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花香滿城
晨光溫柔地灑在南城上空,這座南方的城市像初生的嬰兒,總是在陽光照進窗簾的第一時間醒來。南城西大街,一輛淡藍色的公交車駛過。擁擠的車上,靠著後門邊坐著一位圍著褐色圍巾的青年。他低垂著頭咬著嘴唇喃喃自語,偶爾又抬起頭呆滯地望著車窗外。
“歡迎大家收看南城早間街巷新聞。”公交車內的電視中,一位聲音甜美身穿白色短裙的新聞主持人正在播報,“近來,我市民間街巷之間一直流傳著花香古巷的傳聞。經過本台記者走訪,總算找到了這條傳聞的真相。”
青年轉過頭,目光落在了電視上。有關花香古巷的事情,他有所耳聞。近來位於南城的西街古巷,每到深夜就會散發出一股詭異的淡淡香味,香味在街道上繚繞,持續數個小時,直到天亮才會散去。
這股香味到底來自哪裏?眾說紛紜。有人說可能是一種夜來香的香味,因為夜來香都是晚上開花,並伴隨著香味。但了解西街古巷的人都知道,古巷內根本沒有種夜來香,既然沒有種夜來香,那麼香味來自夜來香也無從談起。
也有人說這股香味來自花店。近來西街古巷之中開起了一家大花店,花店中花卉眾多,香味彌漫到街道上不足為奇。不過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如果香味真來自花店,那麼這股香味為什麼隻出現在深夜中,照理說花店的香味應該不分晝夜存在的。
還有更玄的傳聞,有人在西街古巷中看到了花魂。什麼是花魂?其實這是一個流傳了很久的傳奇故事。清末年間,西街古巷中出現了一位叫花花的絕色美女,花花人如其名,不僅貌美如花,更是天生愛花,並在家中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卉。由於人美花好,芳名遠播,引來無數傾慕者,從而釀成大禍。數路軍閥為了得到她,兵臨城下。萬分危急關頭,花花在家中點了一把火。等火光衝天,引來無數街坊後,花花當著眾人麵縱身一躍,跳入熊熊大火中。事發突然,眾人解救不及,隻能眼睜睜看著她葬身火海,隨著她親手種下的花草一同焚燒殆盡。
眾軍閥見逼死花花,帶著愧意,紛紛離開,南城之圍頓解。花花雖死,但每到夜深人靜時,人們會聞到一陣清幽的花香,花香之中隱約藏著花花的靈魂。大家為了紀念花花英勇赴死的氣概,把傳聞中花花的靈魂稱作花魂。可傳聞始終是傳聞,是否有花魂還得另說,而奇異的花香味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青年胡思亂想著,公交車到站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公交車門咯噔一下打開,他站起來,整理坐得有些褶皺的牛仔褲,然後不慌不忙地走下車。來到站台上,他長長舒了口氣,抖了抖衣服,從牛仔褲的後袋中掏出一張紙巾,揩去白色球鞋上殘留的鞋底印,直起腰杆,扶了扶有點歪斜的方框眼鏡,仔細瞅了一眼玻璃窗內的站牌名——西街古巷。
不錯,他要到的正是那條富有傳奇色彩的西街古巷。對於西街古巷的曆史,因為搞藝術的職業原因,他比一般人了解得多。西街古巷在明清時期曾是南城最繁華的街道,但隨著歲月的流逝、時間的洗禮,西街古巷在南城的區位優勢已經不再。尤其在二十世紀的戰爭中,西街古巷遭到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許多明清建築遭到嚴重損毀,名勝古跡也所剩無幾。直到改革開放後,國家開始重視對文化古跡的保護與重建,西街古巷才得以重新翻修更新,一展往昔古典藝術的風采。
這隻是他這位年輕藝術家眼中的西街古巷,而在南城大眾的心中,西街古巷不僅是南城的曆史景點,更是吃喝玩樂一條街。他走進古巷,各種賣飾物、文房墨寶、古玩奇珍的小店已陸續開門。伴隨著一陣清脆悅耳的買賣吆喝聲,街道兩邊的風味小吃鋪開始熱氣蒸騰,花生酥、麻油味、芝麻香的味道從小店鋪中彌散開來,飄蕩在古巷的空氣中。
