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墨道【求收藏】(1 / 2)

【說在章前:文中的一些說法,僅為作者愚見,有失之處,望讀者不要深究。。】

卻說孟機這廝那一句:如隨我願,終有一日,定要讓這神州浩土,修仙之仕知我孟機之名,曉我墨之大義!讓那師傅是老懷大慰,不禁大笑出聲。緩了緩道:‘徒兒,汝有此大誌,為師甚慰,望爾加勉,然為師卻要贈你一句古語:登山耐側路,踏雪耐危橋,望爾牢記於心矣!莫負了為師之托,抹了墨家之名’一番話,舐犢之意,溢於言表。。

孟機一驚,翻了個身,跪在那師傅麵前,惶恐道:‘師傅教訓的是,徒兒謹遵師訓,凡事定謀而後動,保生以合道,存命為修真,決計不敢抹了墨家之名,負了師傅之托。。’‘恩,徒兒暫且起身,莫慌,‘誰人沒有少年時’,為師並無怪罪之意,隻是怕你心兒急了些,肝兒上了火,入了那魔道哩。起身,起身。。。’穀雨子督促道。

‘恩’孟機道,起身,相對坐罷,那師傅又道:‘為師再說說我墨家思想,要義。尚同!是我墨家思想核心和第一要義,因這尚同所需,故有這巨子之位!”‘弟子愚鈍,望師傅細明。’孟機道。

‘上古春秋戰國,群雄逐鹿,九州動蕩,世不安寧,民不聊生,朝為公卿,暮填溝壑,卻也尋常!故墨祖認為,此之為百姓之苦根也。政治,國家製度是為救世之亂所生,為消民之苦所立,故墨祖曰:尚同。尚同於天,在此基礎上,建立絕對的等級製度和君主專製!’

這些孟機卻也知曉,封建專製體製鼻祖乃墨子,墨子居於魯國邾城,想那魯國在列國中,率先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或許多少是受墨家文化影響。。至此一點,墨子卻也不愧與老子,孔子並為‘中華名族三傑!’

又聽那師傅道:‘大到天下,國家,小到團體,個人,大有大尚同,小有小尚同。我墨家為一宗教之學派,也有尚同,此尚同是為‘巨子’!徒兒現在可知何為‘尚同’否?’‘恩,這皇帝是為國家之尚同,巨子是為我墨家之尚同,師傅,弟子說的可對?’孟機問道。

“對,皇帝是為國家之尚同,巨子是為我墨家之尚同!舉一而能反三,很好。很好。。但尚同卻並不能和皇帝,巨子直接劃等號哩。”玉虛子欣慰道,“為何?”孟機道,“尚同是一種製度。”玉虛子解釋道,“且尚同需有先決條件。”

“需何條件?”孟機問道,

“徒兒你想兒,這佃農尚同地主,地主尚同鄉長,鄉長尚同縣令,縣令尚同知府,知府尚同州府,州府尚同宰相,宰相尚同皇帝,皇帝尚同於天。天者,仁慈博愛,利萬物而不取,育生靈而不名,然皇帝,宰相,州府,知府,縣令,鄉長,地主,佃農博愛仁慈乎?這中間那一環節出錯,不仁慈博愛,就致使下級尚同錯誤,故墨子提出我墨家第二要義:尚賢!

唯有尚賢,下級才不會錯,若這天下間,尚同,尚賢之風盛行,九州何來動蕩,百姓何來苦難?徒兒現在可明白了?”穀雨子慢慢道來,細細明了,最後問道。。,“恩,弟子明白了,師祖他老人家太博愛了!嘿嘿。。。”孟機笑道。“是啊,不然師祖怎會“無爵位以顯人,無賞祿以利人,盛譽流於北方,義聲振於楚越!””穀雨子神情肅穆道。

接著又繼續道“:墨家第三要義就是天誌,所謂天誌就是天的意誌,墨子曰:天,無所不在,全知全能,審視萬物:天,義之源,上天好義而惡不義,以義匡人,兼愛百姓,賞善罰惡。第四要義為:明鬼。節用,兼愛,非攻等等,這些為師在這就不多做累述,待至邾城,那藏書閣內,徒兒你自己看吧,下麵為師給你說說我墨家修仙之法。’

那師傅頓了頓,繼續道:“在此之前,為師先給你說說這九家十流,修仙境界劃分之法。除我墨家,儒家,其他流派境界劃分,大致相同:存思境,行氣境,養神境,煉神境,守一境,服餌境,化氣境,化神境,小天劫,鬼仙境,霞舉境,雷劫飛升。此十境界,又有前,中,後之說。’

‘那我墨家,儒家境界怎麼劃分哩?’孟機問道。

那師傅解釋道:‘隻因墨祖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故我墨家境界劃分,卻出於儒家,儒家修仙境界為:浩然正罡境,五氣朝元境,琴心三疊境,複歸無極境,陽春有腳境!每一境界,又有前中後之說。’

待那師傅說完,孟機突地道:‘師傅,那現在這九流十家中,那一家,那一流最為鼎盛?’

“若論人才精英鼎盛,儒家獨大。但佛,道兩家,卻也不亞於儒家,再者就是兵家,法家。再次之,就是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我墨家最次之,再次之,卻不入流爾。”【佛家,由印度傳入,不算家】那師傅說到這,卻又是一陣唏噓。。孟機也自傷感,道:‘師傅,弟子有一事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