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第2章

童年的夢會影響一輩子。賈東亮便是這樣一個人。中國地大物博,賈東亮作為一個北方人,為什麼那麼多地方不挑,而偏偏選中廣東省廣寧縣黃盆村這地方作為他人生轉折的賈東亮跟我們揭出他心中的另一個秘密:廣東是開放改革的前沿,是經濟建設的熱土。人的思想相對來說是比較開放的,兼容性也比較好,欲幹一番開拓性的事業,廣東熱土最合適。而另一個獨特的經曆使得賈東亮對廣寧這片土地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連綿不斷的大山,遮天蔽日的竹海,獨特的地理環境,群眾的傳統革命激情,使廣寧縣很早就已經成為一個出名的革命老區。這裏,曾是“鐵軍”葉挺獨立團戰鬥過的地方。上世紀2年代大革命時期,彭湃、周其鑑等帶領著老百姓成立了農會,打土豪,分田地,將農民革命武裝運動搞得熱火朝天。長期被欺壓周其鎰故居彭湃舊居的農民揚眉吐氣,土豪劣紳聞風喪膽。在他們的影響下,當時西江的農民武裝運動如火如荼。廣寧,也是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第一個農村支部的誕生地。毛澤東同誌曾對此作了高度的評價,那文章後來又選了《毛澤東選集》的第一卷。在這塊充滿激情的紅土地上,革命傳統代代相傳。1995年,改革開放之風勁吹,部隊也參與進經濟大潮中來,增收節支,以彌補訓練經費的不足,搞創收的風氣盛行。當時副營職的賈東亮身兼兩職,被任命為“空軍南海車隊的車隊長”兼傳呼台的台長。他帶著一個工兵連和一個汽車運輸連駐紮在廣寧縣木格鎮。他們的任務是將廣寧出產的白瓷泥運到佛山、南海的陶瓷廠,作為燒地板磚與陶瓷器皿的原材料。那個時候,掛有軍牌的汽車經過檢查站是不受檢查的。有些搞走私活動的人聞聲上1955年,毛澤東為廣寧縣紅星農業1956年,國務院頒發給廣寧合作社的經驗所書按語手跡縣紅星農業合作社獎狀門來找賈東亮,要他協助做的事情十分簡單:用軍車幫他們將走私汽車運過路上的檢查站。所出的條件十分誘人:每讓一輛走私汽車通過檢查站,就暗地裏給1萬元與賈東亮他們。賈東亮他們的運輸連有3多輛汽車。也就是說,出一趟車,就有3多萬元的回報。賈東亮麵對重金的誘惑,毫不動心,還狠狠地批了來人一頓,斥他這是搞違法活動,更是找錯了人。賈東亮當時所帶的兩個連隊各有特長:工兵連有機械,有技術;汽車連有汽車,可運輸。他們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盡他們之所能,在當地修橋築路,給老百姓運輸他們建屋所需的水泥、鋼筋、沙石等物,替他們排憂解難。當地的老百姓將最好的房子讓出來給這些子弟兵住,平日經常給他們送上自己種的蔬菜與紅薯、芋頭、竹筍、木耳等土特產,還邀請戰士們到他們家裏作客。部隊在那裏前前後後共駐紮了兩年,賈東亮與戰士們都切身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十分融洽和諧。平日在電影或電視裏所見到的“軍愛民、民擁軍”的情景就在自己的身邊發生。濃濃的軍民魚水情,淳樸的民風,給賈東亮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當時他的心中已暗有想法:假如有再次的選擇,就到廣寧這塊紅土地上來。於是,賈東亮在部隊決定退役麵臨第二次創業選擇時,他便不時在腦海裏設想著以後所辦農場的模樣那一定是山地占6,山上種果樹,山腰建豬圈雞欄,山麓處建起自己的場本部;魚塘占3,塘裏養各種各樣的魚。平地占15,可以種蔬菜和各種經濟作物……這是他的理想境地。