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走半個時辰,劉卓已經快要到大山的頂部了,那片熟悉的荊棘叢也映入了眼簾。
此時劉卓已經有些氣喘了,他雖是山村裏公認的神通,但身子骨並不算好,站在荊棘叢外歇息片刻後,劉卓揮舞著柴刀,淌著腳步一頭鑽進了荊棘叢裏。
正應了那個詞“披荊斬棘”,劉卓將路上的灌木統統掃開,一人高的黝黑洞口漏了出來。
點上火折子,劉卓便輕車熟路的往裏走,洞裏頭昏暗潮濕,還有股子黴味,走了大約一盞茶的功夫,便到了昨天來過的那個石室。
這間石室並不大,裏頭也是空蕩蕩的,一個墨色的壇子正放在一張石桌上,和昨日並無不同之處。
因為昨天走的匆忙,劉卓並未仔細張望,現在打量著周圍,卻也沒什麼新的發現,劉卓當下便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那酒壇子上。
這酒壇子也就是小西瓜大小,外形圓潤,不像是陶瓷做的,倒像是用整塊墨石雕刻出來的,壇子表麵呈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繪製著四條盤旋的金龍,四個金龍的腦袋剛好高出壇口,張牙舞爪,怒目對視著。
不過,今天劉卓才發現,這四條金龍都是沒有眼睛的,眼眶內是白仁色。
“傳說眼睛是龍的精髓,隻要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這個酒壇子造型這樣奇特,裏頭肯定要大有文章的。”劉卓撫mo著那酒壇子心中念叨著。
劉卓曾嚐試用力去挪動這酒壇子,想帶回家再細作研究,卻不想這壇子就彷佛天生長在這石桌上似的,分毫不能移動。
而壇子的壇口,是被一隻表麵雕刻著巨大烏龜,好似龜殼一般的蓋子遮住的,劉卓想使勁打開酒壇子一探究竟。
不過他用上了吃奶的力氣,卻也奈何不得這個烏龜殼,就彷佛眼前這東西根本不是個酒壇子,而是一件實心的雕塑似的。
劉卓費了一番周折,卻還是一籌莫展,不過今天他倒也不急,現在時候尚早,於是他便靠在石桌旁,掏出一本《秦史》翻看起來。
看了兩個多時辰的書,劉卓也餓了。
隻要是出來砍柴或放牧,山裏人隨身都會帶著水葫蘆和幹糧,劉卓便從衣兜內掏出玉米餅子,就著涼水吃起來。
吃飽喝足,劉卓精神頭又來了,他從身後拔出柴刀,打算試試暴力破解。
劉卓伸手握住了那壇子,他剛喝了幾口水,手上還沾有一些水跡,可就在劉卓的手掌觸碰到酒壇子的一瞬間,這個本漆黑的酒壇子表麵竟閃爍了一下綠光。
這綠色的華光隻是一閃而過,但他確信剛才這酒壇子發出光亮了。
望著自己沾滿了水跡的手掌,劉卓心道:“難道是和我手上的水跡有關係?”
想到這裏,劉卓打開了水葫蘆,小心翼翼的往那烏龜殼似的蓋子上滴了幾滴清水上去。
霎時,朦朧的綠光再次閃耀。
在劉卓目光的凝視下,那水滴竟緩緩的滲進了酒壇子的表麵,沒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