)進士,曆仕容州法曹、辰州判官、撫州推官。著有《易解》十卷、《鶴林玉露》。

勵誌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

注:此聯搜集於《鶴林玉露》。

文革齋(南宋)

文革齋,江西吉水富川人,文天祥之父。生平學識淵博,卻屢試不中,業儒,先後到兩廣、贛州等地私塾教書,如今贛州市贛縣白鷺鄉吉塘村陳氏還流傳著他的不少佳話。

題陳穎川堂塾館

筆陣起雄風,舞羊角,壯南國,青雲九萬;

墨花生紫霧,躍龍門,飛北溟,振浪三千。

注:此聯搜集摘抄於網絡。

李玉 (1219-1308)

李玉,字元暉,號鶴田,江西吉水盤穀穀村人,南宋時先後授承信郎、誌翎郎、訓武郎,曆任廬江縣尉、閣門宣讚舍人兼丙殿承製,著名詩文家,與文天樣至交,著有《詩》8卷、《表啟》1卷、《難著》4卷、《樂府東遊記》、《錢塘百詠》等。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題江陰君山浮遠堂

此水自當兵十萬;

昔人曾有客三千。

注:此聯見於《對聯大全》。

讚時勢

時和物享;

邊靖疆歸。

注:此聯集自《穀村仰承集》之《宋效祀大禮慶成恭進口號十首並序跋》。

賀皇帝效祀大典之一

景靈前殿開新樂;

聲入鈞天有鳳飛。

注:此聯集自《穀村仰承集》之《宋效祀大禮慶成恭進口號十首並序跋》。

賀皇帝效祀大典之二

玉殿東頭新枯主;

龍顏瞻處重思堯。

注:此聯集自《穀村仰承集》之《宋效祀大禮慶成恭進口號十首並序跋》。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賀皇帝效祀大典之三

金雞竿上傳天詔;

四海春波誦聖恩。

注:此聯集自《穀村仰承集》之《宋效祀大禮慶成恭進口號十首並序跋》。

文天祥(1236-1283)

文天樣,江西吉水永昌富川(宋時,富川屬吉水縣永昌鄉管轄,吉水縣之淳化鄉劃歸廬陵縣管轄;至明時,朝廷分吉水縣永昌鄉之富川歸廬陵縣淳化鄉即今吉安縣管轄,現名富田鄉,2000年劃歸青原區管轄)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所著《正氣歌》《過零丁洋》《指南錄》千古傳唱。

題山海關鳳凰山孟薑女廟

秦皇安在哉,萬裏長城築怨;

薑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

注:此聯懸掛於該廟。摘自百度一文天祥吧網文《文天祥題寫的對聯》。

勵誌抗元

時時可死;

步步求生。

注:引自王蒙答香港鳳凰電視台記者采訪。

題龍川閣

直吞川龍富水

遙接天馬文峰。

注:此聯現存於江西吉安縣富田鎮鶩湖村文天祥故

裏的龍川閣正門,相傳為文天祥手跡。

題贈江西贛縣吉塘村之一

昔年韋衣來章貢;

今日紫袍登穎川。

注:摘自遨遊社區網《文天祥贈對聯》一文,編輯為鍾烈亮。該聯的木刻版真跡現在於贛縣博物館。《中華楹聯報》2013年9月5日刊登了興國縣張東繼撰寫的《文天樣題聯贈父老》一文,其中記載的就是此聯和下一聯。

題贈江西贛縣吉塘村之二

首藉不嫵風味淡;

遊揚早喜道情真。

注:摘自遨遊社區網《文天祥贈對聯》一文,編輯為鍾烈亮。

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題清流縣高溪鎮“國母洋”村

山高不礙乾衝眼;

屋小能容宰相身。

注:此聯見於清道光版《清流縣誌》。

贈友

好鳥枝頭朋友;

波佑火而寸音

注:該聯搜集於博寶拍賣網圖片,照片中的對聯清晰可見,書於宣紙上,上下聯邊幅留有題款,為“久未作大字殊覺/生澀兼稿於前/人集度望塵不及/吉水文天祥”字樣;上聯右下角、下聯左下角均有紅色印鑒。

題東固歐家瓏曾氏宗祠正堂

聖道開源魯國於今傳世遠;

