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遇童子(1 / 2)

薑皓一聽,心中猶疑,思忖:“那女子卻說得如此簡單。”但苦無任何良策。忙帶著李君眉和雀娘向西北飛去,果見那院牆角有株大柳樹,忙落下地來,三人繞著柳樹順著轉了五圈。突然,濃霧滾滾,轉瞬間,已出了莊院,四下觀瞧,卻哪裏有什麼胡莊,分明是座山穀,薑皓等三人忙走過去施禮謝恩。薑皓問道:“若此看來,那莊中妖怪也是如此出入執法嗎?”那女子答道:“那莊主既然設了此莊,隻需用心去轉五圈即可,卻容易得多了。”薑皓連稱佩服,雙方各自施禮,互通姓名,薑皓這才知道這五人是五名堂五賢,偶然從此路過……那書生姓李名靖字藥師,精通奇門遁甲之術,紅衣女子名叫張出塵,時人稱呼其為紅拂女,精通天文,善曉天機。虯髯者是虯髯公張仲堅,兩位中年道長,一個叫袁天罡,另一個叫李淳風。那袁天罡正式那位在春江園賣卜的道人。這五人皆是天下奇士。名聲遠播,薑皓問道:“不知五位尊客,要去哪裏?”李靖答道:“我們五個兄弟,應大唐武德皇帝鈞旨,外出公幹,不巧路過此地。”原來大隋朝十八路反王皆紛紛舉義,煬帝無計可施,便於揚州設下埋伏,邀請各路英雄齊聚揚州,先奪玉璽者為天下英主。不了被眾英雄識破,慌忙逃往江都,卻被手下宇文化及用白綾勒死,改立楊浩為帝,自己稱王。到了魏州,宇文化及又殺楊浩,稱天壽皇帝,建立許國。那山西留守李淵帶領兵馬占了長安,建立大唐朝,自封神堯皇帝,改元武德。如今已是戊寅武德元年。薑皓聽罷,心下大駭,說道:“想不到,我們在這狐莊住了七日,那人間已過了一年多了。”袁天罡走上前來,說道:“現如今,天下紛亂,群雄割據,皆是山狸野鼠之輩,我大唐武德天子,英明睿智,那秦王李世民,更是天下英才,專好結交天下英雄,薑公子與兩位姑娘一身蓋世本領,若歸了我朝,必得大勇。我當向秦王保薦。”薑皓一聽,哈哈一笑,雙手一拱,謝道:“多謝先生美意,隻因我薑皓一介山野閑人,閑散慣了,受不得那朝中眾多繁文縟節,若同先生去了,豈不貽笑大方。”李君眉和雀娘也連忙施禮,婉言謝絕。李淳風見狀,走上前來,對薑皓說道:“我觀薑少劍一身神骨仙姿,飄飄然有仙之形,他日成就無法限量,這兩位女君,一個有龍鳳之姿,一個有陰靈顯化之態,日後也定成就非凡,三人豈是俗間凡池之物。”薑皓三人一聽,心中暗暗佩服,沒想到這李淳風相法高深,竟猜中薑皓是仙鳥後人,李君眉是鬼界靈仙,雀娘是丹鳳家眷……。八個人談論當今局勢,一番議論後,各自抱拳施禮,相互告別。薑皓,李君眉和雀娘來至唐碧夫婦和可卿墓前,各自施禮,瞻仰一番,薑皓內心無比哀傷,跪在唐可卿墓前,失聲痛哭:“卿兒呀!那仇人楊廣現已伏誅,我威能親手手刃仇敵,真乃人生憾事。哥哥曾言,殺了楊廣,再來陪卿兒妹妹,如今萬念俱灰,心無掛礙,安能苟且偷活於世上。”言辭越來越烈,哭聲越來越慘,突然舉起寶劍向自己頭頂劈去,李君眉在一旁早已料定,心有準備,一條骷髏領正打在薑皓手腕上,所用勁力不重不輕,恰到好處,那金剛劍“哐啷”一聲墜在地上。雀娘見狀,忙撲了過去,將寶劍踢開,跪在薑皓身邊,痛哭流涕:“皓哥哥,你隻念可卿一人,你可知,你的爹娘仍在世上,你未救得父母便尋短劍,豈不成不孝之人,況且,你的爹娘,你的好友,見你一死,必哀傷不已,傷心之餘,也尋短見,他們的死,因你而起,你不成了不義之人,眉姐姐為你牽腸掛肚,一顆心圈在你的心上,你發狂之際,輕薄了眉姐姐,眉姐姐卻忍辱蒙羞,你若死去,豈不成了無情之人。”薑皓一聽,呆呆的楞在那裏,偷眼觀瞧,隻見李君眉已哭成個淚人一般,忙站起身來,走到李君眉麵前,輕聲問道:“眉姐姐,雀兒妹妹,說的可是真的?”李君眉一聽此言,一雙淚眼緊緊盯住薑皓,上齒輕輕咬著下唇,右手突然一抬,一巴掌甩在薑皓連上,顫巍巍地說道:“事到如今,你還問我,此事真實與否,不單是我,雀兒妹妹,也在你癲狂之時,被你輕薄了。”