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澈溪一行人從航艦港走出,也不逗留,直接就往會場休息室去。
“這次比賽結束後是要辦交流會的,你去還是不去?”和路上遇到的又一個業界熟識問候完,簡楊回頭對蘭澈溪問道。
這是索納蘭大賽的俗例了,前兩場比賽算是互相熟悉,第三場比賽大家基本就了解得差不多了,這個交流會既是互相學習的機會,也是互相試探的機會。最重要的是,這個私人性質的交流會上,那些曆屆的冠軍以及評委也會參加,是難得的求教機會。
音樂人往往是不會錯過這場交流會的,一則是機會難得,二則是不想被戴上“不知好歹”的帽子。不過蘭澈溪就不同了,她的身份特殊,還真沒人敢有什麼意見。
“當然要去。”蘭澈溪怎麼願意錯過這樣好的取經機會,她一早知道有這個交流會的時候就決定參加了。
簡楊點頭,“也好。”
進了休息室,一如之前兩次,蘭澈溪開始指揮樂隊的孩子換裝檢查樂器,其他人則在旁邊搭手。
賽前半個小時,簡楊帶著無關人員離開,交響樂隊則在休息室養精蓄銳,等待台上MC的報幕。
“下麵有請六號選手桑榆冕下為我們帶來的交響樂《尋找阿蘭貝爾》——”
伴隨著熱烈的掌聲,蘭澈溪帶著一眾交響樂隊的人走上了舞台。
照例先是對觀眾致以敬禮,蘭澈溪在走上了指揮台,她沒有第一時間揮起指揮棒,而是抬起左手,以一種柔和的韻律在空中起伏——
柔美清澈的豎琴聲緩緩從豎琴手的指尖泄露,如同春日裏枝頭掉落的花瓣,旋轉飄落,帶著夢幻的色彩,將世界點綴成一片暖色,讓人從身心都溫暖了起來。
蘭澈溪握著指揮棒的右手舉起的時候,明亮寬廣的長笛聲響起,如同春日裏勃勃的生機,鳥雀們清脆悅耳的歌唱。
觀眾席和評委席上的人們閉上眼睛,漸漸沉浸到美妙的音樂盛宴中,神情放鬆而享受。
阿蘭貝爾,希臘神話中“幸運之神”阿蘭朵和“幸福天使”貝爾蒂的合稱。
尋找阿蘭貝爾,可以翻譯成尋找幸福、好運。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沒有停止過尋找,尤其是對那些美好的東西。
幸福是什麼,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這樣的疑問也曾出現在蘭澈溪腦中,尤其是在失去親人之後最初的幾年中。那時的她除了複仇、音樂,對於其他的都渾渾噩噩,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但是不知不覺間,看得多了,經曆得多了,慢慢地懂了,所謂的幸福,並沒有特定的含義。
有人認為幸福是家庭美滿,有人認為幸福是有相依相偎的愛人,有人認為幸福是平安康泰……這些都沒有錯,是比較常規的情況,但也不是任何時候都對。
每個人對人生的追求都不同,不應該用那些道德規則束縛“幸福”兩字。
不要將權利、金錢、美色這些東西貶得一文不值,擅自將“罪惡”兩個字套於其上。人都有欲望,而欲望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所以有些人因為獲得權利而幸福,有些人獲得金錢而幸福,有些人因為左擁右抱而幸福,有些人因為得到喜愛的工作而幸福……
不要說這些不是幸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幸福是多種多樣的,也是相對有大有小的,吃到自己喜愛的糖果是幸福,久病初愈是幸福,初為人父母是幸福……隻要仔細找的話,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幸福。
所以,那時候,哪怕有再多人對她露出同情的眼神,哪怕有再多人對她嫉妒怨恨,哪怕有再多人對她恭維討好……蘭澈溪都不曾被影響,迷失在其中,覺得自己不幸,或者自傲忘形。
當你覺得自己不幸的時候,那你就永遠感覺不到幸福了。
比起那些需要為了在她眼中微不足道的醫療費奔波求人的人,比起那些從小就被父母拋棄的人,比起那些才智平庸的人,比起那些懷才不遇的人,比起那些身患殘疾的人,比起那些生而醜陋的人,比起那些眾叛親離的人,比起那些因為愛情瘋狂癡傻的人……蘭澈溪的一生太幸福了。
她雖生來就被判了30年的緩期死刑,但她得到了最先進的治療,後來更是“偷生”了好些年,她受到了家人全心的愛護教導,她從小錦衣玉食,不曾受過貧困之苦,她天賦卓越,容貌出色,她一直做著自己喜愛的音樂,後來更是大仇得報,三十出頭就功成名就,在音樂領域中傲視群雄。
她一路走來,數不清的俊傑英才為她傾倒,她卻始終不曾受到****之苦。
蘭澈溪打從心底覺得,自己的人生或許不完美,但還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