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張風、歌嫣紅與馮越率領的數萬大軍,經廬州南下,直抵泉州,駐紮在泉州沿海一線。而李維也在薛楓的安排下,將薛氏商號的總行遷移到了泉州。泉州造船廠,早在數月之前,就有數千名工匠日夜加班,趕製著數十艘超大型的木船。
薛氏帶有“麻醉劑”的烈性酒,在倭人國中很快流行起來。李維派人遠渡大海,將薛氏酒行開到了倭人三島上,很快,便占領了整個市場。久而久之,倭人發現,他們已經離不了這種讓他們飄飄欲仙的薛氏白酒了,原本尚武的倭人整日裏買醉尋歡,鬥誌全無。照此下去,倭人遲早會因此而陷入薛氏商行也就是薛楓的掌控之中。
長安城外,秋風送爽,黃葉紛飛。
薛楓牽著李素節的小手,朗聲道,“皇上,如今西突厥已定,吐蕃已平,西域乃至蔥嶺以西的大部分地域都已經納入大唐版圖,四海康寧,百姓安居樂業。皇上隻要守成,就可延續大唐輝煌盛世,臣放心了。今臣奉太上皇、皇太後東去渡海,歸隱於琉球一島,大唐的萬裏河山就交給皇上你了。”
李素節眼圈一紅,“姑父,素節年齡尚幼,你怎麼能舍朕而去?”
“皇上,莫說孩子話。有攝政王李恪等一般輔政大臣在,皇上大可以暫時將朝政交予他們,日後皇上成年親政時他們自然會將權力交還給皇上。”薛楓微微一笑,突地俯身在他耳邊低低地說,“皇上,如果我不奉太上皇遠走琉球,武媚娘的存在始終是皇上你的一大禍患。他日,如果有人不軌,臣會帶兵過來,誓死捍衛皇上的江山、大唐的社稷。”
李素節年齡雖然小,但卻早熟,他對害死自己母妃的武媚娘恨之入骨。對一直冷落自己的父皇李治也沒有多少感情。這個道理,他幼小的心靈還是明白的。盡管,此刻他的理解,還是非常膚淺。
“姑父,琉球到底是在什麼地方?”李素節仰起臉,問道。
“在那遙遠地大海之中。隔著一道海峽與大唐的泉州相望。”薛楓抬頭望向遠方,“他日,皇上親政後,臣還會來朝的。”
“哦。”李素節一本正經地雙手叉腰,突地大聲喊道,“傳旨,冊封神機駙馬薛楓為大唐威武王,鎮守琉球等海外諸島,世襲罔替。”
薛楓以及豫章等女相視一眼。情不自禁地啞然一笑,“皇上,回宮去吧。臣與太上皇該上路了。”
帶著李治和武媚娘離開大唐。到琉球去歸隱。對於薛楓而言。這也算是一個沒有辦法地辦法。一則。自己遠離朝廷。放開一切權力。可以避免大唐朝廷地猜忌;二則。李治畢竟是豫章等人地骨肉至親。也是李素節地親生父親。他思之再三。決定還是留下他們。以太上皇地身份幽禁起來。在某種程度上說。比殺掉他們要有價值得多。既然李治不殺。武媚娘自然也就沒有殺地必要了。其實。對於喜好權力地武媚娘來說。幽禁比殺了她還痛苦。
李治和武媚娘留在長安。無疑是李素節地一個大隱患。故而。薛楓決定將他們帶在自己身邊。不給他們東山再起地機會。
臨走之前地一晚。薛楓與李恪談了很多很多。他明白。李恪並不是一個熱衷權力地人。而是一個想要做點事情地人。有他輔政和震懾。幾年後。小皇帝應該能順利親政。大唐盛世起碼可以延續上幾十年乃至數百年地時間。當然了。他也答應李恪。如果大唐有任何亂子。他還是會帶兵跨海西來地。
薛楓一行。除了自己府中地侍衛、家仆等之外。還有大量地工匠和商人。再加上在長安地歐陽飛羽義勇軍數萬人。隊伍綿延數十裏。經過大半個月地跋涉。終於來到了泉州。與張風等人彙合。
唐時地琉球島。還沒有建立起依附中國和日本地琉球王朝。隻居住著一些土人部落。還有一些倭人。嚴格說起來。還是一塊無主地荒蕪蠻夷之地。
在冬季即將來臨地時候。數十艘大船在西海岸靠岸。數以十萬計地軍隊和人群到來。讓這個荒蕪地海中之島變得喧鬧起來。軍士們、工匠們、家仆們。忙碌起來。卸下貨物和物資。在海邊地山腳下搭建臨時地帳篷營地……一切。都要從頭再來。一切。都會從頭再來。
海風吹拂著胸膛,濕潤而有些鹹意和魚腥味。豫章,高陽,長樂,柳湘蘭,王語嫣,歐陽飛羽,鶯歌,風鈴兒,古拉赤娜,李流蘇,歌薩蘭,十一個或嬌媚柔弱、或英姿颯爽的絕世紅顏,攜著手圍成一個半圓,靜靜地站在他的身後。
海浪翻滾著,湧動著,擊打著岸邊的礁石,發出滔天的巨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