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尾聲(1 / 2)

丁誌成說:“金先生,我們快離開這兒吧。這裏太危險了!”

金毓璋說:“好吧。我們進來的洞口是水龍穴,我們是龍的傳人嘛。但是我們所說的龍並非一種傳說中的動物,而是指天地萬物中存在的一種生發的能量。天宮寶庫就在前麵,如果沒有曆史人文的滋養,天地萬物如同在暗無天日的世界中飽受煎熬。唯有萬物之靈長的人類,與天地共生,為天地所養,助天地孕育萬物。但是發展的速度和程度超過天地的限度,就會驚天動地,為天地所不容。所以老子有雲:絕聖棄智。正是因為老子預見到了這一點。”

丁誌成說:“金先生,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但是您所說的過於玄妙,我恐怕理解不了更深層次的東西。”

金毓璋笑道:“沒關係的。對於有些事物而言,漸悟要比頓悟更加深刻些的。”

兩人歇息片刻後,便沿著一個人工打磨得十分平整的甬路向上走去。約略十分鍾後,峰回路轉,兩人進入了一個高大得難以想象的雄偉的石室麵前。說是石室,不如說是將一座山峰內部掏空的巨大山洞。洞頂則是按二十八宿設置的通風口,陽光從這些通風口照射進來,使洞內光線交織,蔚為壯觀。

丁誌成發現這些光線投射到地麵上,竟然形成了一種無法辨識的文字。而且隨著陽光的緩慢移動,文字也逐一變化。他看到金毓璋在注視著這些文字,似乎在默念著什麼。

當金毓璋若有所思地抬起頭來時,丁誌成忍不住上前說:“金先生,這是些什麼文字呢?您認識嗎?”金毓璋點頭說:“這就是我們中華文明最古老的文字,來於自然,成於變化。當今的英文或拉丁文的字母也是從星座中受到啟發而形成的。我們的文字相當於那時的官方語言,而這些字母則是民間通用的。打個比方說,朝鮮在100年前的官方語言是漢語。1443年,世宗大王創製了《訓民正音》,即韓語。但是當時韓語並沒有普遍使用,官方語言還是漢語,直到甲午戰爭時期,朝鮮愛國人士大力推廣韓語,韓語才得以成為現在朝鮮和韓國的官方語言。你明白了嗎?”

丁誌成點了點頭,內心對金毓璋欽佩不已。

金毓璋接著說:“這段文字大意是說,‘這裏藏盡天下奇書,蓋由絕聖棄智,以保萬民之長久。’或許是我們的先人見到星際文明的玄妙而倍感惶恐,‘黃帝登上龍身升天’大概就是指其進入外星飛行器內遨遊太空或是赴月球參觀亦或定居,讓各個部落的酋長們震驚之餘心悸萬分,於是他們盡力毀去外星發達文明遺留下的飛行器具和計算工具。但是由於那時的人們隻會使用焚燒來毀滅外星文明遺留的各種器具和痕跡,由此引發了數場覆蓋全球的大火,大麵積的原始森林被焚燒殆盡,這就是曆史上越是文明高度發達的地區越是成為廣袤的沙漠,空餘讓今人無法探究的文明遺跡,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埃及沙漠中屹立至今、謎團重重的金字塔。這就是著有5000言《道德經》的老子提出‘絕聖棄智’的本源。再比如1900年,潛水員在希臘海底一艘沉沒的古代貨船殘骸中,發現了一個神秘複雜的青銅機械裝置,可以預算太陽係各大行星的運行的舉世震驚的‘安蒂基西拉機器’。它是公元前1世紀由希臘哲學家波塞多尼歐斯發明的設備,每一次旋轉均能複製出太陽、月球和五大行星的運動。而這一‘日心說’理論直到1400年後才為天文學家們所接受。可想而知,古人的智慧非今人所能想象。傳說周穆王有8匹駿馬,可日行3萬裏。你難道真的以為周穆王西行是騎遊天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