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 嶽陽的野望(1 / 3)

“巢民兄,你真要去投奔那個嶽……那個忠勇侯嗎?”

“談不上投奔不投奔,忠勇侯邀請我等到其將軍府任職,這是看得起咱們,吾輩眾人寒窗所謂何來,還不是將一身所學報效朝廷造福百姓嗎?如今有這麼一個機會來到我等身前,諸位還在等什麼?”

在渾源州最大的好運來客棧的一件客房裏,侯方域、冒襄、古田、陳貞慧、方以智等一眾書生正在激烈的爭執著,在這當中以侯方域的反映最為激烈。

隻見侯方域激動的說道:“巢民兄兄,想那嶽陽原先不過是區區一名參將,不過是在渾源州開了幾畝荒地,每年向朝廷繳納了一些錢財,如今便以此要挾皇上為自己加官進爵,此等心術不正之人有何德何能值得吾輩前去投靠?我以為,吾輩讀書之人當修身立德,應遠小人親君子,難道你都忘了嗎?”

“朝宗賢弟!”冒襄反駁道:“賢弟此言差矣,想那忠勇侯來到渾源州不過區區兩年,便將渾源州經營得如此興旺,更是將數十萬流民安置得妥妥帖帖,吾輩讀書人雖說當修身立德,但你別忘了,修身立德之後更有兼濟天下之說,如今有這個機會擺在咱們麵前,我們為何不去爭取呢?”

“嗯,巢民兄說得有道理!”旁邊幾名同伴都頻頻點頭,一名臉色有些黝黑的書生說道:“朝宗兄,我等來到渾源州已有一個多月了,對這渾源州也算是了得頗多。說句實話,縱觀我大明偌大的疆土,有幾個地方能有此地這般祥和?這裏雖然還不能說是夜不閉戶,但至少百姓們都能安家樂業,能吃飽穿暖,相比起大明其他地方已經是天堂了,朝宗兄你還想如何呢?”

“是啊朝宗兄,我等知曉你和忠勇侯有過一些不快,但這畢竟是小事,你又何苦賭氣呢?”旁邊也有人開始幫腔。

看到所有人都眾口一詞的替嶽陽說話,侯方域心裏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他冷哼一聲道:“巢民兄、定生兄,人各有誌,爾等想要某個前程小弟自然不敢攔著,但小弟卻是絕不會投靠他的,既然諸位已經決定留在此處,那小弟便返回金陵了,日後咱們有緣再聚吧。”說完,侯方域站了起來拂袖而去。

“朝宗兄……”

“朝宗兄……”

眾人紛紛挽留,但侯方域的走得十分堅決,眾人麵麵相窺後隻得無奈的搖了搖頭,冒襄歎氣道:“這個侯朝宗,看來還在為那天的事耿耿於懷啊?”

那天在酒樓上眾人和嶽陽的見麵實在是不能稱之為愉快,尤其是侯方域更是被海蘭珠當場罵得有些掛不住,這些眾人自然沒有忘記。

說完之後,冒襄轉頭對身邊一名同伴道:“定生賢弟,如今我們決定投靠那忠勇侯,隻是不知那忠勇侯會不會用我等?”

這名被成為定生兄的人名叫方以智,和冒襄、侯方域、陳貞慧三人被後世人並稱為明末四公子,隻見他沉吟了一會才說道:“巢民兄,你我二人同朝宗兄、密之兄四人雖被世人並稱為金陵四公子,但其實也不過是會寫幾篇文章而已,與國於社稷並無太大用處。安撫百姓治理州府需要的是真才實學和濟世之能,是以我也不知道我們幾個能否能入忠勇侯的法眼,這還得見過他才知道。”

“嗯,也是。”冒襄想了想,失笑了起來:“我等多想無益,不如還是先去忠勇侯府毛遂自薦一番,若是忠勇侯肯用我們自然皆大歡喜,若是他瞧不上咱們那咱們就隻好返回金陵了。”

“巢民兄說的極是!”周圍幾名書生也都頻頻點頭,“咱們還是先去試試看,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嘛。”

“那好,咱們走!”

冒襄是個想做就做的人,說完後便率先起了身帶著幾位誌同道合的友人出了客棧朝著忠勇侯府走去。

一個時辰以後,冒襄等三人正坐在了忠勇侯府的客廳上用略帶著一絲緊張和恭敬的目光看著他們麵前的這名身穿蟒袍的嶽陽。

在冒襄等人偷偷打量嶽陽的同時,嶽陽也在仔細端詳著這三個人,雖然麵上很是嚴肅,但心中卻暗自想到:“沒想到這個後世的明末四公子除了侯方域,剩下的三個都來了,隻是這些人都是東林黨出來的人,有些不好用啊。”

從後世來的嶽陽可是太清楚東林黨是什麼玩意了。

東林黨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東林黨”之“黨”,是朋黨而不是近代政黨。

到了明末,江南各地的鹽商、海商和財閥們勢力已經膨脹到了一個非常大的程度,到了此時,這些大鹽商、大海商和財閥們已經不滿足於金錢上的需求了,他們需要更大的權利。

在萬曆年間的時候,明朝的商業已經非常發達了,有段話是這麼形容萬曆年間江南的商業繁榮程度的。

“國家鹽課,淮居其半,而長蘆、解池、兩浙、川井、廣池、福海共居其半。長蘆以下雖增課,猶可支吾,而淮則窘壞實甚。淮課初額九十萬,而今增至一百五十萬。使以成、弘之政,隆、萬之商,值此增課之日,應之優然有餘也。商之有本者,大抵屬秦、晉與徽郡三方之人。萬曆盛時,資本在廣陵者不啻三千萬兩,每年子息可生九百萬兩。隻以百萬輸帑,而以三百萬充無端妄費,公私具足,波及僧、道、丐、傭、橋梁、梵宇,尚餘五百萬。各商肥家潤身,使之不盡,而用之不竭,至今可想見其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