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愛(2)(3 / 3)

原本他打算要隆重地辦一場婚禮,婚車訂了好幾輛,喜宴準備訂60桌,請的客人就有四五百人。但是,“5·12”大地震發生後,數萬同胞罹難,數十萬人痛失家園,舉國哀傷。麵對此情此景,新郎和新娘商量後,取消了娶親的婚車以及喜宴。

7點45分,新郎官楊躍勇帶著娶親隊伍走進了新娘家中。沒有鞭炮,和應有的喧鬧,甚至連常規的敬酒都被取消,楊躍勇就這樣走進了新娘的閨房。按照當地習俗,娶親鬧的時間越長將預示著以後的日子越紅火,但這一切從簡了。

一顆喜糖,一杯清茶,迎親的人們在新娘家的客廳裏安靜地等待著。8點剛過,一身淡妝的新娘楊曉芳走出閨房。跟父母簡單道別後,她大方地攙著新郎的胳膊,向樓下走去。

走過幾十米長的一條小巷,娶親的隊伍拐上了文縣北街。新郎、新娘攜手走在最前麵,其他的人員提著大包小箱身後緊隨。他們走過街邊一頂頂救災的帳篷,走過一處處瀕臨倒塌的房屋。街邊的帳篷裏,探出一雙雙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支特殊的娶親隊伍。

約20分鍾的路程,娶親隊伍來到了山坡之上的上城村。新郎家的門口,一掛長長的鞭炮,幾罐絢麗的彩花,將一對新人迎進了大門。特殊時期,大門上的對聯也寫得別致,上聯為:悲情不礙歲月步伐;下聯是:喜事更增生活信心。

楊家的院子不大,進門正對著的是一棟二層高的小樓。小樓的牆壁上,處處是虯曲猙獰的裂縫。小樓前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個簡易的小棚子,下麵擺了桌子和沙發,楊家的親戚們或閑聊,或端茶遞水。棚子西麵,是一頂用藍色的彩條塑料布搭建起來的帳篷,帳篷的薄紗門簾上,貼著一個大紅喜字。

這裏就是新郎、新娘的洞房。新人的洞房原本設在二樓,地震發生後,房屋嚴重裂縫,隻能將洞房搬到了帳篷裏。

上午9點,在司儀的主持下,婚禮開始。

“今天是楊躍勇和楊曉芳的大喜之日,同時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十多天前,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舉國傷痛,我們文縣也是此次災難的重災區,首先,我提議所有的人為在這場災難中罹難的同胞默哀一分鍾。”

也許是主持人提前沒有通氣,現場的人先是一愣,繼而是大悟後的認同,全場肅立,頷首哀思,神色凝重。一分鍾後,默哀結束,現場氣氛稍稍活躍。“今天的婚禮內容有兩項,我們已經進行了一項。第二項,請新郎把新娘抱入洞房。”在這場簡約的婚禮中,這也許是最浪漫感人的一幕:楊躍勇輕輕抱起心愛的新娘,快步走向洞房,現場報以熱烈的掌聲。

在婚禮現場,最忙的人就要數楊躍勇的父母。他們不停地給前來道喜的人發糖遞煙,隻言片語中滿是喜悅之情。楊躍勇的父親說,地震發生後,他們原打算將兒子的婚期推後,但楊躍勇二人卻堅持如期進行,並決定一切從簡。

“剛開始我不同意,後來也想通了,在地震中,那麼多人失去了生命和家園,孩子們這樣做,一是有特殊的紀念意義,二是想給災區的人們以樂觀和自信,一切都會過去,應該相信明天的生活會更好。”楊躍勇的父親這樣說。

簡易的帳篷洞房中,一些調皮的小青年開始鬧起洞房。他們的第一個“節目”,要求新郎給新娘說一段話,但這句話必須讓新娘感到滿意。

楊躍勇沉思片刻,抓起新娘楊曉芳的手,深情地說:“老婆,婚禮這樣簡單,真是對不起。今後,我會加倍補償你。”還沒等小青年們起哄,楊曉芳已經開口:“我已經很幸福,也很滿足。”

洞房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悲情不礙歲月步伐,喜事更增生活信心。

特殊的婚禮,特殊的意義,這不僅是麵對災難的堅毅和平淡,更是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美好的婚禮,美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