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重施壓力契丹叛唐朝發動戰爭祿山攻俎裏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穀渾。
王昌齡的這首邊塞詩,描寫了唐軍出戰,迅速獲得勝利的過程。然而現實中的戰爭,並不象詩人那樣浪漫。戰鬥的激烈和嚴酷,不可想象。即使大唐占據絕對優勢,周邊的小國也不是不堪一擊。對唐朝的盛氣淩人,他們表麵上不敢正麵出擊,但一有機會,也會偷偷的襲擊,有時還真能得手。
天寶四年,東北的契丹人,經過十多年的生息休養,已經有了相當的實力,自從尊一世可汗的兒子,迪輦俎裏為可汗之後,八部團結,力量一天天壯大。迪輦俎裏年輕氣盛,對範陽節度使安祿山的重壓不堪忍受。想脫離唐朝的控製與匈奴結盟,團結回紇人,共同對付安祿山。
他招集契丹夷離堇①耶律涅裏到可汗的營帳,商討對付唐朝的辦法。耶律涅裏剛進入帳篷,迪輦俎裏便對他說道:“安祿山欺人太甚,前天又將我們契丹的一名商人捉去鞭撻了一頓,這樣下去,我們的日子沒法過了。”
耶律涅裏說道:“可汗還記得我們契丹的八個部落是怎樣聯合到一起的嗎?”迪輦俎裏說道:“我怎會不記得呢?我的父親,一世始祖窪可汗屈列與大將可突於經過多年征戰,協商。好不容易在開元十八年,統一了契丹的八個部落。當時就得到唐軍的援助,但父汗臣服於唐朝,接受了唐玄宗鬆漠都督的封號。我們契丹人成了大唐的臣民,土地也成了大唐的地盤。“
耶律涅裏知道了迪輦俎裏的用意,想阻止他的過激行為,對他說道:“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有大唐的保護,契丹的腰杆子硬多了,不弱於匈奴和回紇。與唐朝對立,是不明智的,可汗要考慮周全。如今我們契丹的一些商人,總想從唐朝獲得最大利益,安祿山雖然過於嚴格,但我們的商人也有錯,雙方各退一步,就和諧了。”
迪輦俎裏不為所動,大聲說道:“夷離堇說的行不通,安祿山強硬得很,他這人想立軍功,把我們契丹人往死裏整,妥協不是辦法。”
耶律涅裏又說道:“可汗還記得開元二十二年,鬆漠都督府衙官,大賀氏貴族李過折設計將屈列可汗和可突於一起殺掉,自立為王的事件嗎?”
“怎麼不記得?那時我還小,多虧了老夷離堇及時帶兵討伐李過折,於開元二十三年將李過折擊殺,為父汗報仇,才有我們契丹的今天。“
夷離堇說道:“我是借助了唐朝的力量,才有能力將契丹的各個部落統一到一起。沒有強大的唐朝的支持,我們契丹的八個部落,還在你爭我奪,自己人已經打得不可開跤,那裏還有力量對抗唐朝啊。所以還得依靠唐朝,可汗擔任鬆漠都督的封號不能去掉。”
迪輦俎裏有些不耐煩了,板起麵孔說道:“現在的情勢不一樣了,契丹內部穩定,隻要重新組織,統一號令,就有力量對抗唐朝。脫離唐朝,不但可以節省向唐朝的進貢,也能大漲我契丹人的誌氣。唐朝雖然強大,但我們與匈奴、回紇聯合,集中兵力對付範陽、平盧兩個軍鎮的軍隊,占有優勢。我意已決,夷離堇不要再說了。”
耶律涅裏歎息一聲說道:“何必引火燒身呢?既然可汗聽不進老臣的建議,老臣年邁,已經沒有多大的用處,隻有向可汗辭職。”
迪輦俎裏緊繃著臉,沒好氣的說道:“我同意你辭職,讓你的兒子耶律裏思擔任大將軍,你不會阻攔吧。”
“老臣已經老了,年輕人的事管不了啦。你們意氣相投,總想有所作為,就拚搏一回吧。但是,意氣用事,往往要付出代價的。感謝可汗批準我的辭職,無官一身輕,老臣要歸隱了。”耶律涅裏帶著失望,離開了營帳。他雖然不願意與唐朝為敵,但對可汗的決定堅決服從。
送走耶律涅裏,迪輦俎裏認真的想了一回。雖然他被安祿山苦苦緊逼,但老宰相的話他還是要慎重考慮,立即招耶律裏思來商議。
耶律裏思接到迪輦俎裏傳喚,急匆匆來到可汗的營帳。九尺高的身材象鐵塔一樣結實,鼻勾嘴闊,一臉卷曲的絡腮胡子,蓋住了半張臉,有契丹第一勇士的稱呼。他野心勃勃,總想有所作為。進入營帳,他對迪輦俎裏說道:“可汗讓我擔任大將軍,應該將八部的軍隊集中起來,統一由我指揮。這樣才能壯大契丹的力量,與唐朝抗衡。”
迪輦俎裏說道:“此事太過重大,要八部一起決定。現在安祿山欺壓我們契丹人,不能忍受,我想脫離唐朝。但老夷離堇不同意,認為我們契丹國建立以來,一直持臣服唐朝的態度,才保住了安寧。我想聽聽大將軍的意見。”
耶律裏思說道:“人老了就沒有了銳氣,我們契丹縱橫幾千裏,地域遼闊,可與唐軍在廣袤的地區周旋。用我們的一套方法,足可以與其抗衡。為什麼要聽大唐的?我們也要發展,要發展生產就必須脫離唐朝的束縛。隻有獨立建國,才能安心的整頓內部秩序,使契丹真正的強大起來。”迪輦俎裏終於下了決心,以大汗的名義發出通知,召集八個部落的酋長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