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轉晴
文/李曉丹
△一
盤古把那個孕育著世界的大雞蛋撐開後,蛋清漂浮上去變成了整個天空。正因為這樣,討厭吃雞蛋的我在不經意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才會感到隱隱的害怕吧。
雖然最近天氣很冷,但總會出太陽。窗戶上大片的冰霜被大家用手指寫滿了名字,然後畫個箭頭,指向豬或者青蛙一類的塗鴉。但到了中午,這些冰雪就會融掉,隔著窗戶看天空,就會有一個流淚的太陽。
教室裏的座位每兩星期就會調整一次,我搬著所有東西到了窗戶旁邊的位置。陽光軟綿綿的,灑在身上很舒服,有著強烈的催眠作用。坐在我前麵的小夏回過頭來有些惡狠狠地說:“於明明啊於明明,我就不信你能抵抗住陽光的誘惑。”
上次幫我搬這些東西的人是小池,他幫我把它們從四樓搬到一樓,幾乎每下一層台階,他就問我一句:“真的要走嗎?你再想想不行嗎?”我點頭點到他再問一句,我就沒有勇氣再點。
我憑著一股倔強或是胡攪蠻纏從藝術班轉到文科普通班。在那股倔勁消失後,我整個人就開始處於低氣壓狀態。
學校門口開了一家布丁店,木質的招牌精致並且惹眼,上麵印著很時髦的不知道是日文還是韓文的字樣。我想大概是日文,因為老板穿著和服的。這些裝飾很能吸引女生的注意,生意好到下課時間去都找不到座位。
但我知道這家店是開不久的,就像之前租下那家店麵的很多家店一樣,不到一個月就會倒掉吧,不管開始生意多麼興隆。有些事就是這麼悲哀得沒道理,那家店開不久,就像我這個人一樣,感覺像個扶不起來的阿鬥。
這個想要扶我的人是小夏。她是這個班裏的第一名,幾個星期前向班主任ET保證她一定能把我的成績帶上來,好證明她不隻是學習能力強,但是到現在我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有一次她對我說其實她挺感激我的,她天天纏著我,我也從沒煩她,趕她走。我說其實不是的,你走了就沒有人把作業給我抄了。
小夏在細細品味著布丁的時候,我正低頭猛吃從別家帶來的炒飯。
小夏皺著眉頭說我破壞了她的飲食氣氛,問我為什麼不吃布丁。我說布丁咬起來有一種蛋撻的錯覺。小夏問,那你為什麼不吃蛋撻?我說,因為蛋撻中間的部分味道很像蛋清。小夏問,你不吃蛋清嗎?我說對,我不吃蛋清。小夏悶頭吃了一會兒布丁,突然憤怒地指著我說:“於明明,為什麼明明最後一句就可以解釋清楚的事情你非要我一句一句追問下去?你知道字數對文科生來說多麼重要麼,你已經是入了我們這一行的人了,你要學會解釋問題一步到位!”
可是在不久之後有一次我和小池走到布丁店門口,他說我請你吃布丁。我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說,我不太喜歡吃布丁。他問為什麼,我想起小夏的話,於是很認真地說:“因為我不吃蛋清。”他怔了一下,有些發愣地看著我,讓我意識到我講了什麼奇怪的話。我假設路旁的一棵樹是小夏,然後狠狠瞪了它幾眼。
我想起唐橋當時說喜歡我的時候,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你是學音樂的。分開的時候,他也隻是說,因為你是學音樂的。
我隻是淡淡地說,哦,原來這樣。
有時候答案越簡單明白,卻越顯得愚蠢可笑。就像畫餅充饑裏的最後半個餅一樣,過程雖然不被人在乎,但終究不可或缺。
我張了張嘴,剛要向小池解釋,卻看見他溫和地笑了說:“哦,原來這樣。”頓時覺得很想哭。
△二
我挑食的本事,可不是蓋的。如果每個人都有五件和別人不同的標誌,那對我來說,挑食算一件。
小夏凶巴巴地說,如果她是我爸,就把我關在屋子裏餓上三天,看我出來的時候吃不吃雞蛋。
我很平靜地說,他不是沒幹過,而是失敗了。大約七歲的時候,他真的為了這個原因把我關在房間裏,結果第二天的時候我從窗戶翻出去,跑到鄰居家,鄰居家的阿姨炒了一大盤青椒給我。這些事是我爸不知道的,他知道的隻有,當我從房間裏出來的時候,連青椒也不吃了。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後來他都再也沒有勉強過我。
我爸去了北京出差,把我和我媽一對不會做飯的母女留在家裏。我在這幾天裏瘋狂地思念我爸,並且很不孝順地坦承這十幾年從來沒有這麼想過他。每天都由我媽負責做飯,我負責洗碗和清理燒糊的鍋。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向我媽抱怨她燒的菜有一股糊掉的味道時,她卻理直氣壯地指出明明是我沒有把鍋刷幹淨。
小夏打電話來的時候,我正在做數學題,準確的說法是桌子上擺著數學題而我坐在桌子附近。我剛要說出的表示親熱的話語,卻在小夏說出第一句話時在嘴邊凝固了。
小夏說:“於明明,你能不能解釋清楚,你為什麼像個遊魂?”
我不知道是應該笑還是生氣,我怎麼解釋我為什麼像個遊魂,而且……我怎麼像個遊魂了!
“你還是在意唐橋的事兒嗎?”
“沒有。”
“那是因為最近功課比較難很擔心?”
“沒有。”
“那你到底在低落什麼?”
“我沒低落!”
我雖然不能做到和小夏一樣有著大浪般波濤洶湧跌宕起伏的情緒,但也不至於低落。我還想問她到底在折騰什麼呢。
小夏又開始在電話那頭進行她最近對我的觀察分析,不想聽她的嘮叨,我把耳朵貼在門板上聽電視的聲音。我媽好像在看一周天氣預報一類的節目,我聽到的全是日期和天氣,於是又把注意力轉到電話上。聽見小夏不耐煩地說:“你有完沒完啊。”我無奈地想這句話應該我說才對,“你自己定個期限吧,什麼時候活過來,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