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請功(1 / 2)

時間慢慢的就這樣流逝而卻,崇禎六年也是一樣,時間很快就到了崇禎七年。

大地從冬寒裏蘇醒複活過來,被人們砍割過陳舊了的草木茬上,又野性茁壯地抽出了嫩芽。不用人修培,它們就在風吹雨澆和陽光的撫照下,生長起來。

算起來嶽陽來到這個時空也有快兩個年頭了,他就如同一隻小小的蝴蝶,拚命的扇著自己的翅膀,努力的想要改變著什麼,但由於他的翅膀實在太小,目前為止他所能改變的也隻有五裏寨以及應州一府之地。

經過一年多的苦心經營,如今的五裏寨可謂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本的五裏寨隻有不到兩萬人,整個寨子最繁榮的地方也不過是那條不足百米長的一到刮風的時候就漫天黃沙的街道。

短短的一年過去了,整個五裏寨卻是來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五裏寨以及周邊的地區都種上了嶽陽從現代帶來的高產糧食種子,馬鈴薯、紅薯、小麥等等高產作物在五裏寨以及周邊的村寨遍地開花,糧食產量也創造了曆史新高。截至去年秋收後,海樓領著數萬流民新開墾了荒地二十萬畝,收獲糧食八萬噸,五裏寨也成了山西名副其實的大糧倉。

這下五裏寨出名了,也火了,在這個遍地饑荒普遍缺糧的年頭,五裏寨的名頭一出後,無數的流民聽聞了消息後蜂擁而至,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裏,湧入應州府的流民就達到了六萬,龐大的流民帶來的是龐大的壓力。麵對著應州城裏城外那遍地的流民,鄭發奎也慌了,他急忙找來了嶽陽商量對策。

但是嶽陽對此卻胸有成竹,他向鄭發奎提出了幾個對策。那就是將將應州城裏那些落魄的讀書人都召集起來,將他們派到下麵去擔任書吏、典吏或是令吏之職,將這些人都分流到各個鄉下、廠礦和農場去。該開礦的開礦、開荒的開荒、辦養殖的辦養殖,這樣一來就能將流民們很快的分流下去。而且嶽陽同時也派人到山西各地展開了宣傳,蠱惑各地的讀書人都到五裏寨來做事。

崇禎七年陰曆三月,時任應州守備的嶽陽在五裏寨迎接了來自太原府的兩位貴客,他們是山西巡撫許鼎臣和鎮守太監魏同和。

春日的陽光懶洋洋的灑在田野上,嶽陽和鄭發奎率領著順寶、胡老三、吳成楓、海樓以及嶽來福等一眾人擁著許鼎臣、魏同和兩人浩浩蕩蕩的走在田埂上,周圍則是許多牽著耕牛扛著鋤頭的百姓。如今的五裏寨的百姓可不是兩年前的時候,吃飽了飯的他們如今都精神飽滿的行走在田野裏。

看著周圍的百姓一個個精神頭充足的樣子,許鼎臣捋著胡須不住的微笑點頭,詩興大發的他不禁吟道:“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好……好詩!”

一旁的嶽陽聽了許鼎臣的詩,不禁點頭讚歎了起來,他正想繼續拍幾句馬屁,一旁的鄭發奎誇獎道:“大人好記性,張繼這首《閭門即事》是寫得極好的,尤其是非常映襯如今的景色。”

鄭發奎的話剛一出口,嶽陽的臉立刻就紅了起來。

“他娘的,幸好哥們的馬屁還沒派出去,要不是鄭發奎先說了出來,哥們還以為這首詩是許鼎臣這個老頭做的呢。”要是這個馬屁拍出去,這個臉可就丟大發了。

“是啊!”一旁的魏同和也笑道:“咱家雖然是個廢人,但看到這樣的情景也不勝歡喜,嶽守備真是經營有方啊!”

“咳咳……這個全賴眾人努力的結果。”聽到眾人如此誇獎,嶽陽也連連擺手聲稱不敢當。

眾人來到一塊田地裏,有老農牽來了一頭披著紅綢的耕牛。嶽陽從老農手中接過韁繩遞給了許鼎臣道:“大人,俗語有雲: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乃一年之中的頭等大事,大人代天子牧守一方,此等大事自然是從大人開始才行,請大人不吝賜教啊!”

許鼎臣接過了韁繩,指著嶽陽大笑道:“好你個嶽正宏,老夫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了,你還想讓老夫替你耕地啊,小心老夫參你個不敬老之罪!”

嶽陽自然知道許鼎臣在跟自己開玩笑,他嘿嘿一笑,狡獪的說道:“巡撫大人莫要嚇唬下官,您旁邊不是還有魏公公嘛,您二人可以一起耕地啊。您牽著牛,魏公公扶犁,一樣可以耕種嘛!”

“嘎嘎嘎……”魏同和扯起特有的公鴨嗓也笑了起來,“咱家算是看出來了,嶽大人你今天把許大人和咱家喊來,哪裏是讓咱們視察啊,這就是請來了兩個不要銀子的苦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