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麵靜止在天空中沒有多久,那個聲音就再一次響了起來。
“給從來沒有到過這裏的人介紹一下,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靜止在宇宙中的太空城了,如今鏡頭中的是太空城內的模擬天空,怎麼樣,跟真實的天空非常像吧。”接著畫麵稍微移動了一小段距離,然後那個人就繼續開始介紹了,“太空城是由上百個太空站所組成的一個集合體,它的整個建造過程花費了國家巨大的人力物力,同時耗時百年(當地時間)才徹底建造完成。這個太空城是前人的智慧結晶,代表著國家最高的技術水平。如今,太空城建造完成至今也已經將近五十年了,在這五十年裏,它推動了我們國家的工業、科技的發展,同時也稍稍緩解了地麵上日益嚴重的人口危機。而我們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反對,到後來的熟悉,現在甚至已經把這座太空城看作了我們國家的領土之一,它已經陪伴了我們很久。將來,這座太空城或許還要陪伴我們更長的時間,這不僅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巨大財富,也是我們要留給後人的寶貴遺產,所以希望每個住在太空城內的人都要好好保護這座太空城,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咳嗽了兩聲,那個聲音繼續介紹道:“太空城的前身是一個實驗型空間站,一開始那個空間站僅僅就隻有不到百米的長度,內部的空間也十分狹窄,僅僅隻夠容納九名宇航員在上麵生活、工作。隨著科研的需求,這個空間站不斷地被加大,在裏麵工作的人越來越多,直到到達了能夠穩定停留在軌道上的質量上限,所能容納的人數也達到了將近百人,但是即使這樣也仍然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這時候有人提出了不用把所有艙段連接在一起的想法,他們想要把幾個艙室單獨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小空間站,然後在太空之中部署多個這種獨立的小型空間站,這樣既能滿足質量不能超過上限的需求,也能繼續擴展我們的太空空間。而最後就有人幹脆想到了把這些小型空間站順序排放在一片固定的區域內,這樣既方便了空間站之間的交流,又避免了空間站過大所造成的麻煩,而這種想法就是我們現在太空城的雛形了。”
“隨著這個計劃不斷地被優化,最初的那個空間站周圍開始陸續建造了大大小小若幹個空間站,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人開始稱呼這個空間站集群為‘太空城’,而這個計劃也順理成章地被叫做‘太空城計劃’。當然,一開始這裏隻有幾個空間站的時候叫它‘太空城’確實有點可笑,但是,隨著計劃的不斷進行,越來越多的空間站被布置到了這一片區域,直到了現在的規模,而原本人們嘴裏開玩笑所說的‘太空城’也變成了如今真正的太空城。”
“最開始,空間站僅僅隻接受受過專業訓練的宇航員的造訪,可以說每個能夠有幸在空間站工作過的人都是百裏挑一的精英人才。不過隨著空間站集群的擴大,裏麵所需要的其他專業人員也越來越多,而那種幾年才能培訓出少數精英的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爆炸式增長的空間站的需求了,於是國家終於放寬了限製,開始麵向社會招收各類空間站所需求的專業人才。雖然那個時候招收的限製極其嚴格,但是至少普通人也有了可以前往空間站的機會,隨著空間站的數量逐漸增長,這種限製也越來越寬,到了最後隻要是一個想要到太空城工作的普通人都可以直接放行,甚至國家還開放了太空城旅遊的服務,讓一般人也有機會來到這裏一睹這座太空城的風采。”
簡單地介紹完太空城的曆史之後,屏幕開始下移,鏡頭中重新出現了那張熟悉的圓臉,“現在就讓我帶那些沒有見過太空城究竟是什麼樣的朋友見識一下這裏,當然,這隻是順道,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調查我之前所說的那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