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千裏對高仙芝的做法有意見,不僅是因為重用封常清,原來兩人都是副節度使的時候就有隔閡,後來雖然高仙芝主動消除了他們之間的矛盾,但並不融洽。程千裏不敢明裏反對,暗中一直在較勁。
現在高仙芝重用他身邊的人,將程千裏擱置在一邊,他的內心當然憋氣了。尤其是封常清,仗著自己有點才氣,加上高仙芝的器重,根本就不把他這個副節度使放在眼裏。他想刹一刹他的氣焰,但自己不好出麵,便想到了鄭德詮,決定在他麵前燒一把火,在他和封常清之間做做文章。這天軍隊在操場上操練之後,程千裏故意拉在後麵,與鄭德詮走在一起。
靠近鄭德詮,程千裏對他說道:“鄭將軍是五品郎將,那封常清不過是從五品的朝散大夫,是個閑官銜,實職隻是七品參軍,卻掌握軍中大權。他腳又跛,眼睛斜視,與將軍比起來,不可同日而語。這留後使的職責如果讓將軍來承擔,比封常清強多了。”鄭德詮本就不服氣,對高仙芝如此重用封常清不理解。經程千裏一說,內心更加不舒服,低著頭悶悶不樂。程千裏乘機說道:“高元帥也是的,自己的兄弟還不如旁人。”
經程千裏的扇動,鄭德詮氣往上衝,早就有些按捺不住。聽到這話無異於火上澆油,瞪眼說道:“那封常清是什麼東西?能與我相提並論。副元帥請看我的手段,我要讓他丟失麵子,在人前難堪。”
程千裏乘機說道:“鄭將軍不要意氣用事,那封常清城府極深,不是易與之輩,又有元帥的支持,你鬥不過他的。”
鄭德詮說道:“他一無戰功,二不能上陣殺敵,隻會寫寫文章,有何了不起。將軍看我的,有的是辦法治他。”從此鄭德詮在封常清麵前總是傲漫無禮,有意給他難堪,在他麵前擺威風,趾高氣揚,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裏。
封常清每次辦完事後,因為有元帥的支持,很多中層將領前去拜見,有心討好他。唯獨鄭德詮不與理會,反而騎馬從常清身旁狂奔而去。
這天封常清從留後府出來,鄭德詮騎在馬上迎麵檔住了封常清馬車的去路。封常清的隨從對他說道:“這是留後使的大駕,鄭將軍也敢攔?”
鄭德詮說道:“什麼留後使,一個七品小官,在我五品官的麵前,不行禮賠罪,就是對長官的不敬,怎能耀武揚威。”
封常清當時沒有與他計較,卻恨在心裏,打開車窗,看了一眼他得意的鏡頭。但他是高仙芝的弟弟,封常清表麵上忍耐。但內心裏卻在算計,如何給鄭得詮一個下馬威,治一治他的囂張氣焰。
他知道高仙芝愛財,因些仗著管理四鎮軍需錢糧的權力,為高仙芝斂了不少的財富,與高仙芝建立了特殊關係。
有了這一層關係,他就要整鄭德詮了。但要整節度使的兄弟,是有風險的,處理不好,他的官位就要丟了。但不警告他,他在軍中的威信就建立不起來。
高仙芝進京述職,封常清行使留後使的職責,負責軍營的諸般事宜。他坐鎮留後使院,派人到軍營中請來鄭德詮,本來隻想懲罰他一下,刹刹他的囂張氣焰。
鄭德詮聽到封常清要請他去留後府,冷冷一笑,自言自語的說道:“請我去何事,想拉攏我,我不會買你的賬。”
走進大門,就有人過來把門關住,這是封常清安排的,是給鄭德詮製造心裏壓力。鄭德詮看在眼裏,但並不在乎,仗著是節度使的弟弟,昂首挺胸,傲慢得很。
進了大堂,鄭德詮對封長清視而不見,封常清從主官座位上站起來對鄭德詮說道:“我封常清的出身隻是一介平民,承蒙中丞看得起,讓我擔任留後使,為了報答中丞的知遇之恩,我在軍中盡職盡責,不敢懈怠。你作為軍中的郎將,難道不知道軍中的法度,為什麼一再衝撞於我?”
鄭德詮說道:“你跛足歪嘴,出身低微,手無縛雞之力,沒有尺寸之功,有何能耐管理軍營?”
封常清氣得臉都青了,持這種觀點的人,軍營中不在少數,這樣的人再不處理,他在軍隊之中,那有威信可言?他大聲喝斥道:“匹夫欺人太甚,我不治你,顯得我封常清無能。來人啦,將鄭德詮拉下去重杖六十軍棍,以肅軍容。”
軍士上來將鄭德詮拖下堂,杖軍棍和打板子不一樣,板子打在屁股上,而且與被打人的身體接觸麵大,而且板子輕,擊打的力量也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