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她撫育著19個孩子(1 / 1)

阿裏帕·阿力馬洪,(194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青河縣青河鎮退休幹部,200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連日的大雪使這片廣袤的草原變成了白色的世界,氣溫驟降到了零下30多度。

2009年12月10號上午,回族青年王作林從100多千米外急匆匆地趕到了,這個地處中國西北的小城——清河縣城,看望他病重的維吾爾族媽媽——阿裏帕老人。

還是這個普通的院子,王作林和他的18個不同民族、不同血脈的兄弟姐妹們一起長大的地方。如今他們都已成家立業,但這個普通的院子和70歲的老母親阿裏帕卻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牽掛。

1963年,阿裏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母親,丈夫阿比包在縣公安局工作,加上弟妹,10口之家的生活全靠著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著。可是就在這年冬天,和阿裏帕家僅一牆之隔的哈薩克鄰居亞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不滿10歲的孩子。阿裏帕心裏明白,在當時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多一張嘴就意味著多一份生活的艱難。但她還是把3個孩子接到了自己的家中。

今年53歲的托乎提是阿裏帕媽媽當初收養的三兄弟之一,那時他隻有八歲,回想起當年阿裏帕媽媽收養他們的情景,仍然感動不已。

之後的10年間,阿裏帕又先後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還收養了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以及其他一些孤兒。最終,她和丈夫撫養的孩子增加到了19個。

小淑珍當年頭上長滿了頭癬和癩瘡,流浪街頭,無家可歸。她頭上沒有一根頭發,滿是膿血。阿裏帕收留了她並帶著她四處求醫問藥,經過兩個多月的清洗和治療,小淑珍的頭上終於長出了黑茸茸的頭發。一直到現在,王淑珍始終保留著長長的黑發,她說這是媽媽給她的最珍貴的禮物。

為了保證全家20多口人的一日三餐,阿裏帕專門買了一口直徑一米多的大鐵鍋,她幾乎把家裏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物。春天糧食不夠吃,她就去地裏挖野菜,秋天還要出去撿麥子、收土豆。盡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見肘。為了多賺些錢,丈夫阿比包下班後就去工地打工,而阿裏帕也在縣食品廠找到了一份洗羊肚和羊腸的工作。

阿裏帕夫婦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裏用不起電燈,阿裏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們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上完了小學、中學,沒有一個因為家裏貧窮而輟學。

正是因為阿裏帕對這個特殊大家庭付出的艱辛,讓兄弟姐妹們早早就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相互關愛。阿裏帕的19個孩子在她含辛茹苦的照料下漸漸長大,40年的歲月,這份大愛也逐漸打動了周圍的鄰居們。

2008年8月,操勞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們爭搶著贍養阿裏帕老人。每到過年過節,孩子們都會回家團聚,180多口人圍在老人膝下承歡。每當有孩子問:“阿媽,你對哪個孩子最好?”老人總會大笑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樣親!”

阿裏帕媽媽的愛超越了親情,超越了民族,熾熱而又綿長。她對所有孩子的關愛,以及她在困苦生活中表現出來的堅韌剛強,充分體現了母親的偉大。這感人的一幕幕,是母愛的演繹,是民族團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