薑皓一聽此言,覺得天塌地陷一般,自感天地難容,跪在地上,抱地大哭。李君眉接著說道:“我本事鬼界靈修,自有入地本領,我答應你替你照顧陰間的可卿姑娘,你我各不相欠。”言罷,一甩袍袖,霎時間,消失在天邊。雀娘忙大聲呼喚眉姐姐,也同時駕風而去。此時,狂風四起,滿天烏雲,豆大的傾盆大雨驟然而至。薑皓獨自跪在地上,任那風吹雨打,隻是緊閉著雙眼……過了許久,雲散雨收,天邊映出一道彩虹來,薑皓站起身來,漫無目的地走著,想起方才李君眉和雀娘的話來,心中內疚,忙架起風回到春江園中,四下尋找,卻不見二人身影,心忖道:“眉姐姐和雀兒妹妹也許是真的生我氣了,現已回到九華山中。”忙翻入空中,直向九華山飛去。尋遍了二人洞府,又尋遍了玉華池,扔不見二人蹤影,心下著惱,尋著一塊岩石做了下來。忽然,看見遠處天泰峰頂現出一片金光來。來過數次九華山,卻從未見過天台峰頂有什麼金光放出,但不知裏麵藏有什麼寶物。他哪裏知道,自從吃了老狐的丹丸,已煉出金眼金耳的玄功。自然可以看見和聽見常人看不見聽不找的事情和聲音。薑皓站起身來,直向天台峰頂飛去。越飛越近,那金光越來越亮,刺得薑皓一雙金眼幾乎不能睜開。薑皓站在峰頂高處,四下觀瞧,連自己也被罩在金光之中,突然覺得神情飄蕩,心中無比快樂。卻不知那廣元所在何處,薑皓循著路徑,一路下山搜尋起來。突然聽得身後有人說話:“你這孩子,要找的東西就在眼前,卻胡亂尋些什麼?”薑皓回頭望去,隻見一位十二三歲的垂髫男童站在那裏,卻不知對誰講話,薑皓也不理他,自顧自地搜尋起來。那男孩兒見薑皓並未理會,便拾起地上一塊石子,朝薑皓腦後扔去,邊仍邊說:“你這孩子,呆呆傻傻的,跟你說話,你怎麼不作聲。”薑皓頭頂挨了一石子,心中著惱,轉過身來,罵道:“你是誰家的野孩子,卻跑到這裏來撒野。”那男孩兒一聽,雙手叉腰,說道:“我跟你說話,你為何不理我?”薑皓說道:“誰知道你要與哪個孩子說話,倒是你,呆呆傻傻的,這裏隻有一個大人,沒有另一個孩子。”那男孩兒右手一指薑皓,說道:“你不就是孩子嗎?”薑皓一聽氣的差點笑出聲來,雙臂抱膀,說道:“哦!我是孩子,那倒要聽聽你這個小大人說些什麼。”那男孩兒一聽頓時板起麵孔,說道:“你嚴肅點,見了長輩卻這般無禮,你師父尚道人和石岩老兒見了我叫聲老祖宗還不配呢!”薑皓一聽勃然大怒:“這孩子竟敢侮辱恩師和尚道人。”剛想發作,轉念一想,如此小兒,竟敢說出如此大話,但不知是何來路。忙細細的端詳起來。隻見那男孩兒,光光的頭頂,額前一篇劉海兒式的短發,後麵發根一直短短的柳葉辮子,皮膚白裏透紅像人參娃娃一般。全身穿戴整齊,一雙黑潭般的雙眸炯炯有神,發出兩道神光。薑皓突然驚覺,見那男孩背後現出鬥大的金光來,光隨人動。這天台峰的金光分明是從這男孩兒身上散發出來的。薑皓說道:“你休拿大話蒙人,那尚道人是元始天尊笛子,是修行一千八百年的地仙,我師石岩道人道法高深,我師祖便是那鼎鼎大名的抱樸子葛仙翁。”那童子一聽哈哈大笑起來,說道:“你把元始天尊和葛仙翁抬出來壓我,你敢讓他們出來與我比試嗎!”薑皓一聽,心忖道:“我連元始天尊和葛仙翁的麵都見不到,如何請出兩位仙尊,這娃兒明顯知道,故爾如此壓我。”忙微微一笑道:“與你這小娃兒比試,豈不有損兩位仙尊的顏麵,我就代替量為祖師指導你一下,讓你指導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口中雖說,卻不動手,薑皓心中盤算,這娃兒滿口胡話,我一個大人與他比試,他人若知,必恥笑我欺負一個孩子,卻見那童子身形未動,已然坐在一塊岩石之上,準備於薑皓比試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