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1 / 2)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先帝殷瓚出身行武世家,五個兄弟俱都驍勇善戰,有幸存活到殷瓚建國的隻有江夏王殷頊一人,其餘的都死在征戰之中。先帝對殷頊這名幼弟十分關愛信賴,所以他一夕暴亡後,殷頊名正言順地成了攝政王,在皇位不定的三年裏承擔起國家治理的主要責任,為大衛□□付出了無數心血。

葛蘭山莊占地麵積極廣,周圍風景秀麗,是先帝殷瓚還在位的時候,禦賜給殷頊的田莊,當時特地撥內帑,將這座前朝大員遺留的田莊從裏到外翻修一新,靈石遍布樓閣玲瓏,殷頊又多蓄美姬嬌奴於其中,美酒如池珍肴如林,在京畿一帶久副盛名。

先帝的三名皇子裏,殷律最得皇叔殷頊的喜愛,小時候,常常和皇叔一起到葛蘭山莊來玩,有時候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所以他對這裏十分熟悉。時隔多年再次踏進葛蘭山莊,殷律看著曾經留下過自己無數足跡的地方,心裏不由得感慨萬千。

殷頊沒想到這個時候殷律竟然會微服前來,把殷律迎進書房之後,摒退手下眾人:“你怎麼跑來了?軍中出了什麼事麼?”

殷律搖頭,從袖中取出一卷紙:“沒事,皇叔請放寬心。這是侄兒近日寫的字,拿來請皇叔指正。許久不握筆了,皇叔切莫見笑。”

殷頊失笑:“這話一說起來,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那時候三兄弟裏你的字最弱軟,先帝甚是不喜,如今你的筆裏也有了金戈之氣,隻可惜先帝再也看不到了。”

將這卷紙鋪在案上,用鎮紙壓好,殷頊仔細地觀看。是幾首前朝文人所做的著名詩篇,第一首《送竇七》,詩雲: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殷頊看了連連點頭:“筆力雄健,果然進益良多。”第二首《巴陵送李十二》,同樣也是寫得行雲流水,令人讚歎。第三首《送吳十九往沅陵》。第四首《送李棹遊江東》。四首都是送別詩,從頭到尾看下來,殷頊始終麵帶微笑,連聲讚歎。

殷律不發一語,坐在書案旁的椅中,手裏端著茶盞,卻始終沒有抿上一口,隻是盯著水麵上飄動的茶葉,吸飽了水,慢慢地沉下去,隻留一縷茶煙,慢慢地嫋然上升。

殷頊用手在紙上指了幾個字:“這《送竇七》一首,昔年先帝也曾經手書過。那時候你剛剛出生不久,戰事頻仍,先帝率兵上陣廝殺,之前寫了這首詩贈予你的母親。現在看來,你的筆力已經頗有先帝之風。”

殷律笑笑:“皇叔謬讚了。”

殷頊細細又品了品這一大幅字,悠閑地坐進了案後的椅中,雙手交握,肘搭在椅把上,若有若無地歎口氣,說道:“你來,不全是為了給我看這些字的吧。究竟什麼來意?你我之間,用不著這樣遮遮掩掩。”

殷律放下茶盞,手微微一晃,滿滿的茶水有幾滴從盞沿潑灑出來,滴在了他的手指上:“皇叔明鑒,侄兒此來,確是有件難事,需皇叔伸以援手相助。”

殷頊嗬嗬地笑了一陣:“從小到大,這是你頭一回開口求我。說吧,你的心願,我一向都遵從。”

殷律定定地看著皇叔,從這個麵貌清俊的中年男人身上,不怎麼能找到父皇殷瓚的影子,他們雖然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卻一點也不相象,無論外貌還是氣質,都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