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仙路】(1 / 2)

第一章【仙路】

大山巍峨,山間霧靄環繞,顯得氣壯山河,這段傳奇便開始在這片連綿不絕的山巒中。

在半山腰,一個身穿灰布衣的少年,正背著一摞幹柴,沿著崎嶇的山路向山下慢行著,他一邊行走,一邊又從懷中掏出了一本書冊翻看起來,漸漸竟看的入迷了。

這少年名為劉卓,這年九歲,就居住在大山山腰間的一個小山村裏,劉家世世代代都是手藝人,山間耕田不多,劉卓的父親劉大誌是村子唯一的一個鐵匠,就靠著為村民們打造些農具菜刀生活。

最讓劉大誌覺得揚眉吐氣的,便是生了劉卓這麼個天資聰慧的兒子,劉卓從小就是山村裏公認的神童,打小熟讀四書五經,寫得一手好字。

他人也格外的機靈,時不時會說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讓大人們嘖嘖稱奇,在八歲這年,劉大誌帶著兒子去鎮上參加童試,劉卓也不負眾望,考了個第一名,得到了秀才的身份。

一個秀才,對沒多少見識的山民來講已經是了不起的人物,見到縣官都可以不必下跪,將來若是再上一層樓成了舉人,再去參加科考取得功名,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何況,劉卓還是個八歲的秀才,更是讓劉大誌覺得這輩子沒白活,所以他對劉卓是寶貝的不得了,附近村民家中的孩童每日都要放牛喂雞,做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而劉家,除了劉卓主動求去砍柴,他便什麼也不用做,好吃好喝的,隻需一心在家中讀書寫字,隻等三個月後鎮上的鄉試了。

劉大誌心底對兒子信心十足,逢人就吹劉卓考個舉人老爺的身份是比放屁還容易的事情,這一點倒讓劉卓很頭疼,因為這個,爹娘對他督促的越來越嚴格了。

劉卓背著柴火回到了村裏,路上遇見村中的叔叔伯伯,他也一一有禮貌的打著招呼,又是被人誇獎了一通,山民們紛紛惋惜自家怎麼就沒有這樣的乖小子呢。

劉家有三間老邁的瓦房,在這半山腰能住上這樣的房子,其實也已經很難得了,這房子也是劉家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祖屋了。

劉卓到家後,將柴火堆到柴房內,洗了洗手便進了屋,屋內劉卓的母親陳玉珠正在準備晚飯,劉卓隨口說了句:“娘,我回來了。”

陳玉珠將燒好的飯菜擺在桌子上,說道:“卓子,今天怎麼回來的這麼晚?娘都擔心死了,下回你就安心在家讀書,砍柴的活讓你爹去。”

五大三粗的劉大誌端著茶壺樂嗬嗬的坐到桌前,說道:“你娘說的對,以後就別上山了,我兒子堂堂一個秀才,跑到山上去砍柴也有些不像話。”

劉卓拿起碗筷吃飯,苦笑道:“娘,我是走路走累了,歇息時看書看的忘了時辰,以後砍柴的活還是讓我去吧。”

陳玉珠一直往兒子碗裏夾菜,念叨著:“眼見鄉試的日子就要到了,你可不能大意啊,在說這山裏頭也不太平,往深了走,什麼吃人都野獸都有,卓子,你還是別去了。”

“娘,我走的不遠,連隻野兔都碰不到,在說讀書做學問也要找個清靜地方,村裏這麼吵鬧,我哪裏讀的進去啊。”劉卓生怕這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差事都被剝奪,祭出了讀書做學問的由頭來。

這麼一講,陳玉珠果然不在堅持了,隻是不斷的囑咐劉卓以後砍柴切忌要小心。

劉大誌則將菜盤中零星的幾片肉都夾到了劉卓碗裏,爽朗笑道:“兒子,多吃點,把身子養結實了,還怕個球的野獸。”

劉卓感受了爹娘對自己的關切,雖覺得厭煩,心中卻不免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