文章入翰宋朝自古與天長。

注:此聯為文天祥書於宋鹹淳十年(1274)五月末,原懸掛於曾氏宗祠正堂,為顏體,並有隸體題寫的橫批“家傳宋代明峰”,落款是“鹹淳甲戌仲夏,富川文山先生”,同時題有“宗聖第”堂牌,惜毀於“文化大革命”,聯文現存該村曾氏族譜。

題九九梅花圖

故城秋荒屏欄樹枯黃;

庭院春幽狹巷草重茵。

注:相傳,此聯作於文天祥被俘後被囚於元大都監牢,時值隆冬,為明誌遂畫梅花圖,自數九起始的冬至日開始畫,每日一朵,於九九結束共畫八十一朵,此時恰逢冬去春來之日。畫圖時亦寫字,每日上下聯各寫一筆,每九日各寫成上下聯之一字,圖成之日亦是聯成之時。因圖與聯,均作於一年之中最寒冷季節,每添一朵梅花、一次筆畫,寒冷就減少一天,故後人稱這種梅花圖為“九九消寒圖”,圖上之聯變被稱為“九九消寒聯”。

題江西於都於山古廟

威靈耿耿,風雲雷雨齊奏;

法令赫赫,日月星辰同明。

注:此聯為文天祥在於都率部抵抗元軍時作題,並於廟中懸掛六七百年,後上聯流失,下聯“法令赫赫,日月星辰同明”至今保存在壓田村老人陳麗祠家裏,下署“宋進士貞臣晚學文天祥題”。

題桐坪什香敘倫堂

天下無雙國士;

江西第一王家。

注:此聯收集於吉安縣聯友劉遠春處,劉遠春摘抄於該村祠堂。

無題

山靜日長仁者壽;

荷香風善聖之清。

注:此聯收集於百度圖片之《文天祥書法作品》,該作品在下聯左側有“文天祥”三字題款,題款下鈴有兩款紅色印章。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木刻楹聯太傅發祥肇東晉,喜藍玉聯輝,留青勒鼎,信然有功有德;義士抗烈振皇宋,看椒石衍慶,登科隆甲,乃稱文子文孫。注:此聯搜集於華夏收藏網。

應對童子試考官之一

北鬥七星三四點;(考官)

南山萬壽十千年。(文天祥)注:引自燕山雪《對聯》一文。

應對童子試考官之二

寶塔尖尖,直豎鋼鞭捶白日;(考官)

城牆珠珠,倒生牙齒啃青天。(文天祥)注:引自燕山雪《對聯》一文。

第二節

明朝人物對聯作品

胡壽昌(1333-1378)

胡壽昌,字子棋,胡廣之父,江西吉水天玉(1987年劃入原吉安地區吉安市管轄,今歸吉安市青原區管轄)人,胸有才學,身逢亂世,明初選為“州文學”,後曆官監察禦史、廣西按察司全事、彭州知府、延平知府。有《延平集》傳世。

諫朱元璋部將毛廣

將軍征戰;

丁壯何辜?

注:此聯係搜集摘抄於網絡。

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出句考解縉金水池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胡子棋)玉欄杆外玉替花,玉替花插玉人頭。(解縉)注:此聯摘自Soso網問題庫《要解縉對聯,多多益善》。

周啟(1358-1423)

周啟,字公明,號溪園,盤穀泥田下居水邊村人,明洪武二十九年任雲南篙明縣教諭,永樂年間為應詔秘閣,參與編修《永樂大典》,著有《溪園集》《春秋望洋策》。

挽穀村李子英

秋風三徑晚;

夜雨一燈殘。

注:此聯集自《穀村仰承集》,為詩之頸聯。

陳誠(1365-1457)

陳誠,字子魯,號竹山,江西吉水阜田高坑(今高坑上陳家村)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進士,授行人,曆官吏部主事、員外郎和廣東布政司右參政,明代著名外交家,曾五次出使西域,二次出使安南交趾,為中世紀中國外交史的重要人物。在中亞乃至西方,他聲名遠播,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地都保留了不少陳誠使團當年出使的遺跡。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題哈密城

荒村漠漠連天闊;

眾木欣欣向日榮。

注:此聯係編者在新疆導遊處得知,據稱曾懸掛於古哈密城樓門,見於陳誠詩作《哈密城》之一。該詩作於明永樂十二年即公元1414年。全詩為:“此地何由見此城?伊州哈密竟誰名?荒村漠漠連天闊,眾木欣欣向日榮。靈鳳景星爭快睹,壺漿革食笑相迎。聖恩廣闊沾遐爾,夷貂熙熙樂太平。”

