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的夜晚,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寒氣襲人。天空點點繁星,一輪彎彎的下弦月掛在東麵的天空上。視野所及,一片漆黑。轉過一道巨石,正前方,天坑西側靠近坑壁上方,卻是燈光閃爍。不遠處,影影綽綽的,一群人正大聲地吵吵嚷嚷,好像在討論什麼緊急的事情。難道阿爹已經出了意外?胡西偉的腳步踉蹌起來。
地婕、玄葉走路一陣風似的,李小猛得小跑著才能跟上。呂芝燕邁著小碎步跟在後麵,一邊走一邊自說自話:老天爺呀,別嚇我。她的聲音裏帶著哭腔,讓人揪心。
原來,一隊專門來登山攀岩的遊客,在一位沈教練的帶領下,在此地宿營。一位隊員意猶未盡,架起相機拍攝天坑內的夜景,意外地發現對麵山崖上有一個人。通過喊叫交流後,知道那人的繩子斷了,被困在崖壁上。胡西偉對那位沈教練連連作揖道,下麵那位是我父親胡善勇,請趕快想辦法解救他。
沈教練三十歲左右年紀,中等個頭,身材健壯勻稱,一幅精明模樣。他說,當前的形勢是這樣的:你父親所在的位置正好凹進去三、四米。上方突出的岩石風化嚴重,還長滿杜鵑花等灌木叢。他從崖上墜落時,正好砸在一棵胸徑碗口粗細的青岡櫟樹上。他順著那樹幹爬到崖邊,找到一個落腳的地方。腳下都是灌木叢。那棵樹差不多被連根拔起,不足以支撐一個人的重量。第一條繩索拋下去,你父親胡善勇夠不著。現在,我要下去,想辦法把第一根繩子拋給他,讓他係上,我們再合力把他拉上來。
沈教練的裝備齊全,身上一套桔紅色登山服,肩膀上斜掛著一圈繩子,衣服上的反光條在夜色下閃閃發亮。他伸手擰亮頭盔上的頭燈,笑了一聲,說道:“兄弟,放心吧。一會兒你父親就會站在你麵前,安然無恙。”說完,又轉身對身邊另一位穿著登山服、皮膚黝黑的瘦高個兒說道:“小王,注意跟我保持聯絡。”
小王說揮揮手,高聲喊道:“各就位,最後一次檢查繩樁。”幾個聲音答道:“繩樁已就位。”沈教練扽了扽腰間的尼龍繩,單手拽著繩索,倒退著往崖下走去。
周圍幾個人七嘴八舌,說沈教練培訓、使用SRT係統有十幾年的經驗,叫胡西偉放心。李小猛厚著臉皮問什麼是SRT係統,引來一陣哄笑。倒是有一位女子通情達理,說SRT,攀岩的人都必須要學習的一種技能,是英文SingleRopeTechnique,“單繩攀爬技術”的縮寫詞。說完,她轉身問同伴,很好笑嗎?你們在加入培訓班之前,有幾個人知道這個術語呢?李小猛說了聲謝謝。他覺得這些人真無聊,不知道這個縮寫的人多了去了。
“繩子不夠長,什麼RT也白搭!”地婕提高嗓門,聲音裏充滿嘲諷。嘲笑李小猛是她的專利,別人嘲笑李小猛,就是跟她過不去。
“我們的這一根繩子200米長,沈教練扛著的一根是100米,總共300米,肯定夠。”小王回應道,他非常自信。
“這一側的山崖總高600米。救援目標在崖下320米左右,他就是使用了過長的繩子,加上岩石非常鋒利,才導致現在被困在崖上。”
胡西偉走過來。“王先生,我爹說他胳膊脫臼了,自己沒有辦法爬。怎麼辦?”
“所以,你們最少需要一根330米長的高強度繩子。運氣好的話,2個小時後才能把目標拉到路麵上來。”李小猛很欣賞地婕這種酷酷的姿態。她一眼就看出胡爹在崖下320米,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我們是登山隊,都帶著單條100米長的繩子。這根200米長的是專為救援準備的,隻有一根。”小王麵帶難色。這時候他手裏的對講機響了:“小王,繩子不夠長,我要上來了,請再檢查一次繩樁。請檢查繩樁。”小王說收道,又對守在繩樁前的隊友喊道,檢查繩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