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劉覃羽的思維是普通人根本無法預測的,因為他隻有興致,沒有在乎重視的東西。
但蘭澈溪是他人生中的例外,劉覃羽避開蘭家的長輩,從她十四歲開始風雨無阻地陪伴到了她十八歲。
這四年中,他把蘭澈溪當成珍寶,蘭澈溪卻隻把他當成一個可靠的大哥哥。
——蘭澈溪雖聰明,也從爸爸那學了不少手段計謀,卻不會時時運用,她隻是將之視為一種才藝,類似書法、雕刻。
所以,她善於揣摩人心,卻從來沒去揣摩過劉覃羽的心思,一點都沒有。
那時候她還天真,長輩們告訴她人心險惡,她也深刻謹記,但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距離就如同天和地。那些良言警語對她還停留在理論,沒有變成真正的認知。
四年的時間,劉覃羽也靜靜謀劃著他的計劃,瘋狂的計劃……
讓劉家和蘭家覆滅,隻剩下他和蘭澈溪雙宿雙飛的計劃。
而原因……因為蘭家在蘭澈溪眼中占據太多分量了,而不是劉家的話,蘭澈溪不會隻有三十年壽命。
蘭澈溪對一切無知無覺,她爸爸卻是先她一步察覺了劉覃羽的存在和意圖。
蘭澈溪如果真怕過誰的話,那就是劉覃羽,沒有理由的。她自信能夠不懼任何人的算計謀害,劉覃羽卻不包括在內。哪怕沒有試過,她也沒有信心自己能完全揣摩劉覃羽的想法。
唯一能讓劉覃羽栽跟頭的,隻有爸爸,可惜他當時失了先手,無奈之下隻能以性命為誘餌反利用劉覃羽的計劃,將他引入陷阱。
爸爸死了,死於“蓄意車禍”,凶手是劉覃羽,且證據確鑿,人證物證俱全,無可辯駁。
若光是這樣的話,劉家完全有能力將劉覃羽毫發無損地摘出來,但當人證的剛好是中央的兩位高層領導,位高權重,在車禍中受到牽連受了不小的傷,性格還都是瑕疵必報的典型,劉家也無能為力了。
劉覃羽被判了終身監禁,劉家因為兩位高層領導的遷怒損失慘重,一時間也沒有精力找蘭家麻煩。
整個事件中,蘭澈溪都懵懂茫然,直到後來經曆的多了,才慢慢通過回憶調查抽絲剝繭找出了大部分真相。
後來,蘭澈溪借著自己的音樂才華和姚若挽搭上了線,成為了至交好友,還認識了她哥哥姚若凜。
他們想要將受到父親寵愛甚至有意將事業交付的異母弟弟幹掉,蘭澈溪想要打垮劉家,雙方都能幫助到對方,自然一拍即合,互惠互利。
她沒想到的是,剛剛曆經千辛萬苦報完仇,居然發現姚若凜愛上了她,那時候,他已經有了名門淑媛的妻子,聰慧可愛的兒子。
姚若凜的母親受過第三者的苦楚,他自然不會想做第二個自己的父親,所以察覺到自己的感情後,他就有意識地開始避免和蘭澈溪見麵。
蘭澈溪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了,但感情的事情是控製不了的,盡管姚若凜已經盡力掩飾了,但他的妻子還是發現了。
哪怕是聯姻,也沒有女人能夠忍受自己的丈夫深愛另一個女人,看著姚若凜的妻子看著自己時的防備敵意,蘭澈溪選擇了離開。
蘭澈溪出國後,姚若凜反而沒有了原來的顧慮,雖然沒想過能和蘭澈溪在一起,但他卻不再掩飾對蘭澈溪的關心,蘭澈溪幾乎每天都能收到他的郵件短信,每隔一星期就能收到一次他的禮物。
原本蘭澈溪對姚若凜還談不上反感,畢竟原本就有交情,感情的事情也不是可以人為控製的,姚若凜對這段感情的處理方法也算是合理,但姚若凜之後的行為卻讓蘭澈溪反而開始厭惡起來。
——他一味隨心所欲地表現著自己的愛意,蘭澈溪卻極其討厭這種以愛為名,理所當然一般的關心和幹涉。
蘭澈溪走過很多國家,美國、意大利、德國、法國、英國……因為姚家在韓國、日本的勢力也不小,所以她並沒有踏足這兩個國家。旅途中,她不是沒有想念過故土,想念那個有著自己幸福回憶的蘭家大宅,但姚若凜那樣的態度,她回去隻會是一場災難。
沒有了劉家的威脅,蘭澈溪便開始考慮為蘭家留下血脈的事情。可是她的時間不多了,根本不夠將一個孩子教養到能夠獨當一麵。若是沒有正確的教導者,孩子長大後隻會重複曾曾祖父的悲劇。
蘭家的典藏,是他們的驕傲,也是他們的枷鎖。
三十歲的生日過去了很久,蘭澈溪卻還是沒有等到病發,她索性拉著行李箱繼續開始旅行。
對她來說,多活一天都是賺的,沒道理就這麼浪費。
即使不結婚,即使不生孩子,也要談一場真正的戀愛。
抱著這樣自私的想法,蘭澈溪開始關注那些以往隻被自己當做精子提供者看待的愛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