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失策進擊(2 / 2)

對“史前斧”露出表示感激和歉意的眼神後,楊德領頭走進了登陸艇。錐行扁平結構的登陸艇非常狹小,一艘登陸艇滿載是6人,最大限額8人,最大推動力2500KM/H,單次推動時間120秒,這樣的動力足夠穿透敵對戰艦的側麵裝甲,一名操作手在母艦投放員給予指定投放目標後,在投放過程中進行軌道微調,因為投放過程中,戰艦也是運動的,而操作員就是不斷修正軌道參數,保證誤差距離在一米內。這是一項非常精細的工作,往往楊德所在的登陸艇的操作手都是楊德自己擔任。登陸艇艇艙分為內倉和外倉兩層,前端外倉裝甲在撞擊穿透敵艦裝甲後會自動報廢脫落,裏麵是一台安裝在內倉的反推引擎,作用於登陸作戰完成後,作戰部隊逃離敵艦時使用,最大推動力也是2500KM/H,以保證登陸艇能瞬間脫離危險,但推動時間隻有20秒,因為艦艇本身大小有限製,所以所剩燃料在設計時候隻保持了撞擊推動燃料的三分之一,而且,畢竟逃離不是撞擊,20秒足夠讓任何艦艇達到一個安全地帶。外倉說白了就一層穿透裝甲,主要用於碰撞,內倉和外倉間擁有一套緩衝係統,用以保障在撞擊穿透時候巨大的作用力不會對艙內乘員造成傷害,所以往往碰撞達到10G的力量時,內倉在緩衝裝置的作用下能夠讓撞擊力縮減至在人體承受的2G範圍內。楊德此刻正在對撞擊點進行最後的投放坐標校正,在被投放的倒數前15秒,楊德全隊便已經完成了登陸艇的準備工作,所有人員均已按小隊分組進入了登陸艇,全部操作手就位後,楊德向塔台發送了投送指令,倒數過後,麵向敵艦的左舷開始打開階梯型外投放裝甲折疊門,楊德已經可以看見敵方戰艦的舷窗內奔走的人群,一條虛擬的線路正透過登陸艇的瞄準鏡實時顯示在對麵的某個點上,出於人道,楊德一直在心中祈禱著避過人最多的艙室,因為登陸艇一旦著陸,必定會釋放被突破點範圍內艙室的壓力,裏麵的人會像西紅柿一樣被瞬間的失壓壓成肉餅,而借助於單兵係統的登陸兵們自然是不會受此影響的。

敵艦已經在兩艦之間部署了超過300架的“黑魚”戰鬥機,在母艦視距範圍內,機炮手們正在捕捉著這群蒼蠅,但奇怪的是,己方的戰機還未進入戰場。這樣暴露在敵艦火力下的登陸艇是非常危險的。通常這個時候應該是敵我近戰空域展開戰鬥最激烈的時刻,但楊德並沒有看到保護自己部隊的戰機。

楊德感覺不對勁。

通訊耳麥內和艇艙內傳來投放倒數,全麵打開的左舷此時開始遭受猛烈的攻擊。早已待命的“黑魚”對準了自己的部隊不斷的釋放著能量武器,接二連三的爆炸和慘叫伴隨著投放倒數通過耳麥傳來。楊德一身冷汗。

這是一個極大的失誤。

“我們的戰機呢?”

“什麼情況?!”

“快!撤銷命令!打開防護罩!”

“塔台!塔台!停止投放!我們正在遭受攻擊!”

“.。。八.七.。六.。”

“啊!!不要!..。(雜音)”

一切都是混亂無序的。這對於楊德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就算訓練再好、素質再高的登陸部隊,在沒有己方戰機的掩護下,就等於是活靶子。而且投放指令仍舊沒有中斷。楊德知道這一定是塔台出現了誤判,但如此巨大的戰艦,“黑魚”對於他們的攻擊並不對戰艦本身能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整個傳輸係統甚至可能都還沒有將他們受敵的訊息傳到艦橋。但,這對於楊德而言,確是致命的。

不斷損失的登陸艇在艙內就開始爆炸,楊德和其中幾艘少數幸運的已經踏上了登陸的線路中,登陸艇上配備的兩挺機炮正全火力防護著,但沒有戰機的保護,誰也不知道能否順利到達目的地。眼前越來越近的敵艦裝甲壁壘向豆腐一般被登陸艇的銳利切割開來,目測了一下,楊德估算著全隊登陸的不超過10艘,存活率百分之三十。損失慘重。

顧不了那麼多,楊德跳出登陸艇,一邊在通訊頻道中喊著集合地點,一邊跟隨“史前斧”王浩民衝入敵艦內倉。此刻,戰艦外的空域中,姍姍來遲的己方戰鬥機剛剛和“黑魚”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