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虛擬的魅力與虛擬的世界
在媒體和娛樂執掌全球命運的今天,那些大腕明星們的價碼是越來越高了,鬧得導演們一個個心驚膽顫。好萊塢導演維克多也曾頗為風光,甚至獲得過奧斯卡提名的殊榮。可就因為伺候不好新片《日出日落》的女一號,結果那位佳人竟棄他而去;而維克多暫時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代替她,一時間簡直抓了瞎!
不錯,我們這裏不是影視娛樂版,我們並不想在這裏討論明星們的衝天牛氣和絆聞花絮,但隻有從這一段序曲開始,才能引出那部神奇的影片《西蒙妮) (Simone, 2002) 。
讓我們撇開那些明星和導演的恩恩怨怨,先來講述這部《西蒙妮》的故事。
這時一位電腦天才幫了維克多的大忙,他送來了一套電腦程序,這套程序可以自行設計出完美且逼真的三維動畫虛擬人物,而這位天才的發明家自己卻與世長辭了。借助於這一程序,維克多創造出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女主角,完成了他那部著名的《日出日落)的拍攝工作。
及至上演之前,維克多才想起給他的女明星起上一個名字。因為程序的名稱叫作“虛擬一號”(SimulateOne ),於是維克多就用其縮寫
"Simone”給自己這位並不存在的女演員命了名,也就是所謂“西蒙妮”。
影片一經上演便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西蒙妮”一夜之間便成為大眾的新偶像,擁有了無數的瘋狂崇拜者,因為“她”實在是太完美了,完美得讓人發瘋。而無論公眾還是媒體,都希望獲知“西蒙妮”的一切情況,但在維克多的精心策劃和安排下,這一秘密一直被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因為這位所謂“完美女人”,隻不過是化用電腦創造出來的產物。甚至連維克多那身為製片公司老板的前妻也被募在鼓裏,而兩名想要揭開西蒙妮身程之謎的記者更是如墜五裏霧中。
這時維克多又利用“西蒙妮”托攝了第二部電影,製作的方式也讓辦覺得十分奇怪,因為所有的演員都要在沒有西蒙妮的情況下進行演出,隨後維克多再在電腦前偷偷地加以合成。電影的公映引起了更大規模的熱潮,可同時局麵也越來越讓維克多無法控製。在公眾的強烈要求下,維克多不得不讓“西蒙妮“與觀眾“見麵”:不是出鏡電視屏幕做一名訪談嘉賓.就是以模糊不清的姿態來一場遠距離演唱會。可是當人們對“西蒙妮“的熱情越來越強烈時,維克多既沒有勇氣在公眾麵前戳穿這一美麗的幻象,又難以忍受這種日益增大的壓力,於是,為了擺脫這一切煩惱,維克多終於決定讓“西蒙妮”“死去”。可沒想到在“西蒙妮“的葬禮上維克多卻被捕了,因為人們相信是他親手謀殺了“西蒙妮”!
在苦察局裏維克多公布了真相,可是包括苦察在內沒有一個人相信他的話―因為人們根本無法接受“西蒙妮“從未真正存在過這一事實。
本來維克多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但前妻和女兒的方案又使他絕處逢生:她們重新請出了“西蒙妮”。
於是,維克多將繼續與他的女主角合作下去……
是啊,在今天這樣一個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幾乎可以憑借電腦技術製造出一切想要製造的東西。完美如“西蒙妮“的虛擬形象,一位根本就不存在的美麗女性,一堆沒有任何生命意義的電腦數據,居然能被人追捧成一個萬人矚目的電影明星,雖然多少顯得有些誇張和諷刺,但從理論上來說卻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這就是我們日益發達的電腦虛擬技術!
這讓我們想起了什麼?
對了!(黑客帝國)。
12歲的孤兒雨果寄居在火車站的鍾樓頂部,每日為車站大鍾上緊發條。雨果曾有一個深愛他的父親,卻因一次火災落得家破人亡。雨果被叔叔領養,跟著他學習校對鍾表,但有一天叔叔也一去不返,留下雨果一人在車站流浪。
就是這樣一部看似普通的3D影片,卻在第84屆奧斯卡頒獎式上,榮獲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最佳藝術指導及最佳攝影5項大獎!