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下戰書(1 / 2)

“玄玉靈心決。”

洛凡將頭顱裏的念力,思維,精神翻譯成自己的思維,知道了這篇修心名篇的名字,裏麵描述的完全是一種意境,一種感覺,如黃河決堤,如潺潺流水,似百獸齊嘯,又像湖水寧靜,不起波瀾,時起時落,時靜時動,一種空靈之氣,在心間流淌。

在這篇功法並不需要修煉,裏麵的文字,意念,都刻在了記憶細胞上,等到心有所悟,意有所感時,便會頓悟。心境的提升並沒有規律,有時披著麻衣走遍萬水千山,嚐盡世間萬事,也隻是淬煉心境,無法提升。

有時心有所悟,任何東西在眼中都是道,都是理

道理就是一種無形的規則,如高山流水,如日起日落,無形似有形,通過每一件事,每一個物體,都可以感悟出道理,故而可以隨時隨地的頓悟

洛凡記得,在中國古文明中,有先聖的遺跡,裏麵有《道德經》,《禮儀》的水晶球,裏麵並不是文字,也是像這《玄玉靈心決》一樣,隻要吸收完就可以刻在腦海中,不像留在詩書上的《道德經》,語言生澀難懂,裏麵的至理都被文字所局限,連文字都無法具體描述出來的意境,可想而知有多麼高深

在諸多心境修煉的功法中,《道德經》屬於聖經,蘊含了天地運轉的至理,若是能夠明悟,就可以放下一切,成為聖靈,哪怕被惡徒用刀架在脖子上,依舊心境不動,神色鎮靜,並使用修煉心境時得來的空靈之氣,將惡徒教化(佛教稱渡化,道教為教化)。

以目前洛凡的心境修為,連一隻和平年代的蚊子都無法渡化,等達到了智元境,便可以催時空靈之氣,渡化生靈,平息內心殺念,達到直指本心,隨心隨性的境界,一切行動不會刻意強求,善惡都看各自見解。

每個人心中的善惡都是一個平衡球,在末世這樣的環境下,惡的平衡球滑落,爆發了出來,於是可以做出殺子賣妻,背信忘義等事情,這是惡念在主宰思維。在和平年代,衣食飯足,再加上環境的影響,惡念在法律,警察等製度下,被埋藏了起來,善念主宰思維。

而心境,便是一個中間人,可以使思維保持清醒,讓自己清楚應該對什麼樣的人產生惡念,什麼樣的人產生善念,看清楚自己的本心,不會被善念和惡念所指使,做到“直指本心,見心見性”

洛凡眼神中有一絲迷茫,在玄玉靈心決下,似乎有許多信息湧入腦海,一歲一枯榮,一念一世界,世界上的萬千百態都浮現在眼前。

人世間,本為一大滄海。

無論是爭搶,為了一點糧食殘殺親人,都是人性的七情六欲所引導,都是在求生的念頭下被帶動。通過這篇心境功法,洛凡心有所悟,不能隻為生存而活著,而要為了活著,而活著。

以前,洛凡便感覺自己活得沒有意義,隻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如今心有所悟,還是如此感想,這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三重境界。

他還是為了活著,不過意義已經不同,活著和生存是兩個意義,為了爭奪糧食,拋棄自我,成為殘忍的惡魔,這是為了“生存”雖然身體是活的,但心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