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決定報複,隻身前往“富人區”。與此同時,時間警察懷疑那名死者的時間是被威爾強行搶奪的,開始了對他的追捕。
威爾來到“富人區“。這裏的居民時間充裕,做什麼都慢條斯理,不像威爾總是急速狂奔。威爾在賭場裏結識了時間金融富豪維斯和他的漂亮女兒西維婭。西維婭邀請威爾前往家中,沒想到時間警察追蹤而至,打算抓捕威爾歸案。情急之下,威爾將西維婭劫為人質,亡命天涯。
威爾帶著西維婭來到“貧民區”,給維斯打電話索要“1000年”的贖金。但慣於守財的維斯連一秒鍾都不想給。西維婭十分失望,決定幫助威爾。他們一起衝進維斯開辦的時間銀行,搶奪大量時間器,把時間分給窮人。
但他們並不滿足,還打算前往維斯的公司總部。因為在那裏,存儲著
“100萬年”的時間……
這部影片在科幻構思方麵相當巧妙。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人認為《盜夢空間》的構思極好,但在科幻人士看來,那個構思並不是特別出彩。但這部作品則不同,它很好地診釋了時間的本質,把“時間就是金錢”的概念完全具象化了。不過有關時間題材的科幻作品顯然難以把握,所以這部影片在可圈可點之外,還存在著諸多疏漏與遺憾。
而洞察整個影片,這簡直就是一部描述當今世界的現實片,折射出金錢社會的無情現實。假如把“時間”換成“財富”,完全就是資本社會的一個翻版。不過影片的製作者並沒有簡單抨擊這種畸形的財富製度,卻給了“富人”以表白和申訴的機會。在維斯等人看來,時間必須掌握在可以操控它的人手中,否則就會造成時空紊亂;而那名盡職敬業的時間普察,雖然自己身為窮人,卻要極力維護這個製度,以免整個社會失序。
財富分配不公是當下社會的首要問題之一,但簡單均分的方式似乎也不足取,同樣會造成社會的強烈動蕩,孰是孰非殊難定論。正如魯迅所言:一部《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鬧秘事……”。關於這部影片的深刻含義,可謂“見仁見智”,每個人的解讀自然各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導演安德魯·尼科爾此前曾執導過兩部科幻大片(GATTACA) ( 1997)和(西蒙尼) (2002) 。而本片的拍攝地點則被選在了洛杉磯―因為在故事裏所有人都停留在25歲的樣子,他們的相貌永遠年輕;而洛杉磯,恰恰是這樣一座充滿了年輕人的城市。假如我們真能“預見未來”。
假如你能夠預見到你的未來,哪怕隻能提前短短的兩分鍾,那麼你將會怎樣生活1)
在科幻影片《預見未來》當中,由影帝尼古拉斯·凱奇所飾演的拉斯維加斯魔術師克裏斯·約翰遜,就是這樣一個人。
從片名即可猜測到,這部影片與時間題材有關。而就這一故事的具體敘述方式而言,則采用了幾條線索交織的手法―
男主人公克裏斯·約翰遜的特殊本領是一條線索:克裏斯·約翰遜自幼就擁有一種特殊的能力,那就是能夠預見到之後兩分鍾所發生的事情。但他受夠了各種醫學測試與科學實驗的折磨,因此隱姓埋名,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的一家小酒吧以表演魔術為生。盡管他隻是偶爾去賭賭錢,以便賺點小外快,但還是引起了賭場人員的注意,他們希望通過監視探頭搞清他的秘密。
愛情是另外一條線索:克裏斯·約翰遜對一切事件的預見都隻局限在兩分鍾的提前量之內,但他對有關女孩莉茲的事件卻有著長時間的預知能力,對此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許,這就是愛情的力量吧。
反恐則是第三條線索:就在克裏斯·約翰遜沉浸在愛河當中時,一夥恐怖分子正欲將核彈頭運進美國,要將洛杉磯夷為平地。為此政府人員凱莉·弗瑞斯到處尋找克裏斯·約翰遜的蹤跡,希望他能利用自己的特殊本領找到核彈,阻止災難。
與一般時間題材科幻不同的是,克裏斯·約翰遜能夠預見未來並由此預先選擇好“最佳路線”以改變未來,卻無法回到過去改變未來。這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有異曲同工之處: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當中,主人公約翰·奧德曼走過並目睹了人類的整個曆史,卻無法回到從前去影響曆史。
由於在克裏斯·約翰遜的內心裏還保留著幼年時代的痛苦記憶,因此他不願與政府人員合作。但恐怖分子卻擔心他為政府所用,因而非要置他於死地。這樣一來,克裏斯·約翰遜就將無辜女孩莉茲牽扯進了這一事件當中。最後,喪心病狂的恐怖分子劫持了莉茲做人質,使得克裏斯·約翰遜不得不與凱莉·弗瑞斯合作,最終救出了莉茲。
但是,這還不是最好的結局。影片的結尾相當出人意料,觀眾這才發現原來真正的結局並不在我們的“預見”之中。那麼,克裏斯·約翰遜究竟應該怎樣做才算正確呢?
(預見未來)上映於2007年4月27日,原名(NEXT ),所以也有人把這部影片譯為《關鍵下一秒》或《驚魂下一秒》,總之都把著眼點放在了“下一秒”上麵。而從技術處理上.有一些小細節讓人格外注意:比如在克裏斯·約翰遜“預見未來“的過程中,他不停地“分身”前行,以便選擇一條最為正確的路線;再比如一般影片結尾處的演職員表都是自下向上流動的,而在這部影片當中,卻別出心裁地做成了從上往下流動,表現出有關“時間”、
“預見”以及“未來”等相關因素的特征。
本片取材於美國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短篇科幻《金人》(The Golden Man, 1954;又名The God Who Runs) 。近年來影視界改編迪克的科幻作品已成風尚,而且這些影片還被評為科學家們最喜愛的科幻影片。由迪克作品改編的科幻電影大家早已耳熟能祥:(全麵回憶)、(少數派報告)、(黑暗掃描儀)、(銀翼殺手》等等。不過迪克所創作的科幻到底時間久遠,而且多為短篇,因而在改編為影視時往往被注入大量的現代因素,隻留其故事內核和原始構思。
正因為我們不可能預見未來,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而珍惜地過好現在的每時每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