題普陳城(古柳中城,今新疆部善縣魯克沁鎮)之一

花凝紅杏胭脂淺;

酒壓葡萄琉角濃。

注:據稱,此聯曾分別懸掛於古柳中城某酒肆和某寺廟門口。編者近日搜索於古詩集,見二聯於陳誠詩作《魯陳城》之一,該詩作於明永樂十一年即公元1413年。全詩為:“楚水秦川過幾重,柳中城裏遇春風。花凝紅杏胭脂淺,酒壓葡萄墟拍濃。古塞老山晴見雪,孤村僧舍暮聞鍾。羌酋舉首遵聲教,萬國車書一大同。”後聯同此。題普陳城(古柳中城,今新疆都善縣魯克沁鎮)之二

古塞老山晴見雪;

孤村僧舍暮聞鍾。

注:出處同前聯。

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題火州城(今高昌故城)

梵宮零落留金像;

神道荒涼臥石碑。

注:此聯係編者在新疆導遊處得知,見於陳誠詩作《火州城》,該詩作於明永樂十二年即公元1414年。全詩為:“高昌舊治月氏西,城郭蕭條市肆稀。遺跡尚存唐製度,居民爭睹漢官儀。梵宮零落留金像,神道荒涼臥石碑。征馬不知風土異,隔花猶自向人嘶。”

題崖兒城(今交河故城)

斷壁懸崖多險要;

荒台廢址幾春秋。

注:此聯係編者在新疆導遊處得知,見於陳誠詩作《崖兒城》,該詩作於明永樂十一年即公元1413年。全詩為:“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設危城水上頭。斷壁懸崖多險要,荒台廢址幾春秋。羌兒走馬應辭苦,胡女逢人不解羞。使節直窮西域去,岸花漫草莫相留。”

解縉 (1369-1415)

解縉,江西吉水縣城人,明代大臣、學者,字大紳、絡紳,號春雨、喜易,謐文毅。洪武二十一年進士。曆官禦史、翰林待詔。成祖即位,耀侍讀,直文淵閣,參與機務,與編《永樂大典》,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有《解學士集》《天演玉碟》傳世。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默,終以“無人臣禮”下獄被殺。他是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

吉水曆史人物對聯作品輯錄

春聯

日望贛江千裏帆

夜觀廬陵萬盞燈。

注:此聯摘自網絡文章《解縉對聯趣事》,相傳為他十歲時所作,當時引來許多鄰居觀看欣賞,解縉“神童”美譽由此傳開。據說此聯曾鐫刻於大東山上的望江樓樓門。

描繪父母職業

嚴父街前肩擔日月;

慈母屋裏手轉乾衝。

注:此聯摘自百度文庫一人文社科一《解縉精彩對聯故事》。

譏諷紀綱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注:此聯摘自《故事大全》網一《解縉對聯故事(十四則)》。紀綱為與解緒同朝的錦衣衛統領,此人不學無術,卻又作惡多端。解緒最終被他埋於冰雪之中凍死。此聯被毛澤東主席在他的名著《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引用。第一輯曆史人物對聯作品

無題

彩雨口(疑為“攜”字)風聲入座;

融口口(疑為“高同”)山勢無馗。

注:此聯搜集於《華夏收藏網》一副解緒手書的對聯書法作品之上,聯中空格的字,經請教書法行家而暫時認定的,尚無定論,上下聯中的第三字均無法確認,故空格以求教於方家。

無題

英雄能本色;

名士圖風流。

注:此聯搜集於環球拍賣網與360圖片網一副解緒手書的對聯書法作品之上,上聯題款為“壬辰秋晝既望日”,下聯落款“緒紳書”並附紅色印章。

應對明太祖朱元璋

色難;(朱元璋)

容易。(解縉)

注:此聯摘自Soso網問題庫《要解M對聯,多多益善》的網文。一日,成祖朱棣見到解緒,說有一書句特別不好對,即“色難”。解緒知這二字出自《論語·為政》篇,便應聲告知:“容易。”朱棣見解緒良久不語,催問道:“你既說容易,為何久久不對?”解緒又說:“剛才所言便是對句。”朱棣方始醒悟,連聲稱好。蓋“色”者,指臉色也;“容”者,指容貌也;“易”與“難”,均為形容詞,互為反義,對之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