到哪裏尋找這樣的理想境地?他首先想到了曾經戰鬥過的廣寧。為了選擇符合自己夢想中辦農場的地方,賈東亮早已未雨綢繆。他在部隊時曾仔細地研究過隨身攜帶的15的“作戰地圖”。軍用的作戰地圖不同於一般書店所賣的地圖,裏麵將每一個地方的山水形勝,地形、地貌、地物的尺寸與各種要素都標明得十分詳盡,一目了然。賈東亮在地圖上,以廣寧縣城為核心畫了一個5公裏半徑的圓,從中挑選地方。他很早就考慮到農場辦起後的各種生產要素,離縣城太遙遠的偏僻山區沒有通訊訊號,運輸又不便。故此,場址一定要電力保障、水源充足、信息靈通、交通方便。他曾物色了幾個預選的地方,經過反複的比較、排查,有個首選目標躍人了他的眼簾:廣寧縣南街鎮的黃盆村。為此,賈東亮預先在黃盆村附近轉悠了一大圈,作細心的觀察,覺得這裏四周的生態環境好,周圍並沒有汙染源的化工廠。離廣寧縣城不遠也不近,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十分合適。加上地形地勢好,由六座不高不矮的山頭圍成了一個圈,那地形猶如一個封閉的水桶狀,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與外界相隔。水是生命之源。這裏水源充足。山上石壁兩邊的縫隙與溪底有多處湧泉不斷冒出,彙成了小溪,有些地方水的落差有幾米高,在遠處已聽到了“嘩啦、嘩啦”的流水聲。在這樣的地方辦農場,將是較為容易管理的。以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到本地市場流通或發運到外地去都十分方便。做好了前期的準備工作,賈東亮便隻身來到了黃盆村,向村委會提出承包那六座黃泥山頭和那片沼澤地合約18畝。而在幾天之後,高秀才主任他們經過向上級請示,再與村民們開會研究,很快,大家便統一了意見,決定將那差不多丟棄的荒山與沼澤地承包給那位從天而降的外省人。高秀才將一份征求了意見的證明亮在賈東亮的麵前:“我們折騰了好些日子,花費了不少精力,才與村民們統一了意見,看,他們都在上麵簽了名,蓋了指印。”賈東亮接過那份證明細看,上麵是各家各戶農民的簽名,參差不齊,花花綠綠,名字旁邊還蓋著各人的大紅指印。粗略估計一下,該有近百人的簽名吧。簽合同的時候,承包與被承包雙方如同做買賣,都各自考慮自己的最大利益。被承包者想叫到最高的價錢,越高越好;而承包者則想壓到最低的價錢,正是越低越好。賈東亮與黃盆村村委會的幹部經過幾個回合實質性的磋商,雙方討價還價。賈東亮知道這次是自己主動上門求人,又是一個外省人,所有主動權不在自己手上,僅有的一個主動權就是把事情做好,讓村民和幹部們相信自己。於是最後他同意了黃盆村村委會提出那些近乎嚴苛的條件,達成如下初步協議:承包山地每畝每年上繳15元,水田每年每畝按5斤稻穀的價錢繳納,以後每年的稻穀款按當時的公糧價來計算。承包的麵積,則按雙方現場實際測量的來算。同時雙方約定:那幾個山頭與荒地的承包期定為5年。賈東亮先要繳交一年的租金,還要繳納屬於合情卻不合理的12元押金。每年要向村繳交1萬多元承包款,這樣算下來,賈東亮頭一次向黃盆村村委會繳款就用去自己複員費的三分之一:要先付出3萬多元。高秀才主任他們帶著賈東亮在荒山與沼澤地丈量承包的麵積。賈東亮每到一處,就在心中描畫著自己在這處的發展規劃,在記錄那塊地的麵積時,順便寫下自己將要在這裏栽種或要開發的項目。為了怕這個外省人承包不下去會中途反悔,吃過虧的高秀才他們又提出:雙方要到縣公證處去作公證,公證費由賈東亮出。而賈東亮也擔心黃盆村的人日後見到自己將農場辦起來會反悔,到時要變卦自己一人難壓眾人,有國家法律保護,何樂而不為?於是他也就滿答應。縣城公證處。公證人員拿出已準備好的“合同書”。