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書上寫的都說,十三阿哥是最喜言笑的,如今看來是為不假。確實,因為他的寬容和幽默,我和他這一番小小的、善意的鬥嘴讓整間屋子的氣氛似乎都好了起來,屋子裏的這些人的笑聲讓人覺得很是溫暖♀幾個阿哥此刻聚在一起,---也就是幾個將來的冤家此刻在這裏碰了頭,還能有這樣愉快的氣氛,可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恐怕也是“後無來者”嘍。
言語伶俐的八福晉又嘮嘮叨叨地和我交代了很多,便和八阿哥回去了∏八阿哥始終是笑吟吟的,未曾說話,好像他們家該說的話八福晉都說完了。臨了他隻對我說:“若是需要什麼了,便叫人來告訴了哥哥。”我聽這話是明明是對我說的,可那眼神卻是瞥向錦娘的,好像在跟錦娘交代什麼似的。唉,突然覺得心裏怪怪的,倒不是因為八阿哥的不禮貌,---看著人說話是社交的基本禮儀,隻是看他們這眼神可有些不對,彼此心裏愛戀是好事,也確實叫人為那種情深緣淺感到心酸,可又總覺得他們這樣藕斷絲連的,並不是長久之計。
也許是我心理黑暗吧,我總覺得:他們就不要這樣眉來眼去了,我好像有種不太好的預感≈在都已經木已成舟了,說什麼也沒有用,大家愛在心底就算了吧,還有什麼可說的?
如果換了在現代,我和我那些朋友們,如果遇到這樣的事兒,總是彼此都處理得很堅決的,如果總是拉拉扯扯、剪不斷理還亂的話,會叫人笑話的,而且很容易叫人誤會,或者引起矛盾♀是快節奏的生活賜予我們的一種生活態度,其實也是人很多年來的總結和領悟,於人於己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啊,我實在不能理解他們這種優優柔柔的狀態。他們就不懂“拿得起,放得下”的生存之理嗎?幹嘛總是“拿得起,放不下”的?唉!也許我們的時代和思想都有所不同吧。
等有了空,我要和錦娘提提這事,開導開導她。
他們走後,四阿哥和十三----當然主要是十三,又關切地問了我各種有關於受傷的情況,左叮嚀右囑咐的,讓我覺得都快趕上唐僧了。
“好的好的,素顏記住了。”我說。
“真的記住了?”十三有點擔心地笑道。
看這樣子,真想給他兩下。我努力地忍著說:“回十三阿哥,記住了。”
過了一會兒,十三笑說:“阿顏,我記得錦貴人那日曾跟大夥兒說,你以前是很會唱歌兒的,隻是後來因為不能說話了,所以才不唱了。而且,你還是很懂得曲子的,還教了她幾個曲子呢°還記得那事兒嗎?現在既然你已經好了,那你是不是就可以給我們唱歌兒了?”
這十三可真是個拎不清的小冤家,別人若差了他什麼,說過什麼,他可都不會輕易忘記。就不知道,他欠我的飯他可還記得?
我決定逗他一下。
“素顏記得,素顏這就領命,但是……要先煩勞十三阿哥一個事兒。”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