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走進知識經濟時代(2 / 3)

人的欲望是無限的,人類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誰擁有更多信息,誰就會擁有更多資源,實現自己的目標、欲望。

在信息社會到來之前,我們教人賺錢,不是為了鼓勵人們崇拜金錢,而是為了幫助人們盡快結束物質匱乏的階段,跟上時代的列車,有條件和人們一起進入自由王國。今天我們有太多的人因為缺乏金錢從而迷失了自己。他們的可悲不在於做錯了什麼,他們的可悲在於將一種即將被他們的後代證明缺乏意義的工作,當作人類永恒的使命。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缺乏信息,缺乏信息的交流,他們封閉、守舊、自私、懶惰。他們缺乏和外界的交流,缺乏創新的思維,他們不肯奉獻自己的愛心,所以也得不到他人的關懷,他們受積澱已久的慣性支配而過著自己毫無變化的生活,所以他們缺乏機會,缺乏成功的機會。

其實,機會是無處不在的。與其說金錢滿地跑,看你找不找;還不如說機會滿地跑,看你找不找。我們現在正處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過去我們的祖先是靠烽火台升起的狼煙來傳遞戰況,他們靠驛站來傳遞快報。即使是20年前,我們打通一個越洋電話也要用一天的時間。現在不同了,計算機和因特網的出現,使我們的信息每時每刻都在馬不停蹄地以每秒30萬公裏的光速在縱橫交錯的光纜裏飛馳。光速,每秒可以繞地球跑七圈半,這和日行千裏的騏驥相比不是天淵之別嗎?這樣的速度,鋪天蓋地的信息,我們說信息滿地跑真是一點都不假,無論什麼內容,隻要你在網站的快速搜索引擎裏輸入一個單詞,在幾秒之內你就能獲得你需要的信息,而且不是一條兩條,而是上百條或者上千條。此外,通訊設備的高度發達,使我們個人之間信息的交流也是以光的速度在進行,而且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即時溝通;再加上傳媒業的高度競爭,衛星電視、數字相機紛紛登台亮相。世界的任何角落裏發生的事情,在一瞬間就會傳遍全球。信息傳播速度的快速提高,使我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機會,我們每時每刻都麵臨著各種各樣的選擇。

在知識經濟社會裏,信息在商戰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誰擁有信息誰就擁有金錢,誰比他人更早地獲得信息誰就獲得更多的金錢。

猶太巨富羅斯柴爾德的三兒子尼桑,年輕時在意大利從事棉、毛、煙草、砂糖等商業買賣,很快成了大亨。這位傳奇人物的表現很讓人稱道,但最讓人稱奇的是。僅僅在幾小時之內,他就在證券交易中賺了幾百萬英鎊。

故事發生在1815年6月20日,倫敦證券交易所一早就充滿了緊張氣氛。由於尼桑在交易所裏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而交易時他習慣地靠著廳裏的~根柱子,所以人們把這根柱子叫“羅斯柴爾德之柱”。現在,人們都在觀望著“羅斯柴爾德之柱”的一舉一動。

就在6月19日,英國和法國之間進行了關係兩國命運的滑鐵盧戰役。如果英國獲勝,英國的公債會暴漲;反之,如果拿破侖獲勝的話,英國的公債必將一落千丈。

此時,交易所裏的每一位投資者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戰場的消息,隻要能比別人早知道一步,哪怕半小時、十分鍾,也可以趁機大撈一把。

正在人們萬分焦急等待的時候,尼桑開始賣出英國公債了。“尼桑賣了”的消息馬上傳遍了交易所。於是,所有的人毫不猶豫地跟進,瞬間英國公債暴跌,尼桑繼續麵無表情地拋售。正當公債的價格跌得不能再跌的時候,尼桑開始大量買進。交易所裏的人給弄糊塗了,這是怎麼回事?尼桑玩的什麼花樣,人們紛紛交頭接耳。

正在此時,官方宣布了英軍大勝的捷報。

交易所裏頓時一場大亂,公債價格持續暴漲。而此時的尼桑已經將幾百萬英鎊賺進了自己的口袋。因為,羅斯柴爾德有自己的情報網,尼桑在官方之前就知道了滑鐵盧戰役的結果,尼桑不過是玩了一個欲擒故縱的把戲。

現在,無論誰都不可能有獨家壟斷的信息了,信息傳遞的高速度,使信息成為了一種公共的資源。就是說,機會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信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唾手可得,但是,並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認識到信息的真正價值,金錢隻等待有準備的頭腦。善於分析,懂得甄別,準確選擇,及時實踐的人,才能夠使信息快速地轉化為金錢。

也許是一句話,也許是一條電視新聞,也許是一張報紙,也許是網絡上的輕輕一點,信息往往就是在這種不經意間進入你的視野,進入你的聽覺,它能否在你的大腦裏留下深刻地印象,能否和你的思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這就要看你的大腦是否有所準備。

3.足夠的時間和金錢能夠完成一切我們要改變金錢觀念,也要改變時間觀念,沒有一個正確的時間觀念,不珍惜時間,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我們就不可能適應金錢革命的需要。

記得在小時候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上山去打柴,在山上看到兩個鶴發童顏的老人在一塊石板上下棋,年輕人是一個棋迷,站在那裏觀棋。一盤棋下完,年輕人覺得時間不早了,便背了柴草下山。但是下了山,年輕人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向路邊的孩子們打聽他的爸爸和媽媽竟然沒有人認識,打聽他自己的名字,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他在幾十年前去山上打柴,就再也沒回來,早就死了。

也許這是古人的一個荒誕的神話,也許是古人無意中進入了外星人的時間隧道,但是這樣的故事,在不遠的將來卻完全有可能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出現。不久前,美國的一些有錢人因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自願支付巨額的保管費和治療費,將自己的屍體冷凍起來,等待將來人類的醫療技術可以治療他們的病症之後,將他們解凍治療。如果他們的計劃能夠實現的話,待他們醒來的時候,他們的兒孫可能根本就不認識他們了。

你看,在我們人類社會裏,任何事情隻有金錢還不行,我們還必須有足夠的時間。因為時間是構成我們生命的材料。所以現在有些人在請人吃飯的時候,一些生意場上的忙人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歎:“你有錢我還沒有時間呢!”“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個口號曾經是我們改革開放20年來叫得最響亮的幾個口號之一。正是這個口號極大地喚起了人們的鬥誌,極大地喚起了人們的緊迫感,極大地促進了我們改革開放的步伐,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其實這句話絕不是簡單的一句口號。

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我們的生命如果按80歲計算的話,也不過就是2萬多天,還不足3萬天。毛澤東在他的詩句中豪邁地說“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其實80年過去也是彈指一揮間。所以我們說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要比金錢更可貴。金錢去了還可以再賺,時間去了卻一去不返。

我們要賺錢首先要擁有時間,因為賺錢也需要有時間,甚至可以說很多時候,我們是用自己的時間來換取他人的金錢,我們要賺取足夠的金錢,我們首先要有可以自己獨立、自由支配的時間,否則我們賺錢的美好願望就是一句空話。比如說美酒,存放的時間越久,酒的價格就越高,很多名酒隻要放在酒窖中就可以了,它的價格會隨著時間的飛逝而飛漲。比如農民種田,春天播種,秋天才可以收獲;比如醫藥生產企業,很多原料的發酵也必須經過足夠的時間反應才行;比如信息數據的處理,即使是每秒計算幾億次的計算機,對一些非常複雜的問題也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才能處理完成……時間的積累形成金錢的積累。由於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以光速傳遞,人們創造財富的效率極大地提高,因此時間的價值也變得更加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