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眾將歸唐結束大動亂 軍鎮串聯開始新割據4(1 / 2)

唐軍的攻擊十分猛烈,田悅抵敵不住。本想逃跑,許叔冀督陣,態度堅決,隻得帶領軍隊繼續抵抗。兩軍短兵相接,斯殺甚為慘烈。唐軍驟中攻擊一點,田悅始終記著他叔父保存實力的交待,不肯與唐軍拚命。寧可丟失陣地,也要減少傷亡。不斷後撤,且戰且退。轉戰於石榴園、老君廟,燕軍指揮不統一,田悅一直向後敗退,許叔冀雖然堅守,但手下人見田悅的人馬後撤,也無心戀戰,紛紛向後奔跑。軍士蹂踐,死傷甚多,填塞於道。

史朝義向開封張獻誠下旨,要他帶兵增援。張獻誠一直在打探戰場形勢,知道戰爭對燕軍十分不利。接到聖旨後對其弟張獻恭說道:“唐朝皇帝令長子李適掛帥,征剿史朝義。史朝義要我出兵增援,你認為該如何處置。”

張獻恭說道:“唐朝皇帝的長子掛帥征討,燕軍內部不和,將軍各自為政,即將亡國。我勸哥哥投靠唐朝,我去見李適,保留哥哥的兵權,我們一起投降唐朝。”

張獻誠說道:“先放下史朝義的求援,你去見雍王李適,全權代表我談判。隻要保持節度使的頭銜和軍隊地盤不變,便投靠唐朝。”張獻恭說道:“哥哥所命,萬死不辭。”帶著幾名護衛,換上便服,到了陝州。單身一人去元帥帳裏,麵見李適。他跪在地上對李適說道:“汴州節度使帳下裨將張獻恭,參見雍王殿下。”

李適說道:“汴州現在叛軍的管轄之內,朝廷並沒有任命節度使。”他立即意識到有異,停頓一下說道:“何事求見?”張獻恭說道:“殿下攻擊洛陽,史朝義向汴州節度使張獻誠求援。汴州有兵五萬,張獻誠不出兵救洛陽。他占據開封,欲投靠朝廷,特派我來向殿下討封。”李適大喜,立即說道:“你等一日,本王向父皇奏明,拿到聖旨再回開封。”

聖旨很快就到了,任命張獻誠為工部尚書、汴州節度使兼汴州刺史,張獻恭為太常卿兼右羽林將軍。張獻恭按過詔書,高興的回到開封。

仆固懷恩到了洛陽城下,史朝義思想不定,想守又怕守不住,想退又怕失去屏障。田承嗣說道:“唐軍勢大,洛陽萬難守禦。如若固守,無疑等於全軍覆沒。”史朝義說道:“如果我軍撤退,敵人在途中設伏,也會被全殲。”

田承嗣說道:“我帶領主力保護皇上退到黃河以北,調動安忠誌、李懷仙和薛嵩來援,可於唐軍決戰。為防唐軍設伏,讓許叔冀、畢思琛死守洛陽。”

史朝義召見許叔冀,對他說道:“我任命你為西京留守、總管洛陽防務,堅守城池三日,朕去汴州詔張獻誠來援。”史朝義走後,田承嗣對許叔冀說道:“死守孤城,軍心不穩,我帶領主力在城外埋伏,你堅守城池一天,晚上我領兵偷襲敵人的營寨,內外配合,擊潰唐軍。”

許叔冀不疑有他,田承嗣出城不久,仆固懷恩就發起猛攻。許叔冀和畢思琛在城樓上堅持了一天,晚上下得城來,準備出擊。得知田承嗣帶領主力撤走,破口大罵,第二天就開城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