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父母的故事。
一。馬大侃。
在北方的一個國家,有一個專門做藥材生意的商人,姓馬,叫馬南玉。
馬家非常有名,是專門給,皇帝提供藥材的。
馬家就住在京城,賣家的店鋪遍布京城,因為馬家能夠弄到,其他藥材商搞不道地藥材,非常珍貴,所以馬家在京城,既有錢又勢利又獲得了皇帝的,讚許。
馬家,人丁興旺。
馬南玉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馬昌玨,膝下無子,隻好錢財,為人圓滑,在京城非常有關係,沒有他處理不了的事,不管奸商還是做官,都是分給馬昌玨麵子。
馬南玉的小兒子,叫馬昌南,有四個兒子,四個兒子分別管理著馬家藥鋪的生意。
掌管馬家京城生意的,叫做馬百祥。
馬百祥有四個年齡相仿的兒子,馬大山,馬大侃,馬大方,馬大元,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馬大侃的母親叫李順姬,陪伴兒子一起度過了八個春秋。
然而在馬大幹八歲那一年,李順姬和馬百祥紛紛慘死。
馬家不再輝煌,京城生靈塗炭,這個國家陷入了戰爭。
就在李順姬臨死之前,派自己的老仆人,顧忠,把年幼無知的馬大侃,安全送出了京城。
輾轉送到了一個偏僻的鄉村,軲轆村,交給了一個瘸腿瞎眼的老鐵匠。
至此馬大侃就隨老鐵匠一起打鐵為生。
在馬大侃18歲那一年,老鐵匠離開了他,留下她一個人獨自經營鐵匠鋪。
二。段小柔。
一天,大侃,準備拿鐵器去交給客戶。
客戶是山後的城中的一家大飯莊,叫做望福樓,這座城叫做緣來城。
在軲轆村到緣來城的路上,途徑一座寺廟,萬安寺。
今天正值萬安寺一年一度的,水路法會。
萬安寺,香客甚多,也吸引了很多生意人,賣香紙,零食,日用百貨,茶館,飯店很多。
萬安寺正麵,有一家,望雲店,地處必經之路,生意非常火爆。
因主打雲吞,所以取名望雲店。
馬大侃,經過萬安寺,已經中午,停在望雲店外,歇腳喝水,因為身上錢不多,送了鐵器才能換錢回來,所以沒有進店。順便也看看廟會的各種演出。
望雲店,生意做的好,自然南來北往的各色人種都來湊熱鬧,其中就有不少想吃白飯的。
今天就有一位,人稱胡二,都說是萬安寺方丈的私生子。
此人不學無術,整日騙吃騙喝,到處胡混生事,生意人見了避而不及。
偏偏望雲店不能說走就走,胡二胡吃海喝了一通,趁人多就想抹嘴,腳底抹油溜了。
哪知,這種出了名的貨色早被望雲店女少掌櫃盯上。
女掌櫃大聲喝住,一腳門裏一腳門外的胡二。
客官,您忘了東西嗎?
胡二見被發現,耍起了賴皮,我的錢袋被偷了,是不是你的夥計偷了快快還我,不然要你好看。
女掌櫃沒想到胡二倒打一耙,你胡二幾次三番不給錢也就罷了,要不是胡方丈多次出錢補償,早就告官抓了你去,今天白吃白喝不給錢還來撒野!
胡二一聽,沒了麵子,立即摔桌子砸凳子,大鬧起來。
賓客紛紛避讓,夥計一擁而上,與胡二大打出手。
女掌櫃一邊安撫顧客,今天的賬算在我頭上,給各位免了,請各位見諒,一邊收拾胡二。
哪知,胡二混慣了街頭,幾個夥計都不是對手,胡二一掌向女掌櫃扇來。
女掌櫃,大眼睛,雙眼皮,柳葉眉,見嘴巴,高鼻梁,紅臉頰,白裏透紅,活脫脫一個美人。
路人無不傾慕,馬大侃也不例外,早已一見傾心。
大侃見勢不妙,一個箭步衝上來,擋住了胡二的胳膊,女掌櫃被嚇的不輕,倒在一旁。
隻見,一個衣著簡樸的硬朗小生,佇立身旁,濃眉小眼,圓臉豐唇,臂膀粗壯。
胡二在打鐵的麵前不堪一擊,兩拳就鼻口噴血,癱倒在地。
你們欺負人,我要我爹收拾你們。
正在此時,人群中讓出一個大和尚,麵色凝重。
胡二又來胡鬧,罰你麵壁一月。轉臉,和尚對女掌櫃說,小柔姑娘,孽徒又給你添亂了,他拿出一些金子,放在掌櫃手裏,立即離去。胡二也恨恨的跟著走了,心中暗想,我還會回來的。
方丈,小柔,對著離去的方丈,喊到,方丈沒有回頭,小柔也就收下了金子,囑咐夥計收拾殘局,重新開張。
轉身,小柔深情的望著大侃,公子,幸好您出手相救,否則,不知您是哪家公子?
我是軲轆村鐵匠鋪的馬大侃,父母沒了,師傅也沒了,今天正要趕去緣來城,給望福樓送鐵器。
望福樓正是我家的,我隨你一起去。
小柔看著這個憨直的男人,心中油然生起幾分憐愛之情。
原來,小柔身世也不平常。
望福樓掌櫃姓王,膝下無兒無女,年逾50,老婆小自己10歲,結婚20餘年,從不見老婆懷孕。
各種辦法都想了,就是沒有結果。
18年前,恰有一日,從南方來了一個白衣術士,送來一個女娃,年滿2歲,生的嬌小可憐,王家於是留下做養女,臨走,白衣術士說,她叫段小柔,20年後我來接她,留下很多金子。
18年來,王家一直沒能如意,沒能生養一兒半女,小柔卻聰明乖巧,成了王家的少掌櫃,
生意答理的井井有條,在緣來城小有名氣。雖然,小柔人長得漂亮,耳朵卻長過一般人,更在人間傳為神奇。
三。方丈的詭計。
馬大侃與段小柔一路互述身世,心中增添了許多共鳴,說笑間,太陽西斜,來到了緣來城。
緣來城,不大,由於地處偏僻,與外界交流甚少。
城主賴善,世襲此地,長年家中養生,不問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