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五老峰上第一枝(1 / 1)

第三十章 五老峰上第一枝

人們常說:“廬山清幽俊逸,秀出東南。”而東南最美、最雄偉壯麗的則是五老峰。仗劍遍遊名山大川的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遊覽和觀賞了五老峰的勝景之後,曾驚歎地說予行天下,所覽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並揮筆寫下了: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雲鬆。

五老峰削壁千仞,巍哦壯麗,夏翠冬白,奇景萬千。自下望去,如五朵巨大的金色芙蓉,插花臨水,拂雲弄月;站在山麓遙看,則似五個披蓑戴笠的鶴發的漁翁,端坐在層崖斷壁、危石嵯哦的峰巔悠然自得的垂釣鄱湖。他端莊凝重,橫隱蒼空,回壓彭蠡。真可謂是匡廬絕勝!不僅每年夏季遊人如織,就是冬春之交,凡是上山來遊覽的客人,也都想登上五老峰,觀覽這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壯麗姿容。

春節剛過,乍暖還寒。有一天,我陪同一批日本朋友,乘車來到山下。十幾個人下車後,沿著新修的石級小路,邊說邊走,攀援而上。行走間忽有一股奇香迎麵撲來。他們不僅用日語驚呼真香啊!”邊說邊向著香氣飄來的方向登山尋找。未幾,果然在快到一峰峰頂離石階路巳有三四米的地方發現了,原來是一枝迎著冰雪怒放的睡香花(又名瑞香)。人們走得離她越近,那花越加芬芳濃烈。瑞香,是一種常綠灌木。她枝幹不髙,花枝也不多。但枝幹卻堅硬挺拔,枝葉婆娑,尤其是那五六族紫紅色的小花,外麵還包著一層如琉似玉的白而透明的薄冰,真是美麗極了。過去把冰包桃花看做是廬山的奇景之一。那麼,這冰包睡香,而且她還透過冰封雪壓頑強的散發著濃鬱的清香,這無疑更是奇景中的奇景了吧?!難怪自盛唐以來,無數詩人雅士如同吟頌寒梅一樣,無數遍的吟頌過她。詩人張祠部因聽別人傳說:°古代有一僧人,晝寢岩下,夢中但聞異香濃烈,醒而尋之,見是一花,因名睡香,後在奇重以為祥瑞之兆,又改名瑞香。”便寫下了:“曾向廬山睡裏聞,香風占斷世間春。窺花莫撲枝頭蝶,驚覺南窗午夢人。”唐代詩人錢起詠睡香詩說:“露香濃結桂,池影汁蟠虯。”不僅頌揚了她如桂的芬芳,而且頌揚了她遒勁美麗的造型。宋代詩人王梅溪歎曰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聞,江南一夢後,天下仰清芬。”對墦香之香在作了高度的概括。我見那位日本朋友對瑞香如此欣賞和喜愛,不僅隨口問道先生,日本也有睡香花嗎?”“有,但很珍貴,每逢佳節,許多有錢的家庭,都爭著購買和擺放睡香,以示祥瑞吉慶之意。”說著,向那迎春盛開的峰間瑞香,投去羨慕的一瞥。

離開瑞香,大家登上了一峰。

從峰頂俯瞰星子新城,南康舊郡,隻見棲賢寺及白鹿洞一帶,一縷坎煙飄出林梢,時而一團白氣從地麵緩緩升騰而上,時而濃霧流雲從湖中撲麵而來。這時碧湖山林、城鎮農舍頓失所在。除了一起來遊覽站得靠近的幾個人外,別無所見。再上二峰,左江右湖,圓窮一碧。遠觀湖天一色,天髙雲淡,更見無數白天鴉從南向北,又由北向南,往來飛馳,翱翔長空。接著大家轉而登上第三峰。峰巔有巨石如怪蟒出山,淩空而起,其尾部則掛於絕壁之上。遊人登上蛇背伏身下視,峰巒詭譎,千姿萬態。有挺立如杆的,有壁立如屏的,有蹲伏如獸的,有飛舞如鳥的,更有劃裂千丈直下而中分視天一線的。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廬山謠中所說的“銀河倒掛三石梁”的三石梁,就在三峰至四峰之間的極狹窄的峽穀裏。一塊長型巨石從天而降,一端搭於三峰,一端頂立在四峰峰頭,下有瀑布深潭。若是月白風清之夜,銀星滿天,倒映於水的“銀河倒掛”的奇異仙境,頓時顯現出來,這時會使你分不清人間天上,真有瓢飄欲仙之感。說也真巧,就在三峰巨石突出轉灣的南坡一個向陽的窪兜裏,又有五枝瑞香傲然開放了。中有兩紫、一黃、一白、一紅。鮮豔奪目,光彩照人。

歸途,坐在車上微有寒意。由此,我立即聯係起那在早春的冰雪中敢與梅花比美,形似弱小,實際是個強者的睡香,以她那嬌小的身軀,怎麼能抗禦著冰雪的侵襲,而且似比往年開放得更早些呢?也許是花兒有知,在四化建設和改革之風吹遍全國、探索和創新的事跡層出不窮的今天,她也不願意再酣睡在地下,而要把美麗的花姿和濃鬱的清香貢獻給這偉大的時代,貢獻給艱苦奮戰、開拓前進的人吧?!

[馮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