“合同書”是白紙黑字的16開本,上麵用正楷印有“合同書”三個大字,下麵則印有“廣寧縣公證處”的字樣,再加壓了鋼印公章。甲方法人是以黃盆村三隊隊長高秀榮為首的5位代表,乙方法人當然是賈東亮。雙方認真審閱過合同的條款與細則後,都表示並無異議,在公證人的見證下,各自在合同書上簽字,再在旁邊按上了自己的手指印。公證人員再反複宣讀了合同書中雙方要遵守的法則與條例。大家都沒其它意見,公證人員便在末頁加蓋了“廣寧縣公證處”的大紅公章。賈東亮按先前的約定,自己向縣公證處繳交了公證費4多元。在黃盆村村委會的辦公室裏,當賈東亮按合同算好的金額捧出那幾疊承包款和押金時,村委會的那班人都樂了一一他們還是第一次見這麼多1元麵額的人民幣現金。待村委會的財務清點好那疊錢後,高秀才主任一把將那疊錢拿起,揚了揚,正色地向賈東亮說:“我得先跟你聲明,你與我們雙方的承包合同已經簽下了,也到縣城公證處作了公證。如果你的農場辦不下去,要提前離開,就等於你私自提前毀約。責任不在我方,而是在你方。你現在繳交的承包押金是絕對不會退回給你的。須知,到時我們替你撿手尾作善後工作還是挺麻煩的哩。”高秀才為了強調這一點,又重複了上麵這層意思。賈東亮早已成竹在胸,回答時態度異常堅決:“我來你們這裏承包荒山辦農場是誠心誠意的,我不會拿自己的真金白銀來開玩笑。自從走出了縣公證處的大門後,我已清楚,承包合同已經發生了法律效力。你們放心,我平生又不是第一次簽合同。裏麵責任與義務我全都明白,我也希望你們按照合同的條款給我應有的支持。”“好,作為村委會主任,我一定會帶領群眾遵守合同的條款。但你講話一定要算數,別到時雙方翻臉,弄得個不歡而散。”高秀才的講話帶著幾分警告、幾分忠告。“行!出膛的子彈是不可能回頭的。我是個軍人,講話是算數的。”賈東亮把腦袋往上一昂,右手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定會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人格的。”蚶光似流水一天一天地過去,許多事情都隨之而淡忘。但賈東亮嫩海裏的照相機永遠定格在這一天:1998年2月16日。這個日子很平常,但對賈東亮及他全家人來說是個永遠不能忘懷的日子。因為它改變了賈東亮和他全家的命運……從農門到龍門、到農門世間哪有這個傻事,你放下軍官不當卻去南方山區種地養豬當農民?!賈東亮真的瘋啦?他真有毛病?政治上的、經濟上的、作風上的,還是心理上的?“我從來沒有瘋過。更何況選擇到廣寧黃盆村當農民這件事上。”賈東亮已經成為全國名人後在接受我們采訪說這話時,我們都不懷疑他。然而在十幾年前的那些日子裏,即使他把這份立誌當農民重新塑造人生價值的理想從心窩窩裏掏出來也沒人相信。我們還是從他的經曆說起一一想當年,賈東亮懷著滿腔的壯誌豪情,於198年12月在河南省商丘的農村參軍人伍,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令他倍感驕傲自豪的是,他所在的部隊曾與抗美援朝時的戰鬥英雄黃繼光所在的部隊同屬一個營,號稱“鐵軍中的鐵軍”。賈東亮的天賦甚高,又憑著在部隊任勞任怨幹工作,他的腳印邁得堅定踏實。服役期間,他曆任無線電報務員、報務台長、副政治指導員、正連職參謀、通信股長、正營職參謀。後來又通過智力競賽與比武,升職至空軍空降兵某部副團職參謀、授少校軍銜。在業務上,他先在西安軍事通訊學校學習,在班中成績名列前茅。畢業後,為了進一步培養他成為優秀的通信專業人才,部隊又選送他到解放軍總參通訊指揮學院指揮係進修,帶著優異的成績畢業返回部隊。由於賈東亮表現良好,成績突出,曾兩次被評為“優秀機關幹部”,多次受到部隊的嘉獎,榮立三等功像這樣優秀的軍官本來完全是可以留在部隊繼續往上升職的,但賈東亮另有自己的理想,他覺得:中國的軍隊不缺他這樣的人才,而中國的廣大農村特別是山區農村還很貧窮落後,需要有新一代的農民,這才是我的理想和最終的追求。“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知道當一個出色的農民並不比幹其它行業容易,所以我選擇了複員當農民之路。”這是賈東亮的心窩話,它光彩奪目,像金子一樣。人們常說,家庭是人生的港灣。賈東亮知道,要複員到遠離家鄉的南方去獨自承包創業,這是自己與家庭的重大轉折點。這件事非同小可,首先要取得家人的支持,便來一個“民主集中製”,先征求家中各人的意見。賈東亮的母親與妹妹遠在河南省商丘的農村,知道他的打算後,極力反對:我們祖祖輩輩臉朝黃土背朝天,當農民當到怕了。好不容易你才從農民走到部隊,從“農門”跳到了“龍門”,經風曆雨,當了官,正是熬出了頭。要知道,你在部隊當了官,我們也沾了光,軍官家屬嘛。我們在家鄉做人覺得威風,走起路來胸也挺得起來。世間哪有這個傻事,你放下軍官不當卻去那遙遠的南方山區種地養豬當農民?!賈東亮明白老母親與妹妹的感受,聽後隻是在嘴角淺笑了一下,將她們的意見記在心裏作為參考。人們常說:每位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會有一位成功的女人。設銀行工作。講到他們之間的愛情,是頗有戲劇性的。賈東亮所在的空軍空降兵某部駐紮在湖北黃陂。1982年,賈東亮準備報考西安軍事通信學校,要請地方的老師來上課,當時輔導他數學的教授叫諶慶餘。老師教得耐心,學生學得虛心,兩人相處日久,逐漸相熟了。諶慶餘在學業與做人處世方麵給賈東亮很大的啟發與幫助。賈東亮考上西安軍事通信學校,以全優的成績畢業回到原來的部隊當教官。他要輔導教導隊的戰士進行文化補習,報考各類軍事學校。賈東亮當年在空降兵某部通訊團訓練菅地賈東亮有一個任務:每逢外請教授來部隊講課,他全麵負責接待工作。為顯誠意,他還親自開車到教授家去接送。因此,他跟各個學科的教授都十分談得來。賈東亮在部隊當教官,教的科目是數學。而前來講數學課的諶慶餘教授幾年前已是他的輔導老師。因此,平日賈東亮有不懂的數學習題就請諶慶餘去解答,兩人特別投緣。諶慶餘一家算得上是“數學之家”:他自己是大學數學係教授,妻子傅春仙是中學數學老師,女兒諶豔文當時則是小學的數學老師。有一天,有位戰士拿著一道數學習題叫賈東亮解答。賈東亮撓頭搔腦,想了老半天也解不出來,回去查書本也找不到解題的途徑,於是,他想起了恩師諶慶餘,便驅車前往。賈東亮腳步匆匆地走進諶慶餘的家,拿著那道數學難題向教授請教。諶慶餘大學課程多,此時正在埋頭伏案批卷,忙得不亦樂乎,知道賈東亮的來意後,用手指了指窗邊,道:“這難題,該是不難,你去問問我女兒吧。”賈東亮順他的所指望去,窗下輕紗旁,有一位年輕女子踩著縫紉機正在縫衣服。她就是諶慶餘的女兒諶豔文。諶豔文長得身材窈窕,眉清目秀,滾滾長江東逝水,孕育了大江兩岸的美人。賈東亮雖然與諶慶餘相識多年,但他每次來接送老教授上課,要麼是在大學裏麵,要麼是在老教授的住宅褸下。他們傾談的多是數學領域裏的問題,故此,賈東亮並不知道老教授家有這麼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此時他禁不住評然心動,正要舉步又收定了,心存疑慮問諶慶餘:“你女兒也會解答數學難題”諶慶餘隨而答:“豔文她是師範學校畢業的高材生,如今在市八一小學教五年級數學。”賈東亮知道,八一小學就在軍營附近,是市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