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3)

經過一番秘密探查,喬安娜終於發現,這些女人都是昔日赫赫有名的女強人;而她們的溫柔可人,都是因為腦中植入芯片,被改造成了特別的機器人!那些掛滿了“斯戴福男性聯合會”的一幅幅家庭油畫,並非裝飾性的陳列,而是在展示一個個由機器人妻子維係的家庭!就連芭比本人,也被改造成了熱衷於打掃房間的“賢內助”……

初看這部(複製嬌妻)( The Stepford Wives, 2004;直譯(斯戴福妻子))肯定會當成一般的生活娛樂片來看。尤其那些亮麗高雅的女性,讓人覺得整個就是在做美女展示。可想不到看著看著,就會發現它竟然是一部科幻片,竟然是艾拉·萊文的原著,竟然是一部重拍的舊片!

領導“斯戴福妻子改造工程”的罪魁禍首是小鎮領袖邁克·威靈頓,他自稱以前在微軟工作!其他那些熱衷於“斯戴福妻子”的丈夫也各有技術優勢,分別來自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迪斯尼、AOL(美國在線)等相關機構!

當這一令人震驚的真相被揭露之後,影片就開始快速推進起來:原來個性十足的喬安娜變成了溫文爾雅的克萊斯比夫人―麵帶微笑在超市購物,挎著先生款款步入舞廳……然而,克萊斯比到底是一個有人性的人,事實上他並沒有把芯片植入妻子腦中,喬安娜的一切行為都是偽裝的!克萊斯比不但沒有改造妻子,還進入到邁克·威靈頓的秘室,刪除了所有“斯戴福妻子”腦海中的芯片,讓她們重新找回自己!

這時劇情再次被推向高潮:在搏鬥中邁克·威靈頓的頭被打掉,露出了閃耀著電火花的線路―他竟然是一個機器人!原來這一切都源於威靈頓太太,她曾是全世界最優秀的腦外科專家和基因工程師。她為了讓丈夫不再背叛自己,為了維護傳統不被破壞,竟然製造了一個完美的“斯戴福丈夫”,隨後又開始了“斯戴福妻子”工程……

最後,她與她的“愛人”相擁死去

這是一部重拍片,改編自有驚驚大師之稱的科幻作家艾拉·萊文(IraLevin)的同名科幻小說。相比之下,1975年版的陣容也許更為強大:劇本出自奧斯卡最佳編劇威廉·高德曼之手,導演是英國知名的布裏安·福比斯,女主角是曾主演《畢業生》等片的凱薩琳·羅斯;該片結局陰鬱而黯淡,被認為是一部極具時效性的心理驚驚片―那時正是“婦女解放運動‘大步跨向全盛時期的階段。然而在新版影片中,導演弗蘭克·奧茲去掉了諸多驚驚元素,以一種歡鬧到近乎瘋狂的方式來展現故事;再加上刻意營造出的娛樂效果,使它更多了一些浪漫溫情和黑色幽默;按照製片人的看法,這部電影具有超強的顛覆性和喜劇性,是對拜物主義和完美主義的一次瘋狂抨擊。

很難說威靈頓太太的出發點就是錯的。”我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個男人像男人而女人迷人可愛的世界,一個美麗而浪漫、有著燕尾服和薄紗禮服的世界,一個完美的世界。”“我隻是想把你們、你們所有的人都變成完美的女人……”

但喬安娜的回答也頗值得深思:

“我們不需要完美。”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從家鄉小鎮來到繁華都市尋找夢想。但來到這裏之後,卻事事與他預想不同,非但沒能找到想要的工作,還卷入了一場神奇的冒險。

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好萊塢勵誌故事啊,但它還是與以往那些故事有所不同。因為這個“小夥子”並非人類,而是一名機器人。同樣的,整個影片中的所有角色,也都是機器人,甚至連消防栓、郵筒和麥克風之類的工具也都是有“生命”、能活動的,他們每天像人類一樣工作與生活。這部電影,就是極為精彩的科幻動畫片《機器人曆險記)(Robots, 2005) 。

說起美國動畫片,總會讓人想起迪斯尼(Disney)與夢工廠(DreamWorks ),但別忘了,著名的(冰河世紀)(Ice Age, 2002)可是20世紀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的傑作。繼《冰河世紀》之後,20世紀福克斯又在2005年3月11日推出了如同一場豪華盛宴的,《機器人曆險記》。

故事是從小機器人羅德尼的“誕生”講起的,當然羅德尼的“出生”是他的機器人“爸爸”和“媽媽”花費12個小時組裝的結果。自此之後,羅德尼逐漸“成長”, 自然是通過不斷地更新零件。終於有一天,羅德尼長大成人,他酷愛發明,不再滿足於小鎮的沉悶,向往著成為一名真正的發明家。於是他來到繁華先進的“機器人城”,希望能把自己的發明親手呈送給“世界上最偉大的機器人”―大焊先生。

大焊先生是一家機器人大型企業的總裁,為機器人提供各種類型的零件,以供他們維修使用,他積極向上的精神影響了很多機器人。大焊特別喜歡有創新精神的機器人,羅德尼認為他一定能幫自己實現夢想。

“機器人城”輝煌壯麗,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可羅德尼卻在大焊公司那裏吃了閉門費,還受到了無情的嘲弄―怎麼和電視上的宣傳一點都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