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2)

感覺到胤禛將心思都放在了太子妃的事情上,舒蘭便也沒再提起溫僖貴妃的病,畢竟被螞蝗寄生這樣的情況即使在湖區都很少見,如今出現在宮裏實在有些不可思議,萬一是別的原因反倒是自己多嘴了,不如等以後弄得清楚一些了再說。

她看得出來胤禛嘴裏雖然說著太子變了,但是心底卻還是對太子有特殊的情分,因此舒蘭便盤算著先與太子妃拉好關係試試,說不定能夠緩和這兩兄弟的如今緊張的關係,畢竟在□□沒對太子厭棄之前,跟太子作對妥妥的沒好果子吃。

在宮裏待著比舒蘭想象中還要無聊,一般早上她會先去給太後以及德妃請安,中午回到乾西三所陪著胤禛一起用午膳。飯後休息一會,下午胤禛習慣在書房看書或者練字,她便在房裏翻看賬本或者繡花,做自己的事情。

這幾天舒蘭最大的收獲是把胤禛的小金庫看了一遍,如今胤禛這裏的私庫其實十分簡單,大部分的物品都是曆年來各種長輩賜的珠寶擺件之類的東西,這些有著內造印記的東西都是隻能用不能轉不能送的,剩下的一些胤禛自己添置的文玩古董或者大臣們送的禮才是真正的財物。

宋淑婉和蘇培盛大約隻用了三四天時間就將物品都歸類整理出來了,正準備按照舒蘭的要求給所有物品重新登記上冊。

蘇培盛這兩天已經見識到了舒蘭的厲害,帳上麵的一點馬虎都逃不出她的眼睛。不過這次福晉要他用兩種方法登帳的要求確實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頗有些為難地道,“福晉,您說這種新做賬方法,奴才確實有些弄不懂,再說就連官廳都是用的以前那種記賬方法,真的有必要更換麼?”

“現在不懂沒關係,趁著現在府裏賬務簡單,把帳先建起來,等以後做得多慢慢就能了解了。”舒蘭笑了笑,將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用指套輕輕劃弄著桌麵道,“蘇公公是爺得用的,日後即使爺開府也肯定離不了公公,因此這段時間還需要公公多費心。”

蘇培盛聞言心中頓時十分歡喜,按照清朝製度,皇子大婚以後便會任命一名總管大臣管理家務,這名長史名義上便是管理王府最大的官。不過哪家王府也沒將內務府派來的長史當回事過,這導致通常長史隻有在婚喪大事才會出現,真正管理王府細枝末節事情的是首領太監和管事官。

而如今四爺沒有開府,自然是首領太監獨大。目前四爺最信任的是高無庸,大家默認的首領太監也是他。不過聽福晉的口氣是要拉攏提拔自己,若是日後能成為排在高無庸之後的首領太監,可以在王府協助福晉管理府務卻也是落了實在。

他精神一震,對舒蘭恭維道,“福晉,您說的這個做賬方法奴才雖然那沒有吃透,卻也能夠看得出來確實比原來的辦法要複雜高明許多,奴才一定會盯著底下的人,讓他們好好記錄的。要奴才說,也隻有福晉您這樣的人才能琢磨出這樣的方法。”

“哪會是我一個人能憑空琢磨出來的。”舒蘭笑道,“這記賬方法源自龍門賬,南方早已經有不少錢莊布莊用這種方法開始記賬。我看著確實比原來的辦法好,便規整了一番,想著若是這記賬方法好日後開府賬目也會更清明一點。”

“福晉真是高瞻遠矚。”蘇培盛連忙讚道。

等到蘇培盛退下去,舒蘭才忍不住撇嘴,果然電視劇都是騙人的!

什麼嫡福晉能夠獨掌財政大權,在王府裏威風八麵,那都是寫小說的人歪歪出來的。如今他們沒開府還好,自己這個福晉還能管著私庫的鑰匙,查看一下賬本,方便日後人情往來製定禮單,通知內務府準備禮物。

等到開府之後,自己真正能管的就隻有後院這塊兒以及自己的嫁妝,以後外有管事官,內有首領太監,如果是沒權沒勢又不受寵的福晉根本插手不了王府的任何事務。

考慮到胤禛的性格,舒蘭知道如果自己拿不出一點真本事,肯定就會被圈在府裏,隻能給他管小老婆和負責生孩子,但這種日子聽起來實在太沒安全感了,生死完全建立在男人對皮相的喜好之上,因此她才會絞盡腦汁的在龍門賬和後世複式記賬法的基礎上,整理出了一套類似後世被稱為四腳賬的做賬方法。

雖然這套方法如今還不太成熟,有待在實踐中逐漸完善,但是舒蘭有信心最多兩年就能形成體係。等到胤禛看到了其中的好處,以他那樣看重庶務的務實性子必定會同樣看重這套記賬方法,等到那時自己在他心中的話語權也會提高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