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責任(1 / 2)

如何使人族生存,如何使族人吃飽,如何使部落生存,這才是蠻荒時代一位首領所要想的。

即便在後來三皇五帝的時代也是如此,人皇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活下去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至於什麼善惡好壞,在這道德觀還不興起的年代,那都是浮雲啊。

可能是洪荒時代靈氣充足的緣故;也可能是聖母女媧造人之後,人類目前體內女媧的精血還比較濃鬱的緣故,體內的神性還在。在這個時代人類的壽命還是很長的。據部落老人敘述,風燁推算了下,如果平安活到善終的話,人族的壽命估摸有兩百歲左右。但是活到這歲數的人很少,但是除了幾個地位尊崇的尊老以外,其他族人都沒有這麼長的壽命。

其根本原因就是自殺!在這個時代人族連吃都吃不飽。為了種族的生存,食物自然偏向於那些小孩以及壯年,那些無法做事的老人自然便被排到了最後。麵對那些絕食的老人們,要說風燁自己不心痛那是假的。畢竟是相處的幾十年的族人難道就這麼輕易放棄了?在這個時候風燁才清楚的明白作為一個首領的責任。

尤其是上一代首領絕食之後,風燁受到的震動是最大的。是啊,作為首領是一個部落的方向標,受到族人的尊敬,自然也會有所失去。

後世有言“天子守國門。君主守社稷”這不是一句空話,這時風燁才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懷著整個部落的希望啊,難道因為自己要修仙了道,問道長生,便將這一切拋諸腦後?於是風燁放下自己的修道大業,發下誓願要讓族人可以食之溫飽。

沒錯,隻是溫飽,風燁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說什麼吃穿不愁等等,那實在太不可能了。風燁自己知道自己幾兩重。便是全族吃飽,再也不會有老人自殺,風燁便謝天謝地了。

至於說什麼利用後世的技術來改變食物途徑,不是風燁他不想,一是不敢,二是不能。

畢竟要是提前做出一件超時代的東西天知道會如何?其產生的連鎖反應,那後果可不是風燁可以承受的。

而且與後世不同,這個時代的食物來源總共兩種,采集以及狩獵。采集到最後會衍生出農業,但是現在連最初的種植技術都沒有,好吧,這些風燁自己還能琢磨琢磨。而最根本問題是種子來源,五穀去哪找?有益的植物怎麼來?等等一係列問題就擺在眼前。

神農嚐百草才知道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風燁又怎麼去辨認,難道學習神農去嚐百草?好吧,的確風燁也是這麼做的。通過後世的一些手段,類似於色彩氣味等等來辨別植物是否具備毒性。並且先由動物試嚐,在推行到整個部落。不過燧人部落周圍都是高大的樹木,成長極為緩慢,那種具備種植價值的,一年一熟的作物風燁並沒有碰到。再加上這是洪荒啊,那些植物天長地久便會成精了,怎麼可能被你吃了,到時候是你吃它還是它吃你也是個問題。所以種植在目前行不通。

狩獵到最後會衍生出馴養獵物,也就是家畜,但是現在連吃都吃不飽,怎麼有閑工夫去馴養獵物?而且馴養可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那些凶獸野性不除,便是要馴養還要專門找人看守。但是現在部落那裏有多餘的人手?於是這條路也pass既然不能從根本上進行解決。那麼就隻能提高效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