青年順著青石路,左拐右繞,大約在古巷中走了五百米,最後在一座清代樣式的四合院門前停下了腳步。四合院大門張燈結彩,紅綢彩花裝飾著“百合居”的門匾。門匾下蹲著兩尊看守大門的威武石獅子。
青年整理好衣裝,邁開步子走進百合居。百合居內院子開闊,從大門到正堂全部由青石鋪成,由於年代久遠,石板邊長滿了苔蘚。青石道路左邊是個小荷池噴泉,噴泉四周種滿了許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卉,五顏六色,非常喜人。青石道右邊種著一棵兩圍粗的銀杏樹,剛剛抽枝發芽。樹下是一張石雕桌,可容四人就座。
沿著青石路向前走是正堂,那裏已經裝修成了花店,店中閣台上擺滿了各色花卉,爭奇鬥豔,香氣逼人。閣台下,一位妙齡少女正坐在木雕圓桌邊沏茶。她短發及肩,上穿短袖紫紅色短袍,胸前別著一朵粉白色的蘭花,下罩紫羅蘭長裙,舉手投足之間,動作優美溫柔。她回頭見青年進來,立刻端著茶壺走出正堂,高興地迎了出來,“風哥,幾天沒見,今天怎麼來得這麼早啊?”少女的話語裏帶著濃重的閩南風味。
“怎麼,不歡迎我啊?”青年臉上露出淺淺的微笑,下意識地用食指頂了頂眼鏡架。他的全名叫許易風,南城對外招商局局長許岩之子。
“歡迎!非常歡迎!”少女把許易風引領到銀杏樹下的八角玲瓏大理石桌坐下。
少女把一個百合雕花青瓷杯擺放在許易風麵前,“風哥,來!喝一杯普洱古樹茶,聽說可以養顏!”少女嫻熟地拎起紫檀茶壺,一股帶著暖氣的朱紅色的茶水從壺中流出,散發著泥土的香味。
“看來今天我有口福了。”許易風看了一眼茶水的色澤,便知這是古樹茶。他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一口。味道有些清香古拙,果然是地道的普洱古樹茶。這閩南的女子能這麼短的時間內喜歡上西南的普洱,確實花了他不少工夫的講解。“不喝花茶,改喝普洱啦!”
“風哥整天介紹,換換口味嘛!”這位少女名叫楊紫蘭,花店百合居的主管。事實上,她年齡比許易風稍長,隻是經常聽大家叫許易風為風哥,所以也隨著大家一起這麼喊了。
“你這裏裝修得也差不多了,你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我好去辦。”許易風放下茶杯說。這些日子,怎麼把這間老四合院裝修成花店,讓學藝術的許易風花了不少心思。這是父親許岩交給他的工作,據父親說,百合居的原主人是一位姓齊的華僑,在海外有巨大的花卉連鎖公司,這次齊家準備回南城投資。在齊家回來南城之前,齊家打算把老宅百合居裝修成一家花店。作為對外招商局局長的許岩當然得張羅著這件事。為了表示對齊家的重視,許岩用心良苦地派了自己兒子前來接洽。但打心裏講,許易風並不喜歡接這份工作,盡管他是學藝術的,但主攻方向是音樂,而非什麼藝術裝潢。隻是父親特別讓他照看這件事,自然有父親的考慮。另外他從小非常崇拜父親,對父親的吩咐言聽計從,因此他又不能不接。不過總的來說,有楊紫蘭這位幹事幹淨利落的大美女在,這份差事做起來也輕鬆了不少。
楊紫蘭掃視了一圈四合院說:“萬事俱備,實在想不到還需要什麼,現在隻等待花節到來,齊總來到南城,我就可以順利交差啦。”
花節是南城傳統的少數民族節日,最早起源於一個叫花族的少數民族。不過非常可惜,隨著歲月的流逝,花族早已經消失在了曆史的浩瀚雲煙裏,但花節這個擁有美好生活祝願的習俗卻傳承了下來。開始的時候,南城政府並不重視這個少數民族的節日,隨著南城花卉產業成為南城的主打產業,南城政府越來越重視花節,舉辦的隆重程度也是一屆勝過一屆,花節成為花卉產業的一個重要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