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章 佛儒出麵(1 / 2)

順利解決了威遠鏢局,侍郎翻案的事情暫時算告一段落。但巡撫的案子卻由於事發地點較遠,清虛對事態的進展並不十分了解。而且,這些做法也是治標不治本,隻要三清門還在,隨時會有各種危險發生在王家。

清遠因威遠鏢局的事情,也暫時鬆了一口氣,但危機還隨時存在,他現在做事也是萬分謹慎,也不輕易與其他官員交往,以免連累他人。

清虛現在考慮的就是如何能讓三清門不要繼續插手凡界事宜。既然三清門打算以凡俗勢力影響修真界,相信佛界知道後絕不會聽之任之,但如何能讓他們知道,並相信,這讓清虛很費了一些心思。

清虛最終也沒有想到什麼直接、有效的方法,隻得到修真界去想辦法。清虛以親自去收購調料為名,離開了烤肉店,而後,以築基期散修的身份,向著般若寺所在的方向飛去。

來到般若寺附近,清虛改變為結丹初階的修為,先直接到般若寺開設的坊市,一是打算尋找一些佛門法寶。普通的法器清虛可以自己煉製,但佛門煉製法器需要具有佛門功法。他曾經在此買過佛淚和觀音玉牌,對般若寺的印象還是很好的。

更主要的是般若閣是般若寺開設的,他希望有機會能讓般若寺知道三清門的計劃,雖不一定會相信他,但隻要他們派人前去調查,自己就有機會讓三清門敗露,那樣的話,三清門就無法繼續呆在京城,自己的全家也就安全了。

清虛先將數萬靈石放進一個儲物手鐲,而後直接走進般若閣,來到接待結丹修士的第三層。

般若閣這次負責接待的還是一個結丹修士,當知道清虛打算購買佛門法寶時,拿出了三個玉盒,一一為清虛介紹:

一件下品法寶觀音玉牌,和上次清虛購買的一樣;

一串中品法寶羅漢珠,由十八顆紫檀佛珠組成,刻製著十八羅漢的雕像;

一柄上品法寶降魔杵,屬於攻擊性佛門法器,以千年降龍木煉製,降魔杵上繪製著密密麻麻的金色佛經法符。

清虛對於降魔杵還是有幾分興趣的,雖然單以攻擊來說,威力最大的肯定還是劍陣,但對付鬼、魔修士,還是佛門法器的攻擊最有效。自己隨時可能遭遇萬靈門,有了這柄降魔杵肯定多一份保障。

清虛道:“請問道友,這降魔杵不知什麼價格?”

那修士道:“這是一件上品法寶最低也得6萬靈石。”

清虛沉吟了片刻,仿佛下了極大決心道:“道友可否請來貴店主,我打算以一個消息,加上4萬靈石購買這件法寶。”

那修士聞言一驚,疑惑的看了清虛片刻後,還是讓他稍等,離開片刻後,那人陪著他上次見過的結丹高階老者回來。

老者打量了清虛片刻道:“不知道友打算以什麼消息要換取這件法寶?”

清虛故作謹慎狀道:“不知這裏是否安全?”

老者聞言略一遲疑,揮手讓那個修士回避,接著,打出一個法訣,一個隔音罩出現在二人身外,老者道:“現在道友可以放心說了。”

清虛假意遲疑了片刻道:“是關於三清門打算排擠佛教的事情,不知道道友是否可以將這件法寶減價賣給我?”

清虛注意道老者聞言眼中光芒一閃,但片刻後老者冷冷的道:“三清門和我般若寺同為正道領袖,道友莫非有什麼企圖,打算挑撥我們之間的關係?”

清虛歎了一聲道:“哎,我也覺得此事蹊蹺,但卻無意間發現,並有可靠的證據。原不打算向其他人說起,但見到這件法器心中甚愛,才打算以此交換。不過,既然道友不信,也隻得作罷。”

老者道:“有證據?既然道友已經提出交換,不妨說出來聽聽,很可能是道友誤會引起的。不過,隻要是真有其事,法器隻是小事一樁。”

清虛道:“我也是應一個朋友的邀請,前一段去了京城一趟,打算收一個具有靈根的孩子做弟子。誰知在京城發現了三清門的三個築基弟子居住,一時好奇就留在京城。結果,不久就發現有一個三清門結丹期道友出現,並住進了吏部尚書的府中。”

“因我也知道修真界不允許幹預凡界事務,這事情越發的顯得蹊蹺,於是,我就在暗中探查了一下,原以為那尚書有什麼法寶、仙草,後來才知道是三清門以幫助那尚書排除異己為代價,讓他奏請皇上廢除佛門,獨尊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