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零七章 求賢若渴(3 / 3)

“等等……”

沒等武清說完,嶽陽卻製止了他的話看向了魏英江神情凝重的問道:“魏知府,你是說開海禁的阻力不是來自官府而是來自民間?”

“正是正是,侯爺英明!”

聽了嶽陽的話,魏英江這才鬆了口氣,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道:“侯爺英明,其實我大明沿海諸地之海禁早已是名不副實,雖有官府朝廷禁令,但各地漁民為了生計也時常偷偷出海捕魚當地官府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畢竟百姓隻是為了吃口飽飯,隻要不是太過我等也不會太咳咳。而且各地的海商也時常組織船隊出海到諸如南洋、東洋、大泥、浡尼、占城、呂宋等地,所差者不過是一名份而已。”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爾等官府隻需貼一張告示不久完了嗎?”武清好奇的問道。

“若事情如此簡單就好了。”魏英江苦笑起來,“這位大人有所不知,朝廷開海禁那是需要設立船舶司要收稅的,可那些商賈又何曾跟人交過稅呢?如今朝廷開了海禁,便可光明正大的向海商們征收商稅了,他們如何舍得?畢竟出一趟海可不容易,海上凶險說不準什麼時候遇到風暴就回不來了,更要命的是海上還有專門打劫的海盜,這些人凶狠無比,若是碰上他們運氣好還能撿條命回來,若是運氣不好隻能是人財兩空的下場,您說海商們會將拚命掙來的銀子交給朝廷嗎?更有甚至……”

“更有甚者就算是那些海盜也不願意朝廷開海禁吧?”一旁的嶽陽不待魏英江說話,也沉著臉開口道。

“海盜?朝廷開海禁關那些海盜什麼事?”這下武清更是糊塗起來。

看著武清不解的神情,嶽陽輕歎一聲,看來這年頭熟悉海事的人實在是太奇缺了,武清已經是自己麾下有數的幕僚,但對海禁之事也是那麼的陌生,一切還得從頭來過啊。

這回不等魏英江說話,嶽陽便解釋道:“朝廷重開海禁便是表明一個信號,說明大明已經開始重視起海防,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重新組建水師,若是大明又建起一支能征善戰的水師,你說那些海盜還有活路嗎?”

“哦……原來如此啊!”武清這才恍然大悟,感情這開海禁還有這麼多的彎彎繞繞,遠不是一紙公文就能解決的。

看到嶽陽把道理說出來,魏英江在一旁欽佩的說道:“原來侯爺早就洞若觀火,下官實在欽佩!”

“這叫什麼洞若觀火啊,本侯也不過是剛想到而已。看來重開海禁依舊是任重而道遠啊!目前咱們最要緊的是重新將咱們的水師架子搭建起來。”嶽陽望著遠處端起茶杯慢慢的喝了起來……

過了一會嶽陽放下茶杯打量了一下魏英江問道:“魏知府,你擔任登州知府多少年了?”

魏英江恭敬的回答:“回大人話,卑職擔任文登知府已有八年了!”

“什麼……八年?”這下就連嶽陽也吃了一驚,“朝廷不是規定各地官員三年一任嗎?你怎麼會在這裏呆這麼久?”

魏英江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登州府雖然靠海,但相比起萊州府、慶州府卻是貧瘠之地,是以也沒人願意來此處和卑職搶這個登州知府之位,卑職也得以在此呆了八年。”說到這裏,魏英江一臉的愧色,畢竟在當了八年的知府卻沒有挪窩在官場眾人看來就是一種無能的體現。

嶽陽卻饒有興致的問道:“既然魏大人在登州呆了八年,那想必對登州的人文故事也一定熟悉囉?”

魏英江謙虛的說道:“談不上熟悉,但登州的事情下官還是略知一二的。”

“那就好。”嶽陽一下就來了興致,“那魏大人可否知道登州一帶可有精通水師的將領和會造船的工匠呢?”

“精通水師的將領?”魏英江一聽卻是為難了起來:“侯爺這話卻是難倒下官了,您也知道,威海衛早已解散多年,如何還有精通水戰之將領?不過精通水戰嘛……誒……有了!”

魏英江猛神情一振,“下官想起來了,還真有那麼一個精通水戰的人,不過此人卻是海盜出身,後來雖然降了我大明朝廷卻不受重用,現在卻是閑賦在家。”

“哦,此人姓甚名誰,住在哪裏?”嶽陽也一下來了精神趕緊追問。

“此人叫做郭靜賢,原先是海盜劉香麾下頭號大將,後來劉香與鄭芝龍海上爭霸兵敗身亡,此人一氣之下便歸降了朝廷,可朝廷如今除了在金陵尚有幾艘破船外早已沒有水師,雖然接納了此人但也無處安置,隻能讓其閑賦在家。目前此人正在萊州開了個雜貨鋪為生。”

“竟有此事?”聽到這裏,嶽陽的心裏便開始轉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