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父母雙亡(1 / 2)

魯班書是中國古代一本奇異之書。據傳為聖人魯班所作,,上冊是解法和一些醫療法術,下冊是整人的法術。

但除了醫療用法術外,其他法術都沒有寫明明確的練習方法,而隻有咒語和符。

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鰥、寡、孤、獨、殘任選一樣,由修行時候開始選擇……因此,《魯班書》獲得另一名——《缺一門》。

在民間人們對於《魯班書》懷著敬而遠之的態度。老人們常常對小孩子們說一些看了《魯班書》下冊的,將會不吉利,甚至無後。在老人們看來,無後是對祖先的最大不敬。

據說,中國每年出版兩本正宗的《魯班書》,其餘都為贗品。當你遇上正宗的《魯班書》,賣書人回提出兩個問題,隻有回答正確的才能賣出。

第一個問題是:“前麵有人不”。答案是“沒有”。意思是問你,你認祖先嗎?第二個問題是:“後麵有人嗎?”答案也是“沒有”。意思是你要後代嗎?當你把這兩問題回答正確買到書後,賣書人還會詛咒你段子絕孫。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四川德陽的一個小山村裏麵。一家普通的泥瓦房裏麵。一個四、五歲大的小男孩穿著一雙燈草布鞋,布鞋已經開了一道小口。

正纏著一個三十多歲的農村漢子。“爸爸!你給我講故事嘛!”

“好!好!好!爸爸給你講”農村漢子笑道。“相傳魯班寫了一本《魯班書》,一本上冊,一本下冊,上冊是做好事,下冊是整人的。

以前我在成都做鍋盔的時候,認識幾個練過下冊的人。他們在街邊看報紙,就能知道別人身上有多少錢。

在飯店吃飯,幾個人隻點一份菜,不管怎麼吃就是吃不完。哪個菜,不管你怎麼吃,盤子裏麵還是滿滿的一盤子。

還有一個沒事就讓警察抓。晚上的時候,一個獄警在聽收音機,那時候沒電視,就聽聽收音機。

國慶的時候聽著收音機裏麵說北京非常鬧熱。他就問那個獄警想不想去北京看看?獄警想現在坐火車過去都過去好幾天了。

他對獄警說你想看我現在馬上就能帶你去看。於是,他在獄裏麵點了一盞燈,抓著獄警的手。讓他抓緊,閉上眼睛。並且告訴獄警在那邊隻能待兩個小時。要不然就回來不了。

當他念完咒語,過了2分鍾左右果然到了北京。這個法術叫著‘飛霧騰身法’,如果,燈熄了就回不來了。好了小海快去睡了,明天再給你講一個。”漢子對著男孩說道。

“不嘛!爸爸你再說一個嘛!這個聽完我就去睡覺”“好了,最後一個。”

漢子苦笑道。“三村那邊以前有一個張三也練過《魯班書》,厲害著呢!

有一天,村裏麵的人整他。‘三叔,你那麼厲害,能不能把前麵那個女的衣服脫了?’一個村民對張三說,張三這個人也是比較好,很少做壞事。‘三叔,你不是那麼厲害,這點小事都做不到啊?’那人用上了激將法。

你還別說,張三啥都不怕,就怕激將法,一激他,他連姓啥都不知道了。然後,他在路邊扯了一根草,閉上眼睛,然後,開始念咒語,一邊念一邊把那草一點點的斯碎。

隻見那女的邊走邊脫,等走到張三邊上的時候已經拖得一絲不掛。那女的也酣然不知。她對著張三喊了一聲‘舅舅’,張三聽了一看,原來是自己的親外甥女。

他外甥女本來是看一下這個無妻無子的舅舅。誰知道,被別人這麼給整了。張三聽見叫聲,睜開眼一看。當時就吐血了,然後,拿針自己把自己給戳瞎了。這個法術叫‘美女脫衣術’”

“爸爸,那你看過《魯班書》嗎?裏麵有哪裏法術啊?”“以前你三表叔就有一本正版。他練了幾天就嚇得不敢再練了,我那時候在他哪裏看了一下。裏麵的法術多得很。現在也記不到幾個了。”漢子說道。

“爸爸,那你知道《魯班書》怎麼練?”小孩繼續問著,“要想練這書啊?必須每天晚上人不知、狗不叫、雞不鳴的時候,戴一鬥笠,披一件蓑衣,在鬥笠上麵放一點草皮,然後找一處墳山多的地方,用石灰畫一個圓圈,圈大四尺九寸大。

圈上每隔三寸點一隻香,然後,人坐在圈的中間,盤腳而坐,點一把香,一對蠟。念起始咒語,就會出現鬼怪。什麼披頭散發的、長手長腳的、無頭、無手的啊,它們就圍著圈轉,那些長手長腳的會把手伸進圈子抓練功的人。它們的手伸進來的時候,要拿香打。它就會縮回去。人在中間背咒語,橫讀倒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