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施手段多人被中傷 上書彈劾兩臣同遭貶(上)(1 / 3)

第二十二章暗施手段多人被中傷上書彈劾兩臣同遭貶

心向紫辰拜聖台,肅穆金殿正門開。

兵敗投降無他路,期盼明君賜恩來。

迪輦楷落在唐軍押送下,到達長安。此時的他憂心忡忡,不知禍福,暗暗祈禱,希望大唐皇帝能饒恕他的父王。賈循見他心事重重,提醒了一句:“這是我們天朝的京城,要講究規矩。”帶著他沿朱雀大街前行,一幫人騎在馬上也走了半個時辰,到達丹鳳門。

迪輦楷落幾時見過這樣大的城市,騎在馬上不停的轉頭,東張西望。到了丹鳳門之後,更是傻了眼。丹鳳門的雄偉,使他內心發怵,立在門前停滯了一會。賈循得意的說道:“怕了吧,”

兩名警衛站立在城門外,迪輦楷落下了馬,打量眼前的景象。門樓的建築,不亞於一座宮殿。門樓長近三十丈,共有三層。下麵一層為城門,並排五個城門洞,間隔兩丈。每個門洞寬兩丈六尺,高約三丈,兩扇朱紅的大門開著,地麵上的鋪磚平整如鏡,兩輛馬車可並排行駛。門洞上方建有兩層高樓,整體結構,長二十多丈,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兩邊還建有登城樓的馬道。

迪輦楷落為之傾倒,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興致勃勃的向中間的門洞走去。衛兵上前阻攔,他才回過神來。一個勁的搖頭,讚歎不已。

賈循向守城門的衛兵亮出身份,一名羽林衛過來牽走他們的馬匹,留下他們的兵器。進入大明宮內,是一個上百丈的大場子,裏麵有幾百名盔甲鮮明的軍士手持後器列隊兩邊,左右各有一個軍營,匾牌上寫著,左金吾仗院、右金吾仗院。

前麵又是一道城牆,他們從左側的光範門進入到內層。五十丈遠的地方,又有一道城牆。正中一座巨大的建築,含元殿三字十分醒目。

麵對這座東西長六十丈,南北寬三十多丈的巨大建築,賈循也感到驚異,嘴裏念叨:“這就是皇上朝會的地方。”

他們從左側的昭慶門再過一道城牆,走進去一看各種建築使人耳目一新建築群落。正中間的宣政殿比含元殿還要雄偉壯觀。雖然沒有含元殿大,但是富麗堂皇,豪華之極。這就是唐朝君臣上朝討論國事的地方。

宣政殿的左側,有許多建築群落。中書省、禦史台都在其中。賈循直接到了中書省,一名中等身材,身穿五品官服腰束金帶的人,邁著方步,有意亮出腳上的雲頭錦履①,走到他們的麵前。此人打扮不俗,頭戴進賢冠,臥蠶眉下一對明亮的眼睛,閃爍著光華。

賈循上前說道:“範陽節度副使賈循,押送戰俘進京,帶有節度使的奏折,上奏朝廷,來中書省報到。”那人說道:“我乃中書舍人韋見素,現在就帶你們去見中書令李丞相。”

進了李林甫的房間,賈循呈上安祿山的奏折,對他說道:“啟稟丞相,經過半年的激戰,我軍已經徹底擊垮了契丹軍隊。這是契丹王子迪輦楷落,來麵見皇上,代表其父向唐朝稱臣。”

李林甫說道:“賈將軍先到館驛中住下,等我奏明皇上之後,再行回複。”回過頭來對契丹打扮的迪輦楷落說道:“契丹人真的臣服了嗎?”迪輦楷落說道:“唐朝地大物博,國強民富,契丹與之對抗無異於螳臂當車,我們誠心誠意臣服大唐。”

李林甫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帶著迪輦楷落又過一道城牆,來到紫宸宮,這裏是唐朝皇帝接見大臣,單個與朝廷官員議事的地方。

見到唐玄宗,迪輦楷落立即跪下雙手舉起契丹的投降書:“契丹王子迪輦楷落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啟奏皇上,我們契丹人已經臣服大唐,願意接受封號,向朝廷上貢納稅,請皇上退兵,讓我們回歸國土。”

唐玄宗內心高興,用手摸了一下胡須說道:“愛卿平身,”高力士拿過投降書,遞給唐玄宗。

李林甫遞上了安祿山的奏折,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安祿山在王忠嗣的協助之下全麵擊垮了契丹軍隊,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反抗了。契丹人還是由他們自己管理較好,臣奏請皇上接受他們的投降。”

迪輦楷落說道:“啟奏皇上,當時臣父受到下屬的蠱惑,聽信殘言,自不量力,向大唐用兵,如今一敗塗地,肯請皇上饒恕臣父。契丹從此隸屬大唐,永遠聽從皇上旨意,決不再違背上意。”

唐玄宗說道:“你們臣服了,朕也不再追究了。契丹八部,還是由迪輦俎裏統一領導,傳朕旨意,封迪輦俎裏為鬆漠都督、崇順王,賜名李懷秀。”

迪輦楷落說道:“啟奏皇上,臣願隨父姓,改名李楷落。臣進了長安,就象進了天宮一樣,這都是皇上的英明。臣懇請留在長安,學習漢人的本事。”

唐玄宗十分高興,大聲說道:“準奏,你就在國子監讀書,學好了,將來接替可汗,也能將中原文化帶入契丹。”

從此楷落王子改姓李,成了李楷落,長駐京城,學習漢人文化。十年之後,唐玄宗派他回契丹,擔任契丹可汗,鬆漠都督。

降服契丹,安祿山立了大功,他在唐玄宗心裏的位置又得到提升,雖然最後一擊是王忠嗣完成的,但他的功勞不能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