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隔世(中)(1 / 2)

可能是命運對人類的眷戀,也可能是命運對人類的殘酷……

對新的星係中那些原住民來說,人類是外來者,是值得他們好奇的,也是值得他們警惕的,同時,它們驚奇的發現,人類對他們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這是不幸,也是幸……

曾經,地球上有不少人有過對外星人的幻想,並將之化作實體以科幻電影、小說、歌曲等形式表現出來。

但事實是,宇宙中有智商較高、力量強大的外星生物,但卻沒有任何一種創造出文明,形成社會的與地球人類類似的高級動物種族,……或許在其他沒去過的星係有,但地球人類從來沒有遇到過。

即使有些外星生物的智商能與兒童相等,但在強烈的捕食本能麵前,那些都不值一提。更何況,它們又有什麼理由放棄眼前的美食呢?畢竟,人類是那樣弱小……

第一次麵對外星生物殘酷的捕殺,措手不及下,人類差一點就此滅絕。

好在,那兩艘航空艦雖然因能量不足不能起飛,本身的堅不可摧卻能夠庇護人類。在死了幾十萬人後,反應過來的人類迅速躲入航空艦中,無法破壞航空艦艦身的外星生物無計可施。當時人類已經幾乎絕望了,畢竟他們看著安全無虞,其實卻是窮途末路,若是那些外星生物跟他們耗下去,他們便隻有死路一條。

就在人類已經不抱希望,做好最壞的打算時,那些外星生物卻開始慢慢從無名星撤退了,似乎在忌憚著什麼。

雖如此,嚐到過甜頭的外星生物卻沒有徹底放棄把人類吞吃入腹,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過來溜一圈。

麵對在力量上完全壓迫他們的外星生物,人類隻能成日躲藏在航空艦中,連防禦都做不到,更遑論是反擊了。

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即使再怎麼節省,人類的食物也越來越少,眼看就要告罄了。

左右都是死,與其什麼都不做活活餓死,還不如豁出去拚一把,可能還會獲得些許殘喘的時間。這樣的想法慢慢在一部分人心中浮現。

若是沒有之前那段驚險的旅程,麵對這種絕境,人類可能會就此認命,消極等死,但是……

在那樣凶險的情況下,我都活下來了,幸運地活下來了,難道就這麼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生命?

……不甘心,我不甘心——

怎麼能夠甘心?

明明,明明那樣艱難我都活下來了……好不容易活下來了……

在這樣的心情下,沉澱出的是憤怒,是對那些威脅到他們生命的外星生物的仇恨,是掙紮求生的勇氣!

抗爭的結果是慘烈的,那些衝出去的人十不存一,即使當時活下來了,也有不少人因重傷而不治身亡,其餘的人多成了殘疾。

但,即使很少,他們中還是有人獲得了少量的食物——拚死從那些外星生物身上截取下來的肉類。

有人開始意識到,或許,這是他們目前唯一獲得食物的渠道。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在饑餓難耐下豁出去了一把。

有人生,有人死,慢慢地,這種行為成為一種別無選擇的生活方式。為了對付外星生物,人類開始進行有規模地鍛煉身體。

為了生存,隻要能變強,無論怎樣殘酷的訓練,他們都來者不拒。

不可避免的,人類的數量在這個過程不斷劇減,最後維持在堪堪不到三十萬的數字。

人類的適應性不可謂不強,五年的時間,他們已經能夠淡定麵對成日的朝不保夕了,戰鬥、處理傷員、收拾同伴的屍體,這些成為了他們生活的主調。

唯一值得驕傲的是,哪怕再怎麼艱難,他們都不曾以同胞的血肉為食。

當時人類的領導人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必須守住這道底線,否則,我們與外麵那些外星生物又有什麼差別?人類之所以是人類,不是因為我們聰明,而是我們有心。

物種上的差距,環境的局限,條件的限製,使得人類已經到了極限。若是保持現狀,滅絕隻是時間的問題。

這樣的認知,是當時每個人都有的。

人類如同困獸,無處可逃——

人類想過,他們可能真的完了,也可能會有驚無險,但沒有人想到,轉機會是一個嬰兒!

是的,一個嬰兒,人類來到無名星後出生的第一個嬰兒——之前也有孕婦,但都沒能在艱難的環境中安全生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