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拯救父母,拯救親情!(1 / 3)

第八章:拯救父母,拯救親情!

是的,在我下筆寫此作時,就非常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在我一開始思考如何鼓動社會各界關心這些數以千萬計苦孩子命運的同時,更多地憂思著為什麼在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程中,會產生如此嚴重的這一新問題?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坦率而言,我感到有種說不清的痛楚。固然那些苦命的孩子們的命運叫我常常夜不能眠,但我對帶給這些孩子苦難命運的家長們的行為更憂慮,更痛苦。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因為我在采訪和調查中得出結論:十有八九的這些苦孩子的父母,他們對自己孩子的當下處境並不關心,或者因為根本不甚了解而無法談得上傾注一份心思了。緣在何處?我苦苦尋思,結論隻有一個,那就是這些父母斷缺了一樣作為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這便是係結我們人類賴於生息與繁衍了幾萬年的血緣和親情。

現在到了該補課——給那些苦孩子的父母以及整個社會的人們補課的時候!

誰能回答出什麼叫親情?

你?還是他?

唉,我感到遺憾的是在我向二十多位棄遺孩子的家長們提出這個問題時,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在很短的時間回答得上來的。在被問的對象中,最後隻有一位在監獄裏服刑的女人說:親情嘛——就像小狗生出來後母狗一直守著它跟前給它弄些吃的,舔舔小狗崽身上的髒東西什麼的。

在中國,有史以來人們在相處間,最講究的就是兩個字,即為“情義“也。後來有刑法出現後,把情義兩字稍作改動,變成了情與理。無論是情義還是情理,講究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中起碼和必須具有的感情與常理,然而所有這些感情中還有一種感情是與生俱來的和超越於其他一切普通的人與人之間的特殊感情,這就是父母與兒女、兄弟姐妹之間的血緣親情。

父親可以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而赴湯蹈火,母親為了女兒的貞潔寧可辱恥賣身。同樣,兒子為了保護母親而勇敢獻身,女兒為了拯救垂危的父親而不惜青春年華。而這種在必要時將生留給他人,把死給自己的人間最崇高偉大的行為,在兄弟姐妹之間也比比皆是,這就是我們所論的血緣親情。

人類如此簡單而本能的感情範疇,為什麼在今天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裏,竟然要把親情問題獨立地提出並用拯救的字眼來呼喚?特別是當讀者隨我的筆看完上麵的這些章節後,麵對一樁樁近似慘無人道的非親非義事件,誰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

是的,人類在萬象更新、一日千裏地變遷中,我們正在揚棄許多舊的和落後的東西,但無論社會發展和進步到什麼程度,惟有一樣東西是萬不能揚棄和喪失的,那就是血肉親情,其道理同樣非常簡單,她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本體屬性。所謂本體屬性,就是說假如沒有了這樣的一樣東西,人就不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人“了。

從這個意義講,今天我們仍然靠母體生育而傳宗接代的人類社會,更需要維係血緣親情。一個不講血緣親情的民族,無疑是個失去基本道德準則和無序的民族。一個不講親情的人,無疑也隻能算作是個沒有骨肉的軀殼人。

前年,我在美國訪問時,曾經詢問過那些物質生活非常富裕的美國人:“你們最欣賞中國人的是什麼?“他們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我們最羨慕你們中國人和睦的家庭和父子母女及家庭人員之間的親情。“時過數年,美國給我留下的印象越來越模糊,但惟有這句話卻深深地烙在我心中。當時聽美國人滿臉流露著那些敬佩之意在稱讚我們中國人的這一美德時,我感到的是一種神聖和幸福的自豪。

中國人從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和“家事、國事、天下事”以及“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等名言。“家“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是何等重要的天平!是中華民族的基石,是一個成長和棲息的搖籃,它既是人生命的起點,又是生命的終點。既是征程出發的港口,也是遠航歸來的陸地。如果說家是產生靈魂與精神的溫床,那它應該是世界上最柔軟和舒坦的溫床;如果說家是一條愛河,那它應該是世界上最源遠流長和最清純熾熱的愛河;如果說家是人生信念的一座大廈,那它應該是世界上最堅固最壯麗的大廈。

家是誕生人類親情的發源地,血肉親情來源於家的溫床之中。

一個人誕生於家庭,成長於家庭。後來又尋偶組成了新的家庭,開始新一代的繁衍,如此一代傳一代,便聯結起了人類的曆史,組成了龐大的社會與世界。每一個人都懂得在自己的家裏獲得母親的乳汁和父親的保護,也都懂得從哥哥和姐姐那裏接受愛撫與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