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公告:(本站已經啟用手機站網址為,爪機黨速來!!
本章節手機版可點這裏訪問.
)
七百二十八年,那是一個秋天,有一位老人在洛陽城中心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了一座高樓,名為威德樓,樓主姚威德,開元年間著名武將,年輕時曾是武皇延載年二甲的進士,後發覺當個進士發展太慢,索性投筆從戎,去了邊疆,依然沒有作為,隻等到武皇薨,宮裏亂做一大團子,韋皇後太平公主長樂公主三個女人熙熙攘攘鬧得不可開交,姚威德倒是無所謂,在邊疆打打獵吃吃羊肉日子還算過得去,老娘們的事情他一貫不在乎,可誰曾想太平公主和當時還不是玄宗的李隆基調兵發動兵變,姚威德也跟著亂了一把,趁此機會不僅回了長安,還在姑侄二人得天下後受到了封賞,然後又趁著那姑侄翻臉的時候站對了陣營,因此成了玄宗帝的愛將,姚威德不是洛員外那種不識時務的人,他八麵玲瓏察言觀色,跟當時的吏部侍郎李林甫關係甚密,學到了一身拍馬屁的功夫,就這樣,他就變成了文官裏最會打仗的,武官裏最會拍馬屁的,馬屁精裏文章寫得最好的,按理說這樣的綜合人才在當時應當是炙手可熱,可誰奈那丞相張九齡是個極為公正的好官,他及時發覺了姚威德的野心,給他升了一個輔國大將軍,順便給扔東都洛陽去了,這種明升暗貶的方式並沒有挫敗姚威德的野心,他相信著“閨蜜”李林甫總會有出頭那天,那也將會是他姚威德的翻身之日。
七百二十八年,也就是開元十五年,這年姚威德攜著家眷來到了洛陽,在城中央建立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樓,勵誌要建成洛陽第一高,鬧得當時工部幾近崩潰,誰都拿這位遠方的高官沒有辦法。
威風八麵的姚威德同樣有著弱點,他有三個子女,最讓他心煩的莫過於那個患有暈血症的大兒子姚子軒,姚子軒五歲的時候,姚威德剛協助太平公主姑侄奪了天下,那時候叫一個威風,人人都說虎父無犬子,可誰想姚子軒的暈血症幾乎進入晚期,見血就暈,說暈就暈,成了那些個看笑話的同僚們最喜歡討論的事情,任他姚大將軍再怎麼威武,人們議論的重點還是他那個見血倒的不爭氣兒子。
姚威德皮兒薄,對這事恨得咬牙切齒,那年納了五房小妾就為生個能看得了血的兒子,可是忙了三年才得到了一個女兒,投入和產出嚴重不成正比,不過那女兒五官標誌,腿腳修長,特別是那雙星星般璀璨的眼睛,真是討人喜歡。
姚威德要崩潰了,他怎麼也等不及要抱著個完美的兒子出去顯擺了,咬咬牙跺跺腳玩了把自欺欺人,硬是對外宣稱自己得了個兒子,那一時間轟動整個長安,連玄宗帝都很有興趣知道這孩子是不也是暈血的,當玄宗看過孩子後,喜歡得不得了,當即賜名銘笙,還賜了個金黃肚兜兜,姚威德那時恨不能抽自己兩個耳光子,一時的頭腦發昏,換來的很可能是欺君的罪名,他騎虎難下,隻得把姚銘笙當兒子養了,不久之後,小女兒姚繁花也呱呱落地。
威德樓建成那天正逢那年中秋,繁華的洛陽熱鬧非凡,小湖邊,拱橋上,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叫賣聲,鞭炮聲,吟詩作對,不絕於耳,夜幕降臨,人們出了家門,趕著不同的廟會,攜著知己好友,喝杯桂花酒,吃口月餅,隨便來首詩,獻給路過的姑娘,盛唐之際,國泰民安。
姚威德這種高調的人自然不能消停,他放了大把的煙火,惹得火師提著裝滿水的皮帶簡桶來來回回向他家跑,威德樓免費的尚好的茶酒自然也吸引了大批洛陽民眾,此時,又是姚威德顯擺他那個文武雙全的“二兒子”的最好時機。
姚銘笙一臉黑,她小心地在姚府的假山假石之間躲來藏去,打心眼裏厭煩著她爹